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闲聊] 从上海车展来看,国内油车已经很疲软了

[复制链接]

终结者

FF13系列和FF15皇家版真心喜欢者

精华
0
帖子
10884
威望
0 点
积分
11061 点
种子
487 点
注册时间
2006-1-6
最后登录
2025-7-22
发表于 2025-5-9 08:56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恋人 发表于 2025-4-29 12:38
我换车了,是的,我在论坛问过大家的,不知道是否还有印象。小飞度陪了我17年,最后被水泡了,想想不修了, ...

很有参考价值

精华
0
帖子
4364
威望
0 点
积分
4335 点
种子
23 点
注册时间
2009-10-9
最后登录
2025-7-22
发表于 2025-5-13 08:48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车利润大,商家想推什么就给你看什么,和什么主流不主流毫无关系,商家要的就是你这种效果。

终结者

没有钱(永久禁言)

精华
3
帖子
7673
威望
5 点
积分
8968 点
种子
463 点
注册时间
2004-11-18
最后登录
2025-7-22
发表于 2025-5-13 11:09  ·  山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军用车开始用电车了,我就准备换电车了
发自A9VG Android客户端

精华
0
帖子
10
威望
0 点
积分
10 点
种子
17 点
注册时间
2010-5-15
最后登录
2025-7-18
发表于 2025-5-13 11:45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车除了炸得快,其实没什么毛病

挂版VIP

目若朗星

精华
1
帖子
36307
威望
21 点
积分
37423 点
种子
689 点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5-7-22
发表于 2025-5-13 15:14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弗狼 发表于 2025-5-13 08:48
电车利润大,商家想推什么就给你看什么,和什么主流不主流毫无关系,商家要的就是你这种效果。 ...

确实利润大,要不然合资品牌的电车也不会走国产电车的路线开始卷配置和价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零配件源自国产电车的供应商),开始吹响反击的号角。

对于AI给出的结论敝人倒是有不同的看法,电车制造这个行业与其说是制造倒不如说更像是组装(合资品牌现在就是用国产电车的供应链组装鲶鱼车型来卷市场),多数新势力品牌初期都严重依赖代工。

既然都是供应零配件,作为供应商,你是更愿意选择和财务健康不拖欠货款的全球知名车企合作,还是和保不齐明天就跑路的国内某新势力品牌合作?

如果国内的供应商与全球知名车企合作,是不是会打起200%的精神做好品控?毕竟质量出问题砸的可是这些全球知名车企的招牌,影响到的也不仅仅是电车的销售,还包括油车的。

最后就是重中之重的售后和零配件供应,开过电车的应该都知道,这玩意比油车更依赖售后和零配件供应,万一新能源车企“猝死”,你懂的……

-------------------------------------------------------------------------------------------------------------------------------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正逐渐效仿国产电车的策略,通过降价、提升配置和本土化创新来增强性价比,以应对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势竞争,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价格大幅下探,补贴后性价比凸显

马自达EZ-6:补贴后起售价低至9.98万元,配备L2级智驾、50英寸AR-HUD、索尼14扬声器等高端配置,价格甚至低于部分国产竞品(如比亚迪元PLUS)。

大众ID.3:优惠后入门价不到11万元,与比亚迪海豚价格相当,且全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等智能功能。

宝马i3:优惠幅度高达13万元,入门版仅需22万左右,续航和操控性能对标燃油版3系,性价比显著提升。

2. 配置内卷:模仿国产“冰箱彩电大沙发”策略

日产N7:顶配14.99万元车型配备智能冷暖冰箱、零压云毯座椅、高通8295芯片座舱,续航达635公里,对标小鹏MONA M03但价格更低。

丰田铂智3X:以10.98万起售,搭载激光雷达和Momenta 5.0高阶智驾系统,硬件算力达254TOPS,功能覆盖高速领航和城市道路。

本田烨S7/P7:配备41.9英寸HUD、三电系统与宁德时代合作,续航620公里,价格区间与国产中型SUV接近。

3. 本土化与技术创新:补足短板

智能化追赶:合资品牌引入中国本土技术合作,如丰田铂智3X采用Momenta智驾系统,大众ID.4 CROZZ升级车机至ID.S 5.0,支持语音交互和泊车辅助,缩小与国产车的体验差距。

供应链降本:马自达EZ-6采用中国本土电池(如骐骥电池),大众ID系列依赖宁德时代等供应商,降低电池成本。

安全与操控差异化:马自达EZ-6强调“人马一体”操控基因,车身采用2000Mpa高强度钢;宝马i3通过后驱布局和电池配重优化驾驶体验。

4. 市场策略调整:以价换量与品牌下沉

豪华品牌降价:奥迪Q2L e-tron优惠后仅18万元,凯迪拉克锐歌官降8万元至30万内,价格向国产中高端车型靠拢。

合资专属车型:大众、丰田推出中国专属车型(如奥迪Q6L e-tron、丰田铂智3X),基于本土需求设计,降低成本并提升针对性。

5. 挑战与局限:技术壁垒与用户心智

智能化代际差:合资品牌智驾系统(如本田HondaSENSING 360)在功能覆盖和迭代速度上仍落后于小鹏、华为等国产方案。

用户认知固化:国产新能源渗透率达52%(2023年数据),消费者普遍将“智能电动车”与中国品牌挂钩,合资品牌需突破心智壁垒。

成本控制压力:国产车依托本土供应链(如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优势显著,合资品牌降价空间有限,长期可能面临盈利挑战。

结论

合资品牌正通过价格战、配置升级和本土化调整,试图在新能源市场复刻燃油车时代的性价比策略。

然而,国产车在智能化、生态体验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已形成“护城河”,合资品牌的短期降价或能争夺部分份额,但长期竞争仍需解决核心技术差距和用户认知问题。

未来新能源市场的“价格屠夫”,可能仍需依赖技术普惠与体验创新,而非单纯低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7-23 00:03 , Processed in 0.177488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