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30925
- 威望
- 7 点
- 积分
- 35302 点
- 种子
- 166 点
- 注册时间
- 2005-4-2
- 最后登录
- 2025-1-15
|
发表于 2006-7-7 16:32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黄绢,是染色的丝,为「绝」;幼妇,少女之意,为「妙」;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为「好」;齑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辞;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辞」
考查我国最早记载东汉蔡邕在曹娥碑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的文字资料,首推东汉邯郸淳所书原碑,但因东汉原碑已经堕江失落。而在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右军王羲之到曹娥庙曾以小楷书曹娥碑存庙,虽为好事者取去,但今据《辽宁博物馆》收藏有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绢本手迹其中记有:"汉议郎蔡雍(古作)闻之来观,夜手摸其文而读之,雍题文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对蔡邕八字隐语的解释,则最早从《后汉书》东晋裴启(约公元362年前后)的《语林绝妙好辞》和南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悟篇》中记载:"杨修至江南见曹娥碑后题八字曰:"黄娟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解问修曰:"卿知否?"曰:"知之,"操曰:"且勿言,待孤思之,"行三十里而喻,令修解之,修曰:"黄绢色丝也,是绝字,幼妇少女也是妙字,外孙女之子也,是好字,齑臼受辛也是辞字。"操曰:"一如孤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