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1
- 帖子
- 1491
- 威望
- 1 点
- 积分
- 1762 点
- 种子
- 74 点
- 注册时间
- 2015-2-20
- 最后登录
- 2025-2-2
|
本帖最后由 DennisV 于 2019-9-27 19:27 编辑
单体建筑
一、木构单檐大殿
1,南禅寺大殿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唐·建中三年(782)
体量细小的建筑,只有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一座乡村级的小寺庙,但确是目前中国保存年代最久的木构建筑,也是唯一会昌灭法前保留下来的木构建筑。
2,佛光寺大殿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庑殿顶七开间,是目前遗留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规格最高的一座,造型和工艺最为优秀的一座,是中国古建筑中最珍贵的瑰宝。
3,奉国寺大殿
位置:辽宁省锦州市义县
年代:辽·开泰九年(1020年)
庑殿顶九开间,是我国宗 教建筑中最高规格的皇家寺庙等级,风格保持了唐风的朴素宏伟,比例匀称,堪称中国古建筑界中单体建筑造型的最高典范。
4,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
年代:辽·青宁八年(1062年)
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体量最大的木构宗 教建筑,和第四大木构大殿,九开间庑殿顶,尺度极大,下台基高达4米,顶部鸱吻高大4.5米,因外部装饰金代修葺,相比单纯的辽代建筑整体风格更加繁复。
5,镇国寺万佛殿
位置: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年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
是目前留存的唯一北汉建筑,经清代重修,但基本保留了唐宋建筑的原貌,为一个只有三开间的小殿堂,内部供奉了北汉时期塑造的佛像,极其精美。
6,华林寺大殿
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年代:吴越·钱弘俶十八年(964年)
建于北宋初年,是江南地区目前保存的年代最久远的木构古建筑,虽然只有三开间的小殿,但其梁架结构、斗拱等级、用材尺度的规制都极高。
7,佛光寺文殊殿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
为佛光寺配殿,七开间悬山顶,是目前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歇山顶木构建筑实例,也是古建筑中减柱技术应用最典范的实例,内部仅有四根柱,但两根用于架设佛像,因而金两根柱可见,内部空间十分开阔。
8,延庆寺大殿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金代
面阔、进深均为三开间的小殿,为正方形。虽然规模极小,但运用减柱法,实现了内部无柱的空间,造型古朴,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建筑。
二、木构重檐大殿
1,晋祠圣母殿
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年代: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晋祠圣母殿为供奉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的殿堂,是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北宋建筑。建筑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造型精巧,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为宋代遗物。
2,隆兴寺摩尼殿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年代: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
为七开间重檐歇山顶,为四出抱厦形制(大殿每面有一个突出的山墙),造型精致华美,该种建筑形式除摩尼殿外国内已无存,但该形式自唐代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大量出现。
3,玄妙观三清殿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年代: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
九开间歇山顶重檐大殿,是目前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木构古建筑,受到了南方建筑风格的影响,该建筑出现了明显的翘角风格。
4,长陵祾恩殿
位置:北京市昌平区
年代:明宣德二年(1427年)
十三陵内,为明成祖朱棣长陵的享殿建筑,仿造明代金銮殿建造,中国现存第三大木构古建筑,因为明代驱逐外族统治,提倡复古,严格按照古制建造,没有采用任何移柱减柱手法。
5,故宫太和殿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年代: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改建
仿造明代南京奉天殿,建造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后经清代改造,十一开间重檐庑殿顶,是目前现存的规制最高。面积最大的木构古建筑。
6,大成殿
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年代: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
为曲阜孔庙中祭祀孔子的大殿,因为孔子在儒家的地位,因而大成殿采用了九开间重演庑殿顶红墙黄瓦的建筑规制,体力巨大宏伟,这是中国古代除了皇帝享用的建筑外规制最高的建筑。
三、木构楼阁
1,独乐寺观音阁
位置:天津市蓟州去
年代:辽·统和二年(984年)
现存年代最久木构楼阁,在梁思成发现佛光寺大殿前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明二层暗三层结构,内部中空,有高达16米的辽代观音造像,千年来经过多次地震屹立不倒。
2,隆兴寺转轮藏阁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年代:北宋年间
隆兴寺的藏经阁,与慈世阁成一对,明二层无暗层,建造技术成熟。内部空间宽阔,设有宋代转轮,形制为亭形,斗拱为八铺作(宋代最高规制斗拱),为宋代八铺作斗拱的唯一实例。
3,奎文阁
位置: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年代: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为曲阜孔庙的三大主体建筑之一,为图书馆性质的藏书建筑,二层三檐歇山顶,因为是孔子配享的建筑,因此采用了红墙黄瓦的高规制和极大地建筑尺度。
4,平遥市楼
位置: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年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高18.5米,三层歇山顶,二三层内部供奉有关羽、观音和魁斗星君,另外也是市吏观望、监督市场运作和预防火情的设施。古时市集中多设有市楼,目前极少有留存。
5,雍和宫万福阁,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年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位于北京雍和宫内部,为二层三重檐的楼阁式建筑,作为坐落于京师汉地的藏传 佛教教建筑,因而建筑风格融合汉藏元素,另外万福阁向两边的小楼阁之间架起空中悬廊连接,是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
6,普宁寺大乘阁
位置: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
年代: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高36.65米,为汉藏建筑结合,结构奇特,外观上看为前面六层,后面四层,左、右两侧各为五层,内部实为三层,内部供奉22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顶部五座攒尖式屋顶象征着须弥山和四大部洲。
7,岳阳楼
位置: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
年代:清·光绪五年(1879年)
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一座纯木构真古建筑,三层飞檐,屋顶为罕见的盔顶造型,建造于花岗岩砌筑的台基之上,可远眺洞庭湖美景。
四、明堂
1,祈年殿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年代: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改建
位于天坛公园内部,三重檐,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明代为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清代乾隆年间改为蓝色琉璃,殿高38米,直径32米,十分宏伟,在西方人眼中一直作为中国古代的的象征之一。
2,国子监辟雍,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年代: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是乾隆皇帝为自己讲学而建造的,仿照古书中记载的周代的明堂建筑的古制而建造,正方形,位于圆形水池上,四面有桥梁连接,攒尖顶,是对周礼中辟雍的再现。
五、砖石结构殿、阁
1,显通寺无梁殿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采用砖造拱圈结构的建筑,明二层暗三层,仿造木构做有斗拱装饰。因为这种砖造大殿没有房梁被称为无梁殿,谐音无量殿因而被佛寺大量建造,显通寺无梁殿为国内最大规模无梁殿。
2,延庆观玉皇阁
位置: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
年代:明代初年
明三层实二层楼阁,属于较罕见的拱圈结构砖造楼阁。底部为长方形,上部为八角形,外部装饰华美繁复,外设琉璃瓦,色彩鲜艳夺目。
六、楼阁式塔
1,应县木塔
位置: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年代:辽·清宁二年(1056年)
全名佛宫寺释迦塔,为我国目前保存的唯一一座纯木结构佛塔,无钉无铆,高67.31米,呈八边形,外观5层,另有4暗层,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佛塔每层均供奉不同的佛像,由显宗至密 宗体现了辽代人的佛教思想。
2,兴教寺塔
位置:陕西省西安市 长安区
年代:唐·总章二年(669年)
为唐代名僧玄奘的墓塔,仅高7.1米,五层,规模不大,却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楼阁式塔,主塔旁有两座小塔。
3,大雁塔,
位置: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年代:唐(武周)·长安年间(701-703年)
为唐长安大慈恩寺内寺牠,高64.517米,是西安的象征建筑物之一。为典型的唐代方形楼阁式砖塔,原本塔身刻有斗拱浮雕,明代万历年间为加固塔身,在塔外增加60厘米厚的包层,导致大雁塔外貌发生变化。
4,虎丘塔,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年爱:吴越·钱弘俶十三年(961年)
真名为云岩寺塔,高47.7米,为砖心木檐楼阁式塔,但木檐已全部腐朽脱落,仅存砖制塔身,形成现奇怪的塔身造型。因地质变动,塔身发生倾斜,因而经常被与比萨斜塔作比较。
5,罗汉院双塔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年代: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
名为舍利塔和功德塔,双塔高约33.3米,形制完全相同,造型小巧、玲珑剔透,极具美感。为寺前双塔,但寺院主体已毁。
6,定州料敌塔,
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
年代: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
八角11层,高84.2米,是中国现存的高度最高的古代佛塔,塔身白色,装饰简约,因地处宋辽边境,应具有侦察敌情的功能,因此高度较一般佛塔都高。
7,瑞光塔,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年代: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清代改建
为砖心木檐塔,塔心为宋代建造,外檐为清代修复。大部分砖心木檐塔空后代改建后基本失去了其本来面目,但瑞光塔还保留了宋代佛塔的形制。
8,辽释迦佛舍利塔,
位置: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
年代:辽·重熙十六年(1047年)
高73.27米,八角七层楼阁式塔。塔身通体纯白,具有契丹的民族特色,与草原风光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塔身雕有精美的雕刻,是辽代少见的楼阁式塔。
9,开封铁塔,
位置: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
年代: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
塔高55.88米,是少有的十三层楼阁塔。塔身纤细高挑,覆盖琉璃瓦,呈现铁红色,似为铁制,因而被称为铁塔。
10,飞虹塔,
位置: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
年代:明·嘉靖六年(1527年)
位于洪洞县霍山的广胜寺内,高47.6米,塔身覆盖大量彩色琉璃瓦浮雕、雕像,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在阳光下瑰丽动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彩色琉璃他。
七、密檐式塔
1,嵩岳寺塔,
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年代:北魏·正光四年(523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佛塔,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十二边形佛塔,其形状可能是受印度建筑风格的影响。高37米,为青砖、黄泥砌筑,塔心中空,共15层。
2,小雁塔
位置: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年代:唐·景龙元年(707年)
为15层空心密檐塔,内部设有木板楼梯可登临。塔上部两层因地震已损毁,现仅存13层。
3,千寻塔
位置: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年代:南诏·保和二年(825年)
为大理崇圣寺三塔之一,为唐代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国所建,高69.13米,16层,空心密檐塔,分为塔身和塔基两部分,塔型中间粗两端细,造型流畅。其后为大理国时期所建立的南塔与北塔,方形的唐塔形制与多边形的宋塔形制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崇圣寺三塔。
4,栖霞寺净光舍利塔,
位置: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年代:南唐
原为隋仁寿年间建立,后南唐重建。仅高15米,为纯石制实心密檐塔,虽为仿木构造建筑,外部已有破损。
5,朝阳北塔
位置: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
年代:唐塔基础上辽改建
高42.6米,建立时间不明,最早可追溯至北燕时期,为13层空心密檐塔,在唐代为15层塔,辽代将下面四层改建为一个方座,并在其上不加盖两层,成为今天面貌。
5,天宁寺塔
位置:北京市西城区
年代:辽·大康九年(1083年)
高57.8米,包括塔身和十三层塔檐,为实心密檐塔,塔身覆盖精美浮雕,形制敦实厚重。
6,临济寺澄灵塔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年代:金·大定年间(1161一 1189年)
正定四塔之一,高30.47米,九层实心密檐塔,相比辽代的塔,造型纤细领秀。
八,其他类佛塔
1,四门塔,
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年代:隋·大业七年(611年)
为单层塔,其建造年代仅次于嵩岳寺塔,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单层塔。建筑风格简单规整,为青石搭建。
2,修定寺塔,
位置: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年代:唐
单层他,形制与四门塔类似,高20米,但以雕砖砌筑,共用雕砖3775块,其浮雕极尽精美,为世间罕有
3,广惠寺华塔,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年代: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
华塔即为花塔,共四层,下部为三层楼阁式塔,第四层为花束装,因而得名华塔。第四层周围雕刻有有力士、象、狮、菩萨等造像,颇为精致(塔下部为现代重修)。
4,妙应寺白塔
位置:北京市西城区
年代:元·元至八年(1271年)
为中国第一座喇 嘛塔,仿造尼泊尔佛塔形制建造,高50米。通体白色,不加装饰,建造者为尼泊尔建筑设计师阿尼哥。
5,五台山大白塔
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年代:元·大德五年(1301年)
位于塔院寺内,高65米,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喇 嘛塔,形制相对纤细,是五台山的象征性建筑。
6,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位置:北京市海淀区
年代: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受到印度建筑风格的影响而形成的金刚宝座塔,下部为一个方形塔基,四壁刻满浮雕,起上建有五座塔密檐式塔,以及两座喇 嘛塔。
九、桥梁
1,赵州桥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年代:隋·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591-599年)
又称安济桥,为单孔敞肩拱桥,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跨度极大,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杰作。
2,洛阳桥
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年代: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
全场达到桥长834米,为跨海石梁桥,在造桥技术上,洛阳桥采用筏型基础为桥墩,减缓水流的压力,同时在桥墩养殖牡蛎,用牡蛎的分泌物加固桥墩,实为筑桥技术之首创。
3,卢沟桥
位置:北京市丰台区
年代:金·明昌三年(1192年)
为联拱石桥,全场265.5米,共有十一孔,每孔跨度越12到13米。全桥共有501个石狮子,其形态生动,各不相同。因这里发生卢沟桥事变而闻名。
4,云龙桥
位置: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
年代:明·崇祯七年(1634年)
为风雨桥,石梁木架,将桥梁、廊道、楼阁、殿堂、牌坊等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休憩、祭祀、交通、社交功能为一体的桥梁。
十、城门
1,盘门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年代: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传说春秋时代已存在,因苏州水运发达,盘门采用了陆门与运河上的水门并用的方式,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艰巨水陆两用的城门。
5,中 华门
位置: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年代: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原称聚宝门,是明初应天府的城门,因明初战乱城门设计十分注重军事防御,共设有三个瓮城和二十七个藏兵洞,是十分坚固的军事堡垒,城门上的。
十一、戏台
1,水镜台
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年代:明代至清代
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整体建筑风格俏皮可爱,是山西省的象征建筑之一。
2,德和园戏楼
位置:北京市海淀区
年代: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位于北京颐和园内,高22米,底层舞台宽17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戏楼建筑。分为福禄寿三层,三层可以同时演戏,此外三层之间有天井相通,可表演出升天、下凡等效果,此外底层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以创造出喷水效果,功能十分齐全。
十二、陵墓(单体)
1,龟山汉墓
位置: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
年代: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
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为凿山成墓的做法,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几乎将山体掏空。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之高令人惊叹。
2,将军坟
位置: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
年代:高句丽·长寿王初期(413-427年)
高13.1米,即长寿王陵,形制类似于美洲金字塔,阶梯状梯形。本为高句丽王长寿王为自己建立的陵墓,但长寿王与427年迁都平壤,后葬于平壤,因此次墓为空墓。
3,前蜀永陵
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年代:前蜀·乾德元年(919年)
也称王建墓,为前蜀国开国君主王建的陵墓,是一座地面陵。虽然其面积小,但内部石棺的王建像雕刻精美,是五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4,哈密王陵小拱背
位置:新 疆哈密市伊州区
年代:清代
为清代哈密地区世袭亲王的陵墓,现存两座,建筑风格上属于中亚式建筑融合木结构亭阁式的建筑,建筑形制十分独特,是维吾尔和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十二、其他建筑
1,东汉三阙,
位置:河南郑州市登封市
年代:东汉
为少室阙、太室阙、启母阙的合成,为东汉墓阙。为一种石制的纪念性建筑,一般位于大型建筑的入口两侧,为周代高台建筑的变体。除了东汉三阙外,在四川省也有大量遗存。目前遗留的汉阙基本都为墓阙。
2,观星台
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年代:元·元至十三年(1276年)
为砖造的梯形高台,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和主持建造,用于观测天象的建筑,除了放置天文仪器外,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放大的圭表(一种测量冬至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可用于观测日影长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