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65|回复: 1

第四次中东战争

[复制链接]

求败者

我的爱请全部带走

精华
19
帖子
26081
威望
43 点
积分
28959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5-12-31
最后登录
2013-6-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8:24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叙为收复失地,进行了长达6年的军事准备。苏、美为控制中东国家,都竭力维持阿以之间“不战不和”的局面。埃、叙军民对此十分不满。埃、叙领导集团为解脱内外困境,并看到战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向以色列开战,从而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赎罪日战争

1973年10月6日,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色列军队的阵地上,异样的沉静。尽管局势紧张,驻守在防线上的许多士兵有的在祈祷,有的在沐浴、洗衣,还有的没精打采地坐等天黑,但是就是不能抽烟。

下午2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色列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爆炸了埃及士兵预先在水下悄悄埋入的两个炸药包,炸开了两个缺口;隐蔽在河西沙丘后面2000门大炮同时突然向东射击,炮弹铺天盖地飞往以色列阵地。许多以色列士兵匆匆奔向战位,口中还喃喃地叨念经文,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局部炮轰事件。他们没有料到,第四次中东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突破运河天堑,埃及参谋总部事先制定了周密计划。对于一支现代化陆军说来,江河并不足惧。水陆两栖***和装甲输送车可以充当突击的先锋,在对岸建立桥头阵地。还可以运来舟桥部,卸下后连接在一起,于几分钟之后在预定地点架设完毕。等到军队主力抵达时,渡口业已准备就绪。

然而,苏伊士运河却与众不同。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构造使两栖突击部队面临了许多困难,而且以色列还在天然障碍上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运河的宽度只有195至220码。但是,凡是见过它的人,都把它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头一个障碍是:为防止河岸被侵蚀,河岸镶砌了水泥墙,墙顶露出水线,墙脚深深埋入河床。总参谋长沙兹科将军介绍说,河水还有潮汐现象。***时,河水从水泥墙顶端下方一码处流过。低潮时,水面距墙顶两码,南端为3码。水陆两栖车辆不能像拉布拉多猎犬那样从高度为一码以上的河岸跃放水中;至少不能不冒严重风险就跳下去。即使跳下去了,又怎能爬上对岸呢?

第二个障碍是以色列军队沿整个东岸垒起的庞大沙丘。在6年的时间里,以色列的推土机孜孜不倦地聚沙成垒。当然,功夫下得最大的地方是可能的渡河点。那里的沙垒高60英尺,而且上下几乎一般宽。其面向埃及突击部队的西坡,则与更陡峭的水泥河岸连成一体。

第三道障碍,即巴列夫防线。以色列自“六五战争”中侵占埃及的西奈半岛后,为了长期霸占这块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部署了9个旅的重兵,其中包括4个装甲旅,并且不惜花费3亿美元,用3年的时间,沿运河东岸构筑一道全长170公里、纵深10公里的防线,以当时以色列总参谋长哈伊·巴列夫的名字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防线的主阵地以运河为屏障,依托河堤构成。河堤原是由开凿运河时挖出的泥沙堆积而成,以军将它加高到平均25米,并把朝向运河一侧削成55度的陡坡,上面布设了十几层密匝匝的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河堤全线构筑了19座要塞、30个坚固据点,各个据点又都有若干个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下面埋设了许多通向运河的***管道,只要一按发火设备的电钮,就可以点燃汽油,向河面喷射,形成一片火障,燃烧时间可达30分钟。在各据点之间,建筑了***和大炮掩体,火力互相交叉,控制着整个运河和重要通道。

在主阵地后面的交通要道上,还构筑了据点,配备有预备队和支援火炮。防线前沿驻军3000人,有足够三四月用的军火、粮食等。以色列在防线筑成后,曾经大肆吹嘘它“坚不可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防线。以色列***长达扬狂妄地叫嚣,面对巴列夫防线,任何埃及军队渡河攻击,都将在24小时内被消灭。

10月6日下午2时整,按照计划,200架埃及空军超音速飞机呼啸着越过运河,袭击了以色列军阵地。这次袭击完全出人意料,也近乎大获全胜。20分钟之内,埃及飞机摧毁了以色列在西奈的指挥部、空军指挥部、防空和雷达干扰中心、导弹营、炮台等。估计90%的预定目标被击中,埃及仅仅损失了为数不多的飞机。以色列军遭到了严重创伤,军事通讯系统被破坏,以至使他们的通讯联络中断了好几天。(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空袭后接着便是毁灭性的排炮轰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猛烈的一次炮击。然后,就是成千艘小型橡皮攻击艇载着埃及士兵,冒着极大的危险抢渡运河。第一批抵达东岸的士兵攻占了以色列的工事后,便给战友们放下绳梯。他们很快就占领了一些在工事后的以色列军阵地,进而掩护后来的登陆者。最先横渡运河的大部队是埃及第七旅。在开罗作战指挥大厅里,满怀喜悦的萨达特和他的军事指挥官们接到了这样的报告:埃及的旗帜又一次飘扬在东岸了!

先头部队渡过运河以后,工兵便开始以高压水龙开道。高压水龙轻而易举地冲开了沙质的工事,赞成一个个大缺口。埃及的***从快速安装起来的浮桥上过河后,便通过这些缺口向以色列占领的西奈挺进。夜幕降临时,5个完整的装甲师沿着170公里的河道成功地越过运河,到达苏伊士东岸。被吹得不可一世的巴列夫防线的要塞,在猛烈的炮火中,一个一个地落入埃及人手中。

关于这次抢渡运河天堑,新临指挥这次战役的埃及总参谋长萨阿德·沙兹科中将在《跨过苏伊士运河》一书中介绍道,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交锋,基本上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术的***和新一代步兵武器之间的第一次交锋。10月6日14时30分至14时45分,埃军第一批突击部队已经登陆。4000名士兵占领了各支撑点之间的沙垒。橡皮舟已在返航,每舟由工兵舟船营的两名士兵操纵。当敌人的第一批***冲向运河时,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尘土迷漫。埃军突击组有很多已经抢在以军***之前占领了斜坡武射击阵地。而且,占领了沙垒的埃军士兵可以居高临下地对向前开进的以军***射击。但是,击退以军第一批装甲车辆主要靠部署在西岸沙垒上的部队。埃军的火力一方面继续对敌方支撑点进行射击,同时掩护各工兵排把水泵运到对岸,开始执行在沙堤上打开70条通路的任务。

“在苦湖,我们的两栖旅已经开始在东岸登陆。”沙兹科将军说,“我们的飞机在完成了第一次袭击后,正在返航。它们的航程很短,因此所有目标都选在西奈,其中包括敌军机场、防空导弹发射场、电子干扰站和军事司令部。袭击中,我们损失了5架飞机。(这是我军飞机到10月7日8时止的全部损失)我们的飞机都沿安全走廊穿过我方萨姆导弹防御地带返航。”

随着埃军大炮的猛轰,埃军先头部队8000人在海、空军的支援下,从运河北部的坎塔腊、中部的伊斯梅利亚、南部的大苦湖等处奋力强渡运河。他们乘橡皮艇和两栖车辆在弥漫的硝烟中奋勇冲向东岸,首先占领那被炸药包炸开的缺口。以军士兵见状慌了手脚,赶忙去开启***管道,想用大火阻挡埃及战士前进。不料电钮按后,连半点火煋也没有。原来前一天晚上,埃军侦察兵已经偷渡过河,用水泥堵塞了管道喷口。埃及士兵登陆后,用爆破筒在以军阵地的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沿着临时架设的绳索和软梯,攀登上陡峭的河堤,再用炸药和推土机扩大缺口,不到10小个小时就打开了60个可容***通过的缺口,架设了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的渡场。于是,配备有***装甲车、火炮、地对空导弹等重装备的8万名埃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线。

到10月7日8时止,渡河战斗已经告捷。埃军总参谋长沙兹科将军说,防守巴列夫防线的以军3个装甲旅和1个步兵旅几乎全部就歼。以军的360辆***中有300辆被击毁,几千人被击毙。埃军损失了5架飞机和20辆***,280人阵亡,这相当于埃及投入战斗的飞机总数的2.5%,***的2%,作战部队的0.3%。在18个小时内,埃及已有9万名官兵、850辆***和11000部车辆渡过了运河。

埃军初战告捷,士气更加高昂。为了解放祖国的领土,埃及士兵人人奋战,个个争先。有的把炸药包绑在身上跳上以军的***,和敌人同归于尽;有的用身躯堵住以军堡垒的机枪口,让战友们冲上去。10月8日,埃军收复西奈第二大城东坎塔腊。9日,击退以军装甲队部队3次猖狂反扑,全歼以色列第一百九十装甲旅,活捉了旅长。接着,埃军又攻占富阿德港以南地区、伊斯梅利亚以东地区和陶菲克港湾地区。到了13日,盘踞在运河东岸最后一个据点的以军也被迫缴械投降。至此,埃及第二、第三军团5个师、1个旅全部过河,在前线北部、中部和南部打开三条通向西奈腹部的通路,控制了西奈半岛纵深10至15公里的地区。

在埃军从正面突破运河的同时,还有数十支伞兵部队和特种突击部队乘直升飞机在以军后方着陆,破坏以军的交通通讯联系、油田设施和攻占据点,并对沙姆沙伊赫进行了一次袭击。埃及海军则封锁了曼德海峡。

在防守运河的战斗中,以色列之所以遭到惨败,主要是骄傲轻敌。开战前10天,以色列曾向驻以色列外国记者介绍情况。英国《泰晤士报》说,这一次讲话,对于以色列怎样错误地估计形势,提供了基本线索。以色列高级人士强调,他们认为“阿拉伯首脑们并没有准备好战争”。有一个人这样说,阿拉伯也许“估计错误”而发动战争。他们如果敢于如此,毫无疑问,必然失败。情况介绍人最后用极大的自信这样说道,以色列“无意作战”。他暗示,因此阿拉伯不会开战。

美国情报机构也得到同样结论。9月30日,在基辛格的要求下,***情报局和***自己的情报研究局,向基辛格提出了它们对于阿拉伯调查的判断。两者都没有像基辛格提出它们对于阿拉伯调查的判断。两者都没有像基辛格所说的那么乐观。情报研究局认为阿拉伯的行动“难作结论”。不过,该局在衡量了***情况之后,虽然没有“乐观地”认为一定没有战争,却“怀疑”战争是否在不久之后出现。***情报局的判断大至相同。埃及调兵被视为“不好的兆头”。可是以色列对阿拉伯意图的解释被当作决定性的了。情报研究局也受到了以色列情报的影响。美国人说:“我们的错误是接受了以色列对阿拉伯意图的解释。”但在衡量阿拉伯意图时,美国***情报局也大致接近看准了一点:阿拉伯国家是针对***而来的,***大会新的一届会议刚刚开始。

阿拉伯各国外长和以色列外长都来到***大会,刚刚因“解决了”越南问题而准备接受诺贝尔奖的基辛格宣称,美国现在准备协助“实际进展”,走向中东问题的解决。9月25日,他邀请阿拉伯各国使节午餐,作为正式宣布,第一次采取外交行动,通过9月底在纽约的一连串谈话,基辛格的确有了若干成就。“阿拉伯人显得比过去轻松和自信,这是我长时间来所少见的。”一名***高级官员事后谈到这次会见时说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外交***秘书同意,在11月的某一天(确实日期俟以色列选举后再定),在基辛格的主持下会见,以制定“一套程序”,走向实质谈判。

情报分析人员受骗了。“阿拉伯国家对于外交显得十分有兴趣,以致虽然有大量军事调动的证据,我们受到了愚弄。”一名华盛顿情报人员说,“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事实,可是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地分清主次先后。”看过情报机关的判断报告之后,基辛格也以为阿拉伯国家会给他的外交手段一次表演的机会。由于萨达特本来就主张军事和外交并进,也许基辛格与阿拉伯国家的一次最有力的接触—与埃及外交***札雅特的接触,是萨达特极需要的最后一分钟接触,以便弄清,万一军事失败了,可能遇到的大致是什么条件。

就以色列来说,开战以前的30小时是最危险和最神秘的时刻。以色列运输***西蒙·皮尔斯说:“我们在星期五举行了内阁会议,讨论局势。那是我记忆中最短的一次内阁会议,我们一致决定不动员……”可是其他政界方面的消息都说,那一次会议是在星期五傍晚才开的。

在以色列内阁里,正如其他内阁一样,虽说采取集体负责的原则,却忽略了***,即有一些***比其他***地位高。梅厄夫人的“厨房内阁”(这是以色列加给核心***们的绰号)的组成,时有不同。那天傍晚,5点30分,天一黑,***仪式一开始,便等于通知犹太历一年中的最隆重的一天——赎罪日开始了。那时,有4名***在梅厄夫人的特拉维夫宫邸开会。有梅厄夫人自己,副***阿隆,***长达扬,无任所大臣卡里里。卡里里这个人,在以色列之外几乎不为人所知,他是梅厄夫人最亲近的***助手之一。也许是从会议一开始,也许是在会议开到一半中间参加进来的还有前任参谋总长巴列夫(当时任商务***),现任参谋总长埃拉札尔。

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打乱赎罪日的平静,征召预备役。当场决定不征召。官方事后的解释说,当时并没有人表示不同意见。但事实上是埃拉札尔反对无效,他非常生气。埃拉札尔在11月11日说,如果预备役能够“提早24小时或48小时征召”,战果“毫无疑问会大为不同”。他并且提到了事后争论最大的伤亡问题,认为那样的话,伤亡可以大为减少。他说,可是,这一项决定“是在最高级的***—军事会议上决定的”。他的结论是:“如果征召了预备役,我们很难说,战争是否真的会爆发。”

还有消息说,10月4日夜间,以色列得到更多的有关阿拉伯军队调动的情报,达扬从睡梦中被叫醒。他同参谋长埃拉札尔讨论后,和军事情报***泽拉同到***梅厄夫人家里,向她汇报。埃拉札尔建议取消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假期,把装甲部队集中到埃以和叙以两条战线。梅厄决定次日召开内阁特别会议,研究当前局势和对策。5日在内阁会议上,埃拉札尔强调,埃叙军队已进入防御状态,可通栏进行军事演习,但这两支军队都可以立即由防御转入进攻,战争的危险性是存在的。而泽拉得到美国情报机关的观点支持,认为埃叙军队不可能发动进攻。他说:“埃军大规模渡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色列一些人一贯不相信阿拉伯人民真正有能力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更不相信阿拉伯人民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10月6日清晨4时,以色列情报机关才确信,阿拉伯国家将在当天对以色列发动一次袭击,估计进攻时间在日落以前。梅厄夫人在她的家里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她仍拒绝埃拉札尔提出的先下手对埃叙军队进行袭击的主张。内阁会议最后只同意采取包括局部动员在内的必要措施。直到10月6日上午10时,以色列才发布紧急动员令,要它的大部分由市民组成的军队开往前线。这时离战争爆发只有4个小时了。

埃及武装部队在10月6日全线成功地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与此同时,沙特、科威特、***、利比亚、阿尔及利一等阿拉伯产油国家首次使用“石油武器”,非常成功地打击了美国以及其他支持以色列侵略的西方国家。

后来,由于美国的插手干预,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节节失利,被迫宣布停火,致命名以色列卷土重来,集中全力于埃及战线。在此情况下,******通过338号决议,要求“立即就地停火”。阿拉伯国家未尽其功,被迫停战。尽管如此,15000万阿拉伯人民向美、以显示了团结战斗、不可欺侮的力量。



激战戈兰高地


在10月6日下午埃军向运河东岸发动进攻的同一时刻,叙利亚以3个师的兵力,在空军掩护下,在戈兰高夫妇路向以军阵地发动全面攻击。

以色列通过1967年的“六一战争”侵占戈兰高地后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防线,除派军队严守外,居民点都筑有地堡和战壕一类工中,每个居民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戈兰高地正面宽65公里,纵深20至30公里。以军沿停战线内侧构筑了宽6米、深4米的防***壕,在防***壕后又构筑了17个支撑点和112个碉堡式阵地或地堡群。这17个支撑点配备10至30名士兵,在主要接近路上的防***壕前后都敷设了反***地雷。同时,为便于装甲部队机动,还整修了戈兰高地内的道路网。另外,赫尔蒙山在内的各支撑点的通信、监视系统都配备了新型电子器材。

1973年9月中是,戈兰高地的守备任务由艾坦准将指挥的第一步兵旅和第二八八装甲旅担任,9个炮兵营进行支援。10月初,以军总参谋部为对抗叙军向戈兰正面集结的重兵,又增派第七装甲旅防守库奈特腊一纳法赫公路北侧地域;第一八八装甲旅负责防守南侧地域。10月6日晨,艾坦准将指挥下的兵力达到1.2万人,***195辆。而叙军沿紫色防线正面部署了6万人,3个步兵师,1300辆***,600门火炮,400门防空火器和100个防空导弹分队。

叙军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深受苏联军事原则的影响。这个作战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约旦河东岸戈兰高地的以军,并占领该高地;如果西奈战线战况进展顺利,便渡过约旦河,占领东加利利地区。

在第一阶段,叙军企图从两翼实施包围。在戈兰高地南北两个地段,叙军以第七步兵师从阿马台地段突破,然后经艾尔罗姆和瓦塞特向约旦河进攻。在戈兰高地南部,叙军以第五步兵师从拉菲德向阿里克桥方向实施进攻。两个师均以师的第一梯队打开突破口,以师的第二梯队扩大突破口。第九步兵师作为中部地区第一线师,担任钳制敌军和切断阵地内横向道路的任务。

那末,以军的戈兰高地的防御方案如何呢?以军的防御方案是固守戈兰高地北部地区,这是以军防御的重点。戈兰高地南部地势平坦、开阔,具有一定的纵深,以军企图利用纵深节节抵抗,逐渐消耗叙军的战斗力,等待增援部队到达后再转入反攻。以军的计划是,最初以两个旅担任迟滞敌人的任务,逐次投入5个旅,必要时增至7个旅。反攻方向的翼侧依托赫尔蒙山系,从戈兰高地南部或北部转入反攻。

10月6日下午2时5分,叙军以600门火炮进行了55分钟的进攻火力准备后,第一线3个步兵师同时发起进攻。与此同时,第八十二突击营乘坐直升机袭击并夺取了以军设在赫尔蒙山的哨所。第五步兵师担任主攻任务,从拉菲德南侧实施突击;第七步兵师担任助攻任务,向库奈特腊以北地区实施突击;在第五师和第七师中间的第九步兵师,也向库奈特腊以北地区实施突击。形势发展很快,到了深夜,叙军突破了南段的防线。在战争开始前,以色列***长达扬将军曾经预计,叙利亚人发动攻势时会把矛头指向北段,所以北方军司令部在分配手中的***时给阿维格多旅多派了些。当叙军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南段时,它只好由***配备较少的本·舒哈姆装甲部队来进行牵制。

“然而,戈兰高地的战斗同苏伊士运河的形势不一样,北方军区司令部的***是恰当地部署在指定的阵地上的。”达扬说,“先头装甲部队在山坡上严阵以待,以猛烈的火力对付来犯者。前沿阵地的据点,除了在赫尔蒙山上的那一个以外,都及时得到了加强。我们的炮兵是按照我们的应急计划摆开阵仗,以准确火力掩护着整个前线的。”

叙利亚军队开始进攻时,投入了500辆***,抗击它们的是以色列北方军区司令部已部署好的177辆***。然而午夜过后,叙利亚又增添了300辆***,这样一共就有800辆了。而北方军区司令部能够从预备役中弄到来对付他们的增援力量的,只是一支由12辆***组成的小分队。

第一天的深夜,在叙军突破以前,达扬将军退出内阁会议到地下作战室去。这个“应急总司令部”像个蜂房,就是里边没有蜂蜜。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的效率很高,组织得很好。他们从前线接受报告,在地图上作出标志。但从进行控制和指挥的角度,更重要的从冷静地和全面地考虑问题的角度来看,这个作战室和作战小组就远不符合要求了。达扬说:“战争的指导实际上掌握在前线指挥官手中,他们所关心的仅仅是如何使用他们全部力量去守卫住他们的前线,防止敌人突破,封锁一旦出现的突破口,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在这种形势下,总参谋部对指导战争所施加的影响是很小的。他们最好是不时地下到前线指挥部去,与那里的指挥官共同商量作出决定。”

10月7日,叙军全线突破戈兰高地以军的阵地后,派遣直升机飞机载运突击队向高地西北角海拔2800米的谢赫山的最高峰空袭。叙军事先派人打入以军内部,摸清了峰顶堡垒的通道,从一个防守薄弱的备用铁门中攻入,顺利地夺取峰顶阵地。至此,叙军收复了包括谢赫山在内的许多失地,最远处向前推进了35公里,并且包围了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重镇库奈特腊,解放了周围的一些村庄。

为了配合埃及、叙利亚反击以色列,巴勒斯坦突击队有26000人,在戈兰高地、加利利、加沙和以色列占领的其他地区,展开袭击活动。他们运用游击战术,袭击以军营房和集结区,摧毁雷达站、供应基地和仓库,伏击以军车队,破坏桥梁交通,严重威胁以军的后方,牵了敌军的力量,使以色列军队首尾难以兼顾。

由于以军在各条战线节节失利,达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忙从“应急总司令部”来到空军作战室。空军司令向***长汇报了他第二天的作战计划。他打算在早晨袭击南部战线的目标,主要是导弹发射场和机场,这将使他以后在运河两岸反击埃及部队时获得更大的行动自由。总参谋长也认为在把叙军导弹连打哑以前,对渡口进行袭击没有多大意义。

达扬对此却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说:“我怀疑我们空军是否有可能去摧毁导弹发射场。同时,我预计有两个夜间和一个白天将是关键时刻。在这期间埃及人将会把增援的大量装甲部队送到东岸。我的意见是,空军在这个时刻应暂缓执行袭击导弹发射场的计划,而应尽一切力量阻止埃及人将***送到西奈,即使这样做会使飞机遭到损失。如果空军全力以赴去摧毁导弹发射场的企图遭到失败,我们将两头落空,埃及***将渡过运河,而我们的空军行动自由仍将受到限制。”

然而,***长享有的***上的权力,而这是技术上和作战上的具体问题,决定权在总参谋长和空军司令手中。在拂晓时袭击导弹发射场的决定仍然有效。当时是午夜2时,战争开始后已过了12小时,达扬回到办公室小睡片刻。

两小时后,他被叫醒。北线的形势变得更严重了。一支叙利亚部队突破了以军在库奈特腊以南8英里的侯赛尼亚地区的防线,正向着从戈兰高地到加利利海的几条倾斜的公路前进。匆匆忙忙地组织起来的预备役队伍赶去守卫坡道和堵截叙军。以色列北方军区司令伊扎克·霍菲少将下令农业定居点的所有男人撤退。至于妇儿和儿童已经在赎罪日撤走了。

达扬立刻启程到北线去。直升飞机沿海岸朝北飞,然后折向东去。在平时,他一看到夏隆平原这个布满桔树和农业居民点的得天独厚的地方,他心里总是暖乎乎的。而当时,几乎一飞出特拉维夫,他仿佛已经听到戈兰高地上炮弹的爆炸声。戈兰高地的纵深总共不超过15英里。达扬心想:“如果叙利亚军队到达通向约旦河的斜坡,要击退他们就将十分困难,特别是他们又拥有如此大量的武器和人力,而我们还不得不同时在埃及战线作战。很明显,我们必须在突破口附近堵住叙利亚人,即使要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扑上去,也在所不惜。”

凌晨6时前,达扬到达北方军区司令部的前线指挥所。指挥官报告说,以军在戈兰高地南段的防线已全线崩溃。叙利亚人已战胜了巴拉克旅,通过戈兰高地的南部,推进到离约旦河几乎只有一半路程的地点。以色列的后备部队已经动员起来,正在和增援的***一起开来,但在中午以前还不可能与叙军相遇和交战。

达扬认识到眼下能够挡住叙军前进的唯一力量是空军,必须毫不延误地让它立刻投入行动,一点点时间也不能浪费。北方军区司令解释说,我们的***和敌人的装甲部队短兵相接地混在一起,我们的飞行员可能会打到自己的部队。达扬要他下令给***乘员,要他们或是离开***,或是关上舱盖。

“我们的空军必须袭击敌人的装甲部队,而且不是按照规定的条文行事。”达扬说,“我给空军司令本尼·佩莱德少将打电话,对他说,他必须立即并连续地派出自己的飞机投入战斗,对付已突过防线的叙利亚***。在增援的装甲部队下午来到这里之前,他的飞机是唯一能堵住敌人***前进的力量。否则我们将丧失戈兰高地的南部。”结果证明,达扬这一决定对稳定当时的战局、迟滞叙军的进攻起到了重要作用。

10月7日早晨,以色列北方军区司令部开始把前几个小时里三三两两投入战斗的各个旅一一集合起来,并把各个地区的防卫责任分给了各个师长去承担。丹·拉纳尔少将负责戈兰高地的南部地区,拉富尔·埃埂少将负责北部。但到下午1时,叙利亚***突然出现在以军纳费赫营地围墙周围。这营地在训奈特腊西南,离约旦河上的一座桥仅6英里,过了这座桥就可以通向加利利北部以色列的村庄和农业居民点。当达扬他们在营地附近发现叙利亚人时,他们急忙派去了几个小分队,把袭击者赶出了营地。最后叙军终于找到了一个缺口,通过那里他们可以直达桥边。本·舒哈姆上校拼死阻击,以待更强的增援部队抵达。他和他的副司令都被打死。但到傍晚,叙利亚部队被挡住了。在24小时内骤然出现在戈兰高地这一地区的第二次严重危机被防止了。

达扬说,扭转形势有两个因素:一是空军,他们不间歇地轰炸和袭击叙军;二是预备役装甲旅的努力,当时他们分成几个小分队正从加利利的基地开往前线。这些部队看到叙利亚军队迎着他们朝约旦河推进,便迅速设置障碍物和路障,阻塞叙军前进的道路。北方军区司令部加强了这支新到的部队,他们挫败了叙利亚部队的突破行动。夜里,以军利用暂时的间歇喘了一口气,准备进行反击。

“战争的第三天,10月9日,带来了第三次危机,第一次在第七旅负责地段。”达扬将军继续介绍说,“第七旅在极不利的条件下连续打了3个昼夜,阻击了试图穿越他们防线的敌人,至此已筋疲力尽。这一天敌人的攻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猛烈,他们的集中力量要打通去库奈特腊的通道。到中午,这个旅的处境已危在旦夕,已没有后备力量,许多***已被打坏,那些还能继续作战的***,弹药也几乎已耗尽。

这时,以色列的第七装甲旅阿维格多上校,通知拉富尔·埃坦师长说,他再也不能挡住敌人了。拉富尔也几乎放弃了抗击这次进攻的希望。但就在这一非常时刻,他收到约西中校的一封电报,说他的部队刚刚占领库奈特腊正西北角上布斯特地区的一个重要山脊。叙利亚后卫部队正在折回去并开始退却。这一消息立即振奋了疲惫不堪的以色列前线部队。“他们阵脚乱了,”拉富尔师长说,“我们再坚持几分钟就胜利了。”第七旅这样坚持了,不一会叙利亚先头部队的***就开始撤退了。

据达扬将军介绍,以色列军官约西中校在“十六战争”爆发时,正在喜马拉雅山和他新婚的妻子艾纳特度蜜月。就在以色列国防军进入戒备的那一天,这对年轻的夫妇正坐着“本田牌”摩托车在深山密林里游玩。第二天,旅馆的服务员偶然谈起,他听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广播说,以色列局势紧张。约西马上给加德满都的以色列大使馆挂了一个电话,对方很简要地告诉他,战争已在两条战线上爆发了。飞离尼泊尔的第一架班机要在第二天起飞。约西和他的妻子就订了这班飞机的机票回国,路上经过新德里和孟买,最后到雅典。他们在那里等候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飞机把他们带回以色列。

约西从以色列驻希腊大使家里打电话给他的父母,打听了战局发展的消息,让他们到卢德机场接他,并把他个人的用品——军服、卫生衫、左轮***、风镜、茄克衫和手套都带来。他和艾纳特一回到以列,就打电话给他的部队。部队告诉他,他已派往北线,那儿已被叙利亚人突破。他的司令官本·哈姆已阵亡,他将去担负起剩下部队的指挥职务。约西穿上军装,告别妻子,急赴北线。两个小时以后,他已在北方军区司令部作战室报到,听取军区司令对战况作简要的介绍。没多久,他就前往装甲部队的前进基地。

在那里,约西看到他部队的士兵在修理被打破的***。他也遇到了长期当他副职的什穆利克,什穆利克在战争第一天就受伤,但从医院里逃回了部队。10月9日上午8时,约西和他的***已准备就绪。他用无线电同师长拉富尔取得了联系,拉富尔命他立刻赶赴第七旅的战区,接受阿维格多的指挥。通话时阿维格多通过无线电联络网也在听着,他叫约西中校立即到布斯特山脊去,那里快要落到叙利亚人的手里了。当约西抵达高地时,他遇到以军守卫布斯特山脊的部队余下的几辆***,上面装载着许多伤员正在撤退,丢弃了一些燃料着的***。

于是,叙以双方开始了一场争夺高地的竞赛,问题是谁将首先到达山顶,是从东面向上爬的叙利亚军队呢,还是从西面上来的约西。在紧接着发生的战斗中,约西的11辆***同叙利亚军队的60多辆***对阵,双方的***有时在斜破上几乎相撞。以色列人“高超的射击技术”发挥了作用。叙利亚的***一辆接一辆地燃烧起来,布斯特山脊很快就被以军夺回了。

“当我在北方军区司令部听到这些情况后,我想同约西取得联系,向他表示敬意。”达扬说,“但因战事情况复杂,只是在3天之后,我才在海法一家医院里向他致意。他是在这前一天深入叙利亚境内进攻特勒沙姆斯时再次受的伤,这次伤得很重。”

“这时,我们部队很多已投入了反攻。他们制止了叙利亚军队的突破行动,将敌人赶出了我们的防线,并把他们赶回了叙利亚的腹地。”达扬继续说,“自从赎罪日战争最初一些严峻的日子以来,前线的命运已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但叙利亚军队仍在进行顽强的战斗,争夺在其境内的军事要地。当约西的部队到达库奈特腊——大马士革公路上的特勒沙姆斯的主要的山头阵地时,他们发现那里戒备森严,并遭到了敌方反***导弹、***部队的攻击,而且叙利亚的飞机也不停地向他们发射火箭。”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之后,以军摧毁了山脚下的叙利亚***。虽然只剩下了8辆***,约西还是决定乘胜一鼓作气冲上特勒沙姆斯山顶。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是判断错了。在山脚下虽已不再有什么***,但在山顶却有一支配备着反***导弹的、筑壕固守的叙利亚步兵队伍。两枚反***导弹击中了约西的***,等他苏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躺在地上,旁边是他那辆正在燃烧的***,左边大腿被打得粉碎。骨头从肉里穿了出来,腿无力地耷拉着。其他没有被导弹击中的***都撤走了,只有一个人留下来和约西在一起,那就是他的***驾驶员兹维卡。真像出了奇迹一样,他竟没有受伤,是他把约西拖到了安全的地方。

约西虽然身负重伤,但并没有完全失去知觉。当火焰熄灭、***正在冒烟时,他要他的***驾驶员兹维卡去抢救那台可以用手工操作的地线电收发报机。幸好它没有损坏。当同指挥部联系上时,驾驶员把话筒放在他的师长维西的嘴边:“我是约西,我丢了一条腿。我在***旁边,快来救我。”3个小时后,抢救组来到他身边。约西一直催促兹维卡离开他去逃命,但兹维卡拒绝了。兹维卡把他拖到一条被叙利亚人弃置不用的战壕中,从***里取来一罐水,并通过无线电从军医那里得到指点,集止血带扎住约西被炸碎的大腿的动脉。

抢救组是由一位名叫约尼的上尉志愿兵指挥的。当他们到来时天已黑了。叙利亚的炮兵不断朝山坡脚下轰击,所以约尼和他的士兵不到山脚就离开他们的装甲车,步行往前。借着炮弹爆炸的火光,他们认出了约西的***,接着又发现了约西躺着的那条不深的战壕。随后就是***针、担架、半履带式装甲车、直升飞机和医院。约西被推进手术室时,他的妻子艾纳特设法赶到了医院。以一种重度蜜月的心情,他对她说:“没有什么,用不着担心,我已彻底检查过了。我失去的只不过是一条腿!”

约尼上尉,是一支精锐的小分队的副指挥员。当他听到无线电传来要营救约西的消息时,他的分队恰巧在离特勒沙姆斯约7英里的地方。他迅速同旅长通了电话,要求让他和他的士兵去完成这个任务。

据以色列一家杂志介绍说,约尼是他3兄弟中最大的一个,他们3人都自愿在这个部队服役。他们的双亲已离开以色列去美国,父亲在那里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教授。在“六五战争”中,一颗子弹打中了约尼,把他的肘骨打碎了。他到美国去呆了一年,一面在医院门疹部治疗,一面在哈佛大学的数学系学习。当他的手臂治疗结束时,尽管还未完全恢复,他就重返以色列。回到他的特种部队去。后来他再次旅居美国,继续在数学上深造,并进一步治疗他的手臂。他在赎罪日战争爆发之前一个月回到以色列。在战争头两天,他的部队在南线作战,第三天他被调到北线。10月9日,约尼带领他的小分队在南线作战,第三天他被调到北线。10月9日,约尼带领他的小分队追击和消灭了他们防线以内降落的40多名叙利亚突击队员。接着他们同第七旅一起向前推进,深入到叙利亚境内。

作为***长,达扬对他的官兵们十分赞赏,他说:“我们的部队几乎所有的官兵都是志愿参军的,身体都是最棒的,并且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身上所共有的气质,与其说是在军事方面,不如说是在人的意识和犹太复国***意识的方面。……他们这些年轻人,对犹太人的命运和我们的力量抱着炽热的信念并决心要实现它,他们时刻准备去执行最困难和最危险的任务。”

几乎就在约民小分队抢救西约中校的同时,以色列第七旅的一个24人的侦察小分队,去营救另一辆被击中的***乘员时,归途中遇上叙利亚的火箭炮伏击,但顺利地通过了。他们把救回来的乘员安置好以后,要求再回去解决那支叙利亚的伏击部队。结果在交战中全部牺牲了。对此,达扬十分惋惜地说:“对一次毕竟是可打可不打的军事行动说来,这是一个重大的代价。事后看来,这次作战是毫无必要的。但打仗不像开杂货店,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一称、量一量。”

在这次赎罪日战争中,敌对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埃及和叙利亚的广大人民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在埃及,许多青年踊跃报名上前线参加战斗,成千上万的人志愿为前线受伤的官兵献血。在叙利亚,由工人、农民、学生等组成的民防部队,活跃在首都大马士革和全国各地。他们一面坚持生产和工作,一面积极参加修筑工事,带着武器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许多少年也参加了民防部队。当敌人空袭时,他们马上赶到现场抢救伤员,或去捕捉被击落的空中飞行员。

在埃及、叙利亚军民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以色列为了改变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企图先稳住叙以战线,解除对以色列本的威胁,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埃及。从10月9日起,以色列在叙以前线集中了15个旅的兵力和1000辆***,在空军主力的掩护下,对叙军进行疯狂反扑。经过激烈战斗,10日黄昏,以军突破叙军阵地。次日,沿公路向大马士革进犯。至13日,以军进犯到离大马士革34公里的萨萨附近。这时以色列***长达扬趾高气扬,吹嘘要在24小时内打下大马士革。但是,叙军在***、约旦、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等国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有力支援下,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制止了以军推进,粉碎了它企图侵占大马士革的计划。

10月16日至19日,叙利亚、约旦、***和沙持阿拉伯4支部队,在纳赛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在戈兰高地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夺。10月22日10时,以军夺回了赫尔蒙山哨所。这个哨所是以色列的“眼睛”,是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夺回的地方。这一天,以色列和约旦接受了***的停战协议。叙利亚于第二天,即10月23日也接受了这个决议。至此,战斗停止了。

在戈兰高地战役中,叙利亚损失***1150辆,伤亡3500人,被俘350人。以色列损失***250辆,伤亡3225人,被俘65人。


美苏的斡旋与争夺


“十月战争”爆发后,埃及总统萨达特曾召见苏联驻开罗大使维诺格拉多夫,向他表示埃及再也不能容忍以色列的侵略行动。萨达特指出:“我们可能被迫很快采取行动。”他要维诺格拉多夫转告勃列日涅夫:“苏埃条约不久就要受到一次真正的实际考验。”

苏联知道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即将发动一次反侵略战争,在10月4、5两日,从埃及和叙利亚撤走它的非军事人员及其家属,并且故意大声张扬。原来停泊在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的苏联军舰也奉命驶往公海。这些都无异告诉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将对它采取行动。

10月6日上午,基辛格接到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肯尼思·基廷来电说,梅厄要他转告,以色列已掌握埃及和叙利亚将在几小时内发起进攻的情报,要求美国运用影响,阻止事态发展。基辛格从***情报局和五角大楼证实了以色列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后,向正在比斯坎岛度假的***汇报。基辛格根据***的批示,先打电话给埃及和以色列的外长,劝告双方克制,接着又打电话给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要苏联“竭尽一切力量制止埃及和叙利亚”。

多勃雷宁向苏联政府汇报后告诉基辛格,苏联同意美国的意见,并将据此行动。到了下午1时35分,苏联驻埃及大使打电话给埃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哈菲兹·伊斯梅尔,询问是否可以会见萨达特。萨达特估计苏联大使可能是为阻止埃及反击以色列侵略而来,而这时离预定的反击时间已不到半小时了,决定拒绝接见,从而避免了苏联的再一次干扰。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战争爆发6个小时后,苏联驻埃及大使紧急要求埃及总统同意在48小时内停火。萨达特予以拒绝,他说,在主要目标未达到之前,他不想听到“停火”二字。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苏联仍然认为埃及最终要失败,一个劲地促使萨达特同意停火。萨达特仍然拒绝。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苏联赶紧给他提供一些新型***。因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何一次都大——正在西奈展开。到西奈之战结束时,大概有数千辆***投入了战斗。

开始时,国际上尽是很难相信埃及人能战胜以色列的报道和议论。但从第三天起,每个人都清楚了:以色列处于严重困境。战争的头3天,以色列在叙利亚和埃及前线损失了1/3的空军。叙利亚人在戈兰高地取得了新的进展。埃及人在西奈重创了以色列精锐的***部队,埃及的***损失也不小。形势的发展大大地有利于埃及人。对此,以色列***长麻摩西·达扬大为震惊,公开宣称,埃及人通往特拉维夫的道路畅通无阻。情绪低沉的达扬曾提出辞呈,但果尔达·梅厄***没有接受。后来她回忆说:“十月战争”头几天,“在我的经历中,近乎是一场灾难、一场恶梦,它将使我永生不忘”。

战争爆发后,***为了维持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责成基辛格“同所有有关方面接触,并敦促他们尽一切力量结束战事”。基辛格打电话给埃及外交***扎耶特威胁说,如果战斗不尽快停止的话,事态可能无法控制,并将以以色列取得胜利而结束。他还要多勃雷宁转告苏联政府,不要“采取构成威胁缓和的不负责任的行动”。与此同时,美国命令第六舰队派攻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和3艘驱逐舰驶往地中海克里特岛海面,进行武力***。

10月7日,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提出“必须在众所周知的******和大会决议的基础上,从***上解决冲突”。勃列日涅夫在给***的一份电报中,表示苏联“同美国一样希望限制中东冲突”。但是,当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已经打出一派大好形势时,苏联就改变手法,竭力做出支持和声援阿拉伯国家的姿态。苏联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把勃列日涅夫的信件递交给阿尔及利亚******会***布迈丁,力促阿尔及利亚“利用他们拥有的一切手段,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支援叙利亚和埃及进行以色列侵略者强加于它们的艰苦斗争”。从10月10日起,苏联进一步向埃叙利亚实施紧急空运计划。当天至少有80架苏制安—12型运输机装载地对空导弹、反***火箭和其他军用物资运达叙利亚。

随后,苏联又通过海运提供军火。苏联政府还要求驻中东地区所有大使向阿拉伯***转达勃列日涅夫的口信,说什么“不要让埃及和叙利亚单独作战,要用你们的一切手段援助它们。我们方面,我们要向他们提供各种援助”。

以色列统治集团内部,由于巴列夫防线的失守和战争的失利,发生激烈的争吵。***长达扬责怪后勤工作没有做好,说***的弹药快要用尽,军服特别是冬内衣严重短缺。***队夏皮罗则要求***长辞职并承担战败的责任。梅厄忧心忡忡,手足无措,她在10月12日写信给***总统要求美国提供“紧急援助”。美国认为战争如果以以色列的失败或削弱而告终,苏联就将成为阿拉伯世界永久的主宰势力,从而危及美国在中东的根本利益。***和基辛格都以为,现在对他们来说,“不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而是华盛顿和克里姆林宫之意志的考验……俄国的大炮决不允许胜过美国的大炮”。

10月13日,***召开国家安全***会会议,决定立即向以色列大规模运送军事物资。当天下午,67架C—5A型军用运输机装载大批军火空运以色列。40多架原属美军库存装备的鬼怪式飞机也抽调出来,由美国飞行员驾驶直飞以色列。美国***长施莱辛格说:“我们是根据苏联人给了阿拉伯人什么来规定我们应提供什么武器的,我们希望力量平衡。”16日,美国还派出2000名海军陆战队加强地中海的第六舰队。

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下,苏联想通过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劝说萨达特停火。他气势汹汹地责问萨达特,为什么要把这场战争选择在对苏联外交关系至关重要的时刻进行。萨达特回答说:“我不是苏联的***,而是埃及的总统。”“我们是在认为对埃及而不是对莫斯科最有利的时刻采取行动的。”

柯西金接着又大肆恐吓,声言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交战双方对武器的需要量加速增长,这就使供应武器的两个超级大国有卷入冲突的危险。他提出了一个停火方案,但又不肯对强迫以色列撤出西奈作出任何保证。柯西金在开罗访问4天,会谈5天,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柯西金提出的停火方案主要内容是:第一,双方停火,以色列在两个月的期限内撤出占领区;关于有利于以色列边界的修改,可以讨论。第二,由***武装部队监督停战线。第三,和平谈判所确定的边界由美国和苏联予以共同保证。

苏联积极策划停火,正适应以色列的迫切需要。以色列在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沉重打击下,内外交困,日子很不好过。它总共不过330多万人口,其中犹太人约占280多万,根本无法在一场战争中较长期地支持下去。为了增加兵源,以色列不得不把征兵年龄上限从45岁改为50岁。战争中大量的物资消耗,造成以色列的财政严重困难。它决定征收战时特税,广大人民怨声载道。

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处境也十分孤立。战争爆发后,它遭到全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严厉谴责,有20多个国家相继同它断绝外交关系。西欧和日本出于对中东石油供应的关切,同它的关系也趋向冷淡。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以色列将进一步陷入被动局面,甚至面临绝境。以色列于是抓紧苏联兜售停火提供的喘息机会,出其不意地对埃军进行疯狂反扑。

在华盛顿,以色列最坚决的支持者美国政府开始担心出现最坏的局面。战争爆发后的第四天,西奈战争还在进行,华盛顿接到以色列的应急要求,要400辆***弥补其损失。与此同时,尼松政府得到美国军方情报说,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节节失利。当以色列方面的战况恶化的时候,美国官员们,特别是国务卿基辛格便着手策划停火了。首先基辛格要求以10月6日战争爆发前的界线为基础,实行停火;后来,当他看到以色列濒临失败时,他呼吁在10月13日战线基础上实现停火。那条战线表明了埃及在战争的第一周取得的成果。然而萨达特拒绝接受停火,除非以色列同意从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撤出。

且说以色列初战受挫之后,利用美苏斡旋停火的机会,重整旗鼓。为避免两面受敌,首先向叙利亚发动猛攻,使叙军遭受重大损失。与此同时,他们对埃及的军事设施和靠近苏伊士运河两岸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以色列***和步兵穿过西奈的埃及防线,跨越到苏伊士运河西岸。当这支以色列的先头部队缓慢推进时,一些埃及军人劝说萨达特自东岸撤军以保护埃及城镇。萨达特不同意。他深信埃及能阻截以色列军队的延伸,并使越过运河的以色列军最终陷入罗网。但是,不论怎么说,以色列至少是成功地搅乱了整个军事形势。

从10月14日起,以色列依靠美国源源不断的军火补充,在西奈前线集结大量兵力,组成3个旅群,对埃及军队展开正面攻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战是地面战斗的主要形式。14日早晨,埃以双方在运河东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双方投入的***数量超过1600辆。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

为了迎击以色列的进攻,10月14日这天早晨,开罗电台广播道:“在***的慈悲和同情下,今晨6时,我们的武装部队根据计划,开始向东进攻。……我们的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全线胜利前进。”这是埃及的拂晓进攻。在进攻之前,先由炮兵进行了90分钟的炮击。正如以色列方面所料,埃及出来求战了。也正如以色列前线指挥官戈南和巴列夫半军所预见,这使得以色列***手有了他们一直在寻找中的目标。

这次进攻并不是在相隔一段平静时期之后开始的,因为自从开战第一天起,战事就没有停止过。但这时候埃及军力已得到大规模加强。3天以来,部队和***通过浮桥不断地开到运河东岸。据军事观察家估计,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的3天之中,又有500辆***跨过苏伊士运河驶到西奈半岛,埃及在战场上的***总数增至1000辆以上。同时,以色列***通过西奈半岛各出口西驶,它们的数目也随着叙利亚威胁的下降而日渐增多。

到了10月13日星期六下午,部署在吉迪、密特拉两山口以西地区的以色列军队,可以看到沿着运河河岸,掀起一片尘烟,从苏伊士市向北移动。埃及进攻的中心看来在湖泊地带。这场***大战,比起1942年10月在开罗200英里外进行的“阿拉明战役”的***数目还要多,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埃以双方出动的***在2000辆以上。

由于***一直被认为是骑兵的“接班人”,因此一般人认为,***战是骑兵战术和老式海军战术的结合,一队队***驶过沙漠,把身子横过来,用炮火轰击敌方。

埃及***部队拂晓发动进攻,天色还黑的时候便已出去。这样,东边的光亮,就会把出现在天际的以色列***的黑影映照出来。现场的景象是不难想象的:几百辆***隆隆前进,在沙漠中场起阵阵砂尘;有时疾驰,每小时20英里,有时在危险地带缓缓爬行;钢铁履带轧轧作响,600马力引擎轰鸣,浑身是汗的驾驶员吃力地调换排挡;偶尔有一声炮声,那是指挥***发现以色列***踪影时发射的冷炮。激战开始了,不时有炮弹击中装甲钢板的巨响,驾驶员们从一辆辆被打坏的***中跳出,被炸得瘫痪的***燃起熊熊大火,阵阵油烟卷着砂尘冲天而起……

一名以色列***指挥官在战后回忆说:“在10分钟内,我们击毁了20辆***。当埃及第一批攻击***穿过一个谷地,爬上我们南边的一个高地,我们的部队在高地上迎战。经过双方一个多小时的厮杀,我们把他们首批进攻的***消灭了。”

“其后,沉寂了片刻。埃及方面开始炮轰,再沉寂。紧接着,第二批攻击***驶过来了。一共有145辆***,等他们驶进射程之内,我率领全部力量迎击。”这位以色列***军官继续说,“埃及方面打算用炮兵支援***。我们消灭了***之后,开始轰击他们的炮队。”

以色列官方宣称,在10月14日这一天,以军共击毁了埃及250辆***,其中,大部分是在头一两个钟头的战斗中击毁的。到了当时时间上午7时,以色列军事发言人声称,攻击已被“遏止”。

在***大战的第二天,10月15日,以色列根据美国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提供的情报,向埃及第二、第三军团防卫薄弱的防线结合部派出一支装甲先遣队。他们身穿埃军制服,口操阿拉伯语,乔装成前线调防的埃军,驾驶“六五战争”中缴获的13辆T—54、T—55型***,在大苦湖以北地区偷渡运河,突入西岸,隐蔽在德维斯瓦果园林中。第二天,以色列增调后续部队,扩大突破口。

10月17日,以军在渡河地点建立桥头堡,并架起浮桥。窜入西岸的以军从18日起进犯埃军阵地,破坏埃军交通线和通讯联合,摧毁埃军许多防空导弹发射场和炮兵阵地,使埃军在运河中段的防空火力配系陷于瘫痪,从而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埃军紧急调动后备部队进行围歼,河东阵地上的埃军大炮也掉头猛烈轰击。以色列这支装甲先遣部队受到重大伤亡。但是,以军继续大力增援,到19日晚上,突入运河西岸的以色列部队已增加到4个***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苏联对阿拉伯人民的斗争完全采取了机会***的态度。当战局发展对埃及不利,又兜售停火把戏,向埃及施加强大压力。当以军窜到苏伊士运河西岸,深入埃及腹地,埃及人民的反侵略战斗处于紧要关头之际,苏联不仅没有向埃及提供新的武器,而且连原应在10月6日前运到的武器,也突然停止运送。埃及空军中苏制直升飞机竟有一半由于缺乏配件而不能起飞,而这些配件只要用一架普通客机运来两箱就足够了。埃及军队急需***打击以军,阿尔及利亚为此已付了1亿美元的现汇,苏联仍拒绝供应。苏联还冻结了对埃及的非军事援助,甚至向埃及逼债,索取8000万美元的利息。

另一方面,苏联却向以色列提供它所迫切需要的人力。据以色列官方统计,从1961年到1970年的10年中,苏联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共10330人,而在1973年1年内就达33600人。其中发生战争的10月份,有3660人,创苏联历史上犹太移民数的最高月纪录。有些苏联移民一到以色列,就分配到部队服役,充实了以色列的军力。

埃及政府和人民坚决顶住了苏联的压力,在缺乏有效武器的情况下,及是地从其他阿拉伯国家取得了军火支援和补充,阻止了以色列侵略军在运河西岸的进攻。

10月19日,柯西金从开罗回到莫斯科。苏联鉴于策划就地停火不成,决定撇开埃及,单独和美国谈判,达成一个停火协议,然后再强加给埃及。当天,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向基辛格转达勃列日涅夫邀请他在几小时内飞往莫斯科。同一天,美国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一项咨文,在所谓“保持(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并从而获得稳定”的借口下,要求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紧急安全援助”,妄图通过加紧对以色列的支持,使它在军事上取得优势,以增加同苏联谈判时讨价还价的***。

10月20日凌晨2时,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苏联驻美大使阿纳托夫·多勃雷宁陪同下,前往医科。基辛格是秘密离开华盛顿的,但飞机起飞不久白宫就宣布,***总统派基辛格博士“去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直接商讨如何结束中东的敌对行动”。

“在旅途中以及正式谈判开始之前,我的紧张心情暂时缓和下来,不再担心苏联人会利用阿拉伯人的激烈情绪来掀起一场反美运动了。”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宇航局道,“但那天下午,沙特阿拉伯突然宣布,它和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美国实行全面的石油***。这使我隐约感到将会出现另一种危险局面。”

“我曾经告诉多勃雷宁,”基辛格说,“在长途飞行横越几个气候带之后我从不立即进行谈判,在莫斯科时间星期天上午之前(即36个多小时之后)我不准备开始会谈。我和他都明白,在这段时间内,战局发展只会对我们有利。我曾一再告诉以色列大使西姆查·迪尼茨,要他转告以色列,一定要把仗打好,因为我们谈判停火的建议最多拖不过48小时。(最后证明,我的莫斯科之行使这段时间增加了一倍)”

在旅途中基辛格收到迪尼茨大使的两份报告。两份报告都如实地报告了以色列军队的进展情况。报告表明,以色列人确已了解到停火迫在眉睫,但又暗示,不管在莫斯科的谈判情况如何,以色列部队由于过分疲惫将会限制它继续前进。迪尼茨在报告中说:

“我们的一切行动都必须考虑到停火(或就地停火)很快就要来临的可能性。当停火生效时,我们应当控制一条具有***和军事意义的战线。我们的部队必须发挥顽强的战斗精神才能继续推进。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自10月6日以来他们几乎是边疆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战斗。”

迪尼茨的第二份报告肯定,以色列部队已切断开罗至苏伊士城的公路,但预料埃及人会努力重新打通这条公路。埃及越过苏伊士运河的部队号称有两个集团军,第一个集团军约有35000人。第二集团军控制着运河北段,第三集团军部署在南段,正对着苏伊士城。如果以色列已切断开罗至苏伊士城的公路,那末第三集团军实际上已经被包围了。

基辛格在飞机上看了这两分报告后,立即回电在白宫的布伦特·斯考克办夫特。电示如下:

“我要特别强调,必须尽快地让我全面了解战斗进行的情况。我需要精确的估计,而且要快,要随时报告。

“迪尼茨必须——我重说一遍,必须——一天至少三次向你汇报,并且必须立即把这些汇报转来。告诉他,要他立即把联络系统建立起来,如果还没有这样做的话。这些报告必须核对清楚。

“如果我不能全面了解最新情况并确切知道战场上的情况,就难免要犯错误。”

飞机快到莫斯科了,这时基辛格感到他的谈判地位是十分有利的。以色列似乎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出乎意料,他接到***的一封电报,信心突然发生了动摇。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在飞赴莫斯科的途中,哪里知道10月20日这一天竟是决定总统命运的一天。国内发生了那个被称为‘星期六夜晚大***’的戏剧性事件。我们全被蒙在鼓里:特别检查官阿奇博解剖学德·考克斯拒绝接受经过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检查的***的录音带摘要;他要求交出录音带的原件。***提出另一个建议,要交出录音带,他得放弃调阅其他文件的权利,但也遭到他的拒绝。尼克人参被迫摊牌,把考克斯解职。这样一来,司法***埃利奥特·理查森和***副***威廉·拉克尔肖斯也都相继辞职。”

然而,基辛格到莫斯科后,实际情况却比他所预料的“顺利”。开始是斯考克罗夫特发来的急电,转述***想通过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立即转交勃列日涅夫的信件的初稿。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授予基辛格“全权”,信内还提到“在你们商谈的过程中,他(基辛格)所做的承诺将得到我的全力支持”。***的信还向勃列日涅夫作如下的呼吁:

“我们两人要坚定地承诺,为实现该目标(持久和平)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并成为该地区我们各自朋友的坚强的有说服力的领导。我将致电基辛格博士,要他口头向你转达我个人有关这方面的坚定的承诺。”

苏联领导人一看到信,喜出望外,他们立即拍板定案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几小时之内,勃列日涅夫的复信就到华盛顿。信中说:“完全像你说的那样,我理解基辛格博士是你所充分信任的最亲密的同事。这次也将代表你讲话,并理解在我们同他商谈的过程中他所作的承诺,将得到你的全力支持。”勃列日涅夫也照样不拘礼仪地亲笔附加了一句话:“勃列日涅夫夫人感谢你们的问候,并同我一起向***夫人和你致以最亲切的问题。”

“历史将会证明我不曾多次拒绝授权。”基辛格说,“但这一次使我十分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说明授予‘全权’只能束缚谈判的灵活性,而不是增加谈判的灵活性。”

“现在立即结束战争更有必要了,不然的话,我们国内的政局激变就有可能为苏联人所利用。”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因此,我坚决按照我出发前由***批准的有限计划去办。勃列日涅夫也急于要求停火,因而***的信里对我有什么批示也无暇深究了。”

就这样,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背着阿拉伯国家和人***行紧张的***交易,于10月21日晚向******提出一项关于中东问题的联合提案。它的主要内容是:

——要求现在战斗的一切方面,在它们目前占领的阵地上立即停止一切射击并终止所有的军事活动,至迟不得超过本决定通过后12小时。

——要求各有关方面于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第242号决议的所有部分。

——各有关方面于停火时起,在适当方面主持下,立即同时开始谈判,目的是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10月22日凌晨,***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未经各成员国充分协商,就强行通过这一决议***,即第338号决议。这一决议既不对以色列的侵略作任何谴责,也没有明确规定以色列必须从侵占的阿拉伯国家领土上无条件地全部撤走,更只字不提恢复巴勒斯进人民的民族权利,却竭力压骗阿拉伯国家在12小时内放下武器,停止战斗。这实际上是把“不战不和”的局面重新加在阿拉伯人民头上。

为了促使埃及接受,苏联驻埃及大使维诺格拉多夫在10月21日方案出笼后,三次求见萨达特。在当晚一次会见时,转交了勃列日涅夫的一封信。信中保证以色列在停火后完全撤出一切被占领的土地,回到“六五战争”以前的经过一些小的修改的边界,逼迫萨达特接受停火。22日晚7时,埃及接受了***“就地停火”的决议。

叙利亚也是在同苏联接触后,被迫于10月24日宣布接受“就地停火”。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领导机构当天发表声明,叙利亚“决定在下述基础上接受***决议,这个基础就是:***决议意味着以色列从1967年6月以及在这以后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撤走其全部军队,并且保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

***的“就地停火”决议遭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坚决反对。10月22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会在贝鲁特宣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拒绝******当天通过的这个决议,表示为了恢复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巴勒斯坦人民将继续战斗到底。

美苏炮制的这个决议受到以色列的欢迎。以色列当局10月22日发表声明说,它同意根据***通过的美苏提案实施停火,同时扬言“军事部队将保留在实施停火时所占据的阵地上”。以色列***梅厄在23日的电视讲话中公然扬言:以色列在接受***停火决议的同时,“将坚持不会退到1967年***的边界线”。以色列在接受“就地停火”决议的当天,就在苏伊士运河东西两岸和戈兰高地发动了新的进攻,侵占了更多的埃及和叙利亚土地。

由于以以列在“就地停火”决议的掩护下,继续侵略阿拉伯国家,******应埃及要求,于10月23日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本来预定中午12时开始,但是美苏两国代表幕后交易尚未谈妥,推迟到下午4时35分才开始。美苏联合提出了一个所谓监督中东停火的决诡计***,要求******“采取措施,立即派遣***观察员监督以色列部队和动脉部队停火,并为此目的使用***目前在中东的人员,首先使用目前在开罗的人员”。苏联代表在这一决议***尚未发给***各成员国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强要会议通过。

在开罗,苏联埃及大使将这项决议***拿给萨达特看。萨达特指出,***没有要求以色列撤回到10月22日第一次停火时的界线,因而听任以色列占据了由于违反停火而夺到的地盘。苏联大使竟说现在修改会把问题搞得复杂化。他恫吓说:“总统先生,那末,你是否希望我们投票否决它呢?”埃及只好被迫接受了这个决议***。

苏联本来就盘算着如何利用阿拉伯国家的暂时困难,通过“监督停火”,把军队开进中东,扩大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在“监督停火”的决议***强加给***以前,就有一些苏联陆军和后勤部队处于戒备状态。10月24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以色列新的侵略行动时,埃及外交***扎耶特提出要求美苏派出部队监督中东停火。这正符合苏联出兵中东的企图。苏联代表马立克立即表示,埃及的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和完全符合***宪章的”;10月25日,马立克又表示,苏联对此是采取积极态度的。但美国代表斯卡利坚决反对。斯卡利表示当前“并不是大国卷入、通过派遣武装部队就能有助于产生和平条件的时机”。美国白宫发言人沃伦也在当天公开宣布:“美国反对的原因是防止苏联重返埃及,恢复和加强同它争霸中东的地位。

然而,苏联决心进行***,就在10月25日这天晚上,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在电话中向基辛格口述勃列日涅夫给***的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件,信中表示由苏美派遣部队到埃及,并说:“如果你觉得在这件事上不能同我们共同行动,那么我们就面临有必要紧急考虑单方面采取适当步骤的问题。”这时苏联政府实际上已作出紧急决定,命令军队处于局部动员状态,并集中一定的兵力,准备开赴埃及。

为此,苏美关系骤然紧张。***说:“这是古巴事件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他要国家安全***会采取一切可以确保“安全”的措施。10月25日深夜11时,基辛格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身份在白宫地下“情况室”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特别会议,出席的有***长施莱辛格、参谋长联席会议***穆尔、新任***情报局***科尔比等人。会上研究了勃列日涅夫的来信,一致认为此信调子“生硬”、“粗暴”、“使人难以想象”。同时分析了有关苏联集结兵力的情报:又有4个苏联空降师处于戒备状态,总数达到了7个空降师,约50000人,其中一个师已进入更高一级的戒备状态,随时可以开始行动;地中海的苏联舰只已增至85艘,东地中海出现了7艘苏联登陆艇,还有两艘载有运兵直升飞机的舰只;苏联在本土南部设立了空降部队指挥所;10多架安—22型运输机正在飞往开罗,有可能是苏联大规模空运部队的前奏。

鉴于苏联军队调动情况,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决定,美国海陆空三军,不论是常规部队还是核部队,立即处于戒备状态。11时半,施莱辛格下令大部分美军进入“三级戒备”,即取消官兵的一切假期,部队集中待命。10月25日凌晨,美国全球武装部队220余万人,包括核打击力量、战略空军司令部,全部进入三级戒备,其中地中海的第六舰队等还进入二级戒备。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载着鬼怪式飞机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一向被视为美国“迅速反击力量”的15000人的第八十二空运师,奉命准备在25日早晨6时出动。

在中东,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继1962年***海危机和1967年“六五战争”后,又一次剑拔弩张,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局势发展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后来,苏联和以前两次一样,首先软了下来。美国宣布武装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后几小时,苏联就通知***,它不坚持派部队到中东去了。

在10月25日的***会议上,通过了***等8国联合提出的一项决议***,决定成立一支除了***常任理事国以外的***会员国组成的***紧急部队,派往中东监督停火。10月27日,***通过******瓦解剖学德海姆为建立一支紧急部队提出的报告。报告规定这支部队总人数为7000人,并任命芬兰的恩肖·西拉斯沃少将为紧急部队的临时司令。至此,两个超级大国在***出兵中东问题上争吵的丑剧才告收场。

这次战争,以色列伤亡2800人、埃及5000人、叙利亚3000人、其他阿拉伯国家500人;以军损失***850辆、埃军1000辆、叙军1000辆、其他阿拉伯国家200辆;以军损失飞机110架、埃军260架、叙军130余架、其他阿拉伯国家50余架。

此次战争,埃、叙经周密准备对以实施战略突袭,通过两线夹击首战告捷,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士气。虽然埃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但停战时终于在运河东岸占据两段狭长的滩头阵地,达到了为以后通过***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

求败者

我的爱请全部带走

精华
19
帖子
26081
威望
43 点
积分
28959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5-12-31
最后登录
2013-6-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8:25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空军的崛起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使它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强大的军事集团,尤其应拥有强大的空中防务力量。

  1947年10月,一群从***魔爪下逃生的犹太军人组建了一个旨在为犹太复国运动服务的"航空勤务队",当以色列建国后,他们便发展成为以色列空军,英文缩写为"IAF"。

  精明的以色列人经过对法国、英国等国空军装备的精心比较,最终从捷克斯洛伐克买到了25架被原***德国藏匿的阿维亚S一199型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德军为这批战斗机装备了中型亨克尔式轰炸机的发动机,这种反常规的组合却使这批战斗机具有比当时任何螺旋桨式战斗机都更强大的飞行与作战能力。

  这批战斗机很快就由美国人用13架C一46和C-54运输机运到了以色列,当时设在欧洲的美军无线电广播惊呼:"面对来自周边6个敌对国的地面与空中攻击,以色列这个弱小的国家在一夜之间就拥有了强大的空军!"

  1948年6目3日,几架用美制运输机改制的埃及军用侦察机像以往那样毫无顾忌地闯入了以色列的上空。以色列空军战机立即升空,几分钟之内就打掉了5架埃及飞机,干净利索地取得了它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首次空战胜利。而且,这一次空战是犹太人飞行员们驾驶着原***德国空军的飞机参战的。

  在1948年之后的8年中,是以色列空军获得***展的时期。此间,IAF从英国和法国购进了大批现代化的战斗机。E·魏兹曼是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以色列空军的奠基人之一,他多次强调:

  "把最好的送给空军!"并亲自抓空军的飞行训练。

  1956年10月,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空军倾巢出动,并最后一次使用了活塞式战斗机P-51以及于1948年秘密地从美国获取的老式B一17轰炸机。以色列空军不仅用老式战斗机成功地切断了埃及军队的电话通讯电缆,而且击落15架埃及战机。

  从1960年起,由于埃及军方装备了新式的苏制战斗,以色列空军于是也开始订购新式战斗机,其中包括苏联的米格19、法国的超级军旗和美国的F-100,IAF第一次拥有了超音速飞机。

  魏兹曼总统卸任以后,继续担任IAF的司令官,他曾经请求购买美军仅仅服役了3年的F-14"鬼怪式"战斗机,但遭到了拒绝。

  这时,法国人却邀请以色列人前往合作,经过以空军的试飞员多次试飞三角翼的喷气式"幻影3"战斗机以后,1962年以色列便开始引进这种小巧而灵活的三角翼喷气机,并一直服役至今。

  在1967年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着实让世人吃惊不小。当时,埃及总统纳赛尔已经下令封锁了以色列北部的所有重要港口,国土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已无退路,于是决定先发制人。6月5日凌晨,IAF的战斗轰炸机从机场甚至从高速公路上起飞,严格地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庞大的机群骗过埃及的雷达以后,直扑丹罗地区。

  当以军机群赶到目标上空时,刚刚吃完早餐的埃及空军官兵们依然毫无察觉。而几分钟后,埃及空军的机群就化作了滚滚的浓烟,少数几架飞机挣扎着升空,很快也被早已在空中严阵以待的幻影战机击落。

  这次战斗,共有400余架埃及飞机被以军击毁在地面和空中。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以色列战机便可以从整个埃及沙漠上空毫无顾忌地呼啸而过。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空军损失的飞机仅为39架。

  此后,中东地区便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埃及从苏联进口了大批米格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其中还有不少苏联的军事顾问,以军飞行员甚至可以从无线电中听到俄国人发怒的叫喊声。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1969年9月IAF飞行员终于可以驾驶着F-4E鬼怪式战斗机从美国飞抵以色列,这也是1967年的中东地区"六天战争"之后,魏兹曼领导的以色列空军开始的大规模的更新举措之一。

  从1967年的"六天战争"之后,IAF就着手与美国和法国谈判,购制大批先进的战斗机,包括A--4、A--10型攻击机和新型"幻影"机。同时,以色列军方还利用法国提供的发动机自己改进、研制出"鹫"式新型战斗机,并且大力培养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

  到了1973年9月间,在苏伊土运河与戈兰高地上空,以空军的"鬼怪"式与埃及和叙利亚空军的米格机在空中经常发生磨擦。当时,阿拉伯国家正在酝酿一场报复性战争,但以军军方核心人物们根本没有料到阿拉伯军队准备彻底摧毁以军的企图。

  战争于1973年10月6日午后突然爆发。准备充分的阿拉伯军队在头一周内,打得毫无戒备的以色列军队只有招架之力。以空军虽然奋力反击,但依然被打掉了许多架战斗机。出于各自的战略方针,美、苏双方都在积极将自己的战略物资运往盟友地区,与苏联相比,美国人的反应似乎缓慢了一些,直到战争爆发两周后,由以色列军方订购的"鬼怪"式战斗机备件和新型攻击机A--7才运到。

  在战争中,时间往往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在以色列的空军基地,常常是当美军飞行员着陆后离开飞机时,回头望去,飞机上已被涂上了以空军的兰色六角大卫星标志,加油以后随即由以色列飞行员驾驶升空投入战斗。

  虽然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空军击落200架敌机,但阿拉伯人已经给以军敲响了警钟,而且在空战中已显出了"幻影"战机的老化态势。因此,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军方立即着手购置更新的装备,这次他们瞄上了美军刚刚装备的最新式F一15和F一16战斗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个F-15战斗机中队终于飞抵以色列。

  1979年8月27日,一支F--15编队与叙利亚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编队打了一场遭遇战,结果是4架米格战机被击落。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发动了对黎巴嫩的军事打击行动。在黎巴嫩上空,空战打得十分惨烈。以色列空军在E一2C鹰眼预警机的指挥下,派出了所有的F-15与F--16战机,以微弱的损失打掉了80架叙利亚的战斗机,其战果令世人瞠目。

  其实,在这次战争爆发的一年之前,以空军的新式战机就登台亮相了。那是在1981年6月7日,在以色列军方获知***正在建造核反应堆后,立即决定先发制人。他们派出两支F-16中队,在F-15的掩护下飞抵巴格达附近的***核反应堆上空,并一举将其炸毁。

  以色列空军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经过多年的战争磨炼,以色列空军已确定了自己的"制胜之道",即强调进攻的作战思想,"对于以色列来说,最好的防御是在它国首都上空",这句以色列空军前任司令官的"名言"。

  以色列空军还十分注重集中兵力,统一指挥,强调在战争中的某个局部地区或某一时刻以压倒优势的力量重创敌人。如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空军在第一天的第一个攻击波中,仅留下12架战机作预备队,然后"倾巢"出动攻击敌机场。

  从1982年开始,以色列空军很重视装备战斗轰炸机,以加强对敌方实施遮断式轰炸和突围式轰炸,包括对敌方阵地的攻击,必要时还可执行反***任务。

  以色列空军在空空导弹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坚持在所有订购的"幻影"3C战机上加装机炮。实践证明,这种作法是正确的,因为机动空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世界各国的空军中,以色列空军的远程奔袭作战能力也是众所周知的。1976年4月,以空军奔袭数千公里,突降乌干达首都恩德培机场,消灭了劫机者,救回以色列人质的行动令世界各国震惊。

  在现代战斗条件下,以色列空军尤其强调高强度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其战机出动率可达92-96%,再次出动准备时间仅为7分钟左右。

精华
0
帖子
133
威望
0 点
积分
123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8-1-30
最后登录
2011-3-21
发表于 2009-1-10 08:32  ·  山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书中介绍

埃及准备得很完美,就是装备稍逊

停火的原因呢,据说山姆大叔给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看了间谍卫星的照片

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才停火的

哼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4-11-23 09:25 , Processed in 0.17583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