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41|回复: 12

空对空导弹(中国篇)

[复制链接]

圣骑士

老妖归来,情人散开!

精华
1
帖子
2785
威望
2 点
积分
3244 点
种子
45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4-4-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19:39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上链接:

空对空导弹(美国篇)

空对空导弹(俄罗斯篇)


前言:
直到现在,西方还不清楚,中国的哪种飞机是第一个携带导弹的飞机。据称,携带空对空导弹的飞机是苏制米格-17PFU飞机,它携带的是K-5(RS-1U)空对空导弹。但是,俄方对向中国出口这种米格-17变型机一事从未证实过。可以肯定的是,中俄在1958年所签订的协议中包括有转让特许生产米格-19PM飞机的全部文件资料的内容。而这种战斗机的制式装备中就包括K-5M(RS-2U)空对空导弹。RS-2U空对空导弹,在中国生产时称为PL-1导弹。PL的意思是“霹雳”,此后中国所生产的所有空对空导弹都叫作“霹雳”。

霹雳导弹家族部分成员:
从上往下分别为:
“霹雳”-1
“霹雳”-2
“霹雳”-2A
“霹雳”-2B
“霹雳”-5B
“霹雳”-5E
“霹雳”-7
“霹雳”-8
“霹雳”-9
“霹雳”-11
“霹雳”-12


------------------------------------------------------------------------------------------------------------
PL-1 (霹雳-1)[仿自原苏联K-5M(RS-2U)]

K-5M(RS-2U)




研制历程

20世纪40年代末,空空导弹诞生了。与航空机关炮等传统的空中兵器相比,空空导弹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毁伤能力大等众多优 点,很快就成了以空中格斗为主的现代歼击机的主要武器。当时的空空导弹属于第一代,西方是以美国的“响尾蛇”1(AIM-9B)为代表,东方则是苏联的K-5(北约编号AA-1)。
??20世纪50年代末期,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紧紧追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歼击机还处于购买和仿制阶段时,就开始了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

从仿制起步

??中国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走的是高起点的仿制到自行研制之路。1958年,我国在引进苏联歼击机的同时引进了苏制K-5M型空空导弹。这种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导弹由5个舱段组成:无线电控制舱、自动驾驶仪操纵舱、横滚稳定自动控制和冷气舱、战斗部以及无线电引信舱、火箭发动机和电池舱。弹头呈细锥形,弹身为纺锤式,弹翼和尾翼为十字形,飞行最大马赫数2.5,使用高度2.5~16.5千米,最***射距离6千米,可全天候使用。米格-19或歼6歼击机的翼下可挂4枚K-5,导弹采用尾追攻击,通常一次发射2枚,以保证命中。为了满足人民空军的需要,一机部航空工业***于1958年10月下达了仿制K-5M空空导弹的任务,并将仿制型导弹命名为“霹雳1号”。

??“霹雳1号”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航空工业***总负责,331厂为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朱传千任总设计师。712、212、123、245厂及一机部18所等单位分别承担了配套的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无线电引信、战斗部、药柱等部件的仿制工作。

??然而,当时的中国科技和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多少人了解导弹,就更不用说研制导弹了。尽管331等厂的设备和技术基础当时在全国屈指可数,但毕竟是从零起步。为此331厂在全厂范围内抽调技术骨干,专门成立了综合试验室,并陆续从全国各地有关高校选调了一些机械、电气专业的学生,组成了170多人的设计试制队伍。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331厂的170多人齐心协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4 300多种工装和30多套非标准设备,保证了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又反复进行技术革新,先后突破了涂层、氩弧焊接等22项关键技术,终于在1960年3月仿制出了第一枚导弹。

??在“霹雳1号”导弹进行仿制的同时,***、******决定在建设中的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建设空空导弹试验靶场。1958年4月,特种工程指挥部确定了机场、指挥所、技术阵地、航区及各测量站的布局。9月,陈士榘同志主持了靶场施工协调会,确定由空军修建部、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负责设计,并部署落实了施工任务。1959年春,在******的调集下,两个工兵团、一个步兵师及空军修建部等单位的1万多名官兵和兰州建筑公司的1 000多名干部职工一起,挺进茫茫戈壁,开始了空空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

??1959年10月1日,施工队伍冒着大西北弥漫的风沙,根据******的要求按时完成了特级机场的建设工作。1960年,整个机场的全部配套工程、指挥所、技术阵地及航区的建设全部完成,并以空军某训练基地的两个训练团为基础,从空军各部队及军队、地区院校抽调一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组建了空空导弹试验部和航空勤务部及其所属飞行混合团。

??“霹雳1号”仿制出来后,******决定在刚刚建成的空空导弹试验靶场进行试验。为了准确测试自行研制的导弹性能,保证“霹雳1号”试验的顺利进行,国防科委决定先发射苏制导弹,检验发射系统性能,同时考核部队训练效果和组织指挥能力。1959年12月13日,首枚苏制K-5M导弹发射成功,到24日共发射61枚导弹,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1960年5~6月,试验人员又结合库存的导弹性能检验,再次进行试验,为“霹雳1号”的试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遭遇挫折

??然而,仿制并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日渐恶化,苏联专家也日渐减少,不少人已无心向中国传授技术。所以,尽管表面看起来已完完全全地仿制出一模一样的导弹,但到了对靶机进行实弹射击时,却出了问题。1960年8月13日,已经过进场试验的“霹雳1号”进行对靶机的射击试验,第一次齐射就未能击中靶机,接着再次进行双发齐射,又未能击中靶机。于是试验被迫停止。
??空中射击试验中断后,科研人员开始集中起来分析原因。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导弹虽然受控制,但由于弹道偏离靶机方向线太远,从而无法命中靶机。

??原因虽然找到了,但此时苏联已撤走了全部专家,上级决定331厂暂停仿制生产,于1960年9月组成了由三机部和空军领导牵头的故障查找小组。小组成员由五院二分院、空军技术部、空空导弹试验靶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605所、712厂、212厂等单位的组成。专家们重新消化了苏联K-5M导弹的原文材料,然后对“霹雳1号”的1207份图纸、技术说明书、工艺资料,541种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和4 305种工装重新进行复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采取改进措施。如冷气部件出口压力不稳和哨声问题,苏联产品也有,技术员***侃等人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摸索规律,发现是部件的刚性不足引起的,采取措施后,排除了这一故障。同时,在进一步分析导弹无法射中靶机的原因时发现,在空中发射时,机载雷达没有校准,误差较大,致使雷达导引偏差,造成导弹未能命中靶机。

成功定型

??1961年7月,***六院专门组建了605研究所,负责空空导弹仿制的技术工作。虽然组建时只有一栋暂借而来的宿舍楼,但广大科技人员一来到这个集体中,立即顶着困难开展了掌握和吃透空空导弹仿制技术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决定从1962年10月恢复“霹雳1号”的仿制生产。但此时,苏联甚至停止了过去合同中规定并且已开始供应的材料和设备,从而给仿制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331厂副厂长罗正坤带领采购人员赴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到处寻找材料和设备。后在******和***的大力支持下,周***亲自批示从外贸仓库调拨了3台大型冷冻机,从而解决了低温箱的关键设备。为了能早日研制生产出合格的空空导弹,331厂从厂长到每一个员工,全力以赴。不少技术人员吃在车间,睡在车间,与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组成三结合攻关小组,群策群力解决仿制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三舱大螺纹变形问题,按苏联工艺要求,应先用车床车出螺纹,再焊定向器。但由于我国车床质量低,按此工艺则不可避免地造成螺纹变形,于是三结合小组改为先焊后车,但又造成定向器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经过反复多次试验,三结合小组终于摸索出变形规律,增加了校正工序,从而消除了变形。在整个加工工艺中,科技人员针对我国制造技术本身落后的情况,在尊重苏联技术要求的同时,不迷信、不盲从,而是在“知其所以然”后,结合中国设备、材料改进工艺,终于使国产空空导弹完全符合技术规范。

??1963年11~12月,科技人员在空空导弹试验靶场再次进行各种状态下的发射试验,共发射导弹20发,两次对靶机射击,均准确击落靶机。科研人员的反复测试证明,“霹雳1号”导弹在精度、可靠性、杀伤效果等方面均符合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64年4月,***特种武器***会批准“霹雳1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共生产了上千发交付使用。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制造的空空导弹。

??“霹雳”-1空对空导弹实际射程极为有限,其飞行制导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有12秒,该导弹必须沿着飞机制导雷达持续不断发出的波束飞行。该型导弹属早期产品,发射后仍要受载机控制,性能落后。因此,中国的其他飞机,如J-7和J-8从未采用过“霹雳”-1空对空导弹。
??
??该弹生产从1964年延续到1967年,由PL-2取代。该弹1974年停产,目前已退役多年
   
??PL-1曾被改装成重霄-1靶弹,供空空导弹打靶试验。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К-5М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一个空空导弹,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作为总装厂的湖南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以及兵器和电子工业部所属的几家配套工厂共同仿制。1958年10月开始筹建仿制生产线并测绘К-5М导弹,设计代号为7089。1959年10月投入试制生产。1960年3月首枚导弹组装成功,同年6月制造出12枚导弹,全部通过地面试验。随后将其中10枚导弹运往国家空空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7月进行了首枚导弹空中无靶试射,导弹工作完全正常,随后进行了4次对Ла-17靶机的空中试射。由于试验载机上的火控雷达在发射导弹之前未能校准,导至发射的4枚导弹均末命中靶机。1962年10月恢复导弹试制生产。1963年3月总装出24枚导弹,同年11月再次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共发射20枚导弹,其中两次对Ла-17靶机空中试射,均击毁该靶机。1964年5月通过了国家定型***会的审查,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1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1。批生产型导弹随后进入中国空军服役,装备歼6(J-6)战斗机。该弹1974年停产,现已退出现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2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相应运动,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主要战术性能:
最大射程 4~6km
最小射程 1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500~165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雷达驾束式
引  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3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82kg
弹  长 2.5m
弹  径 200mm
翼  展 654mm
------------------------------------------------------------------------------------------------------------
PL-2(霹雳-2)[ 仿自K-13 (AA-2)即AIM-9B]



由俄罗斯 K-13 (AA-2)导弹研发而来,而俄罗斯 K-13 (AA-2)又是仿制于 AIM-9B。1958年9月我国从浙江沿海地区获得美“响尾蛇”AIM-8B导弹残骸,前苏联先后派出两批专家来华索取资料和残骸,不久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K-13型导弹(西方称AA-2),并于1962年向我***提供样品。1964年11月仿制工作全面展开1967年11月定型。“霹雳”2号空空导弹,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载机发射导弹后即可退出攻击,不再跟踪目标等。现已停产。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在引进苏联的К-13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并改进发展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中国空军和海军在70~80年代大量装备使用的空空导弹,载机为歼6(J-6)、歼7(J-7)战斗机。1962年首先由兵器工业部所属的、作为总装厂的西安东方机械厂,以及20多家主要配套工厂,共同筹建仿制生产线。1964年11月开始导弹各部件试验样机的试制。1965年9月开始各部件单元飞行试验。1967年3月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19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11月通过了国家定型***会的审查,批准生产定型并投入批生产,正式命名为“霹雳”2号空空导弹,编号为PL-2。
  为满足中国空/海军装备需要,1964年10月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的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作为总装厂,同原各主要配套工厂协作,开始仿制К-13空空导弹。1966年11月试制出首批18枚导弹。1967年5月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总共发射22枚导弹,试验取得成功。1970年8月获准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PL-2原型空空导弹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与美国的“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由导引头舱、舵机舱、战斗部舱、光学引信舱和发动机舱共5部分组成。两对三角形舵面位于舵机舱所在的圆柱形弹体外侧,两对后掠梯形弹翼位于发动机舱所在的圆柱形弹体尾部,两者呈X-X形配置。
  导引头采用硫化铅(PbS)红外探测器,视场角4°,框架角25°,跟踪角速度11°/s,太阳盲区20°,调制盘转速70Hz,调制方式为调幅,制导飞行时间20s。固体火箭发动机由铝合金制成,总重36kg,推力2668dN,总冲3685dNs,装药21kg。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11.4kg,生成的破片数约7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有效杀伤半径10~11m。
  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霹雳-2原型头部有半球形石英玻璃透明整流罩。两对三角形舵面,两对后掠梯形尾翼,两者呈X-X形配置。该弹第一个改型为霹雳-2-15,采用面积更大的弹翼及后掠式舵面,发动机段长度缩短,该弹曾击毁入侵我国的敌方无人机。随后发展的霹雳-2甲与霹雳-2气动外观上仅有细微差异。1976年起我国开始以AIM-9E为基准研制霹雳-2乙导弹,该改型抗干扰能力较好,射程大,跟踪能力强。乙型由于导引头的改进,弹体头部外形也改为锥状,半球形整流罩由氟化镁制成,直径比霹雳-2要小,向后由两段锥截体过渡到圆柱形弹体。同时氟化镁整流罩呈乳白色(在某些光照条件下呈深色),这也是一个明显区别。霹雳-2-519型是并联两台霹雳-2发动机的霹雳-2地空导弹改型,因此全弹有三个发动机,发射装置由单管37mm高炮炮架改进而成。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7.6km(PL-2、-2A)
     10km(PL-2B)
     6km(PL-2-519)
最小射程 1500m(PL-2)
     1300m(PL-2B)
     2700m(PL-2-519)
最大速度 M2.5(高空)
     M1.6(海平面)
使用高度 500m(PL-2)
     21000m(PL-2A)
     21500m(PL-2B)
     15000~23000m(PL-2-15)
     21000m(PL-2-J72)
     300~3000m(PL-2-519)
最大过载 11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11.3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75.3kg(PL-2)
     60kg(PL-2A)
     76kg(PL-2B)
     67kg(PL-2-15)
     53kg(PL-2-J72)
     152.8kg(PL-2-519)
弹  长 2.84km(PL-2)
     2.50km(PL-2A)
     2.99km(PL-2B)
     2.15km(PL-2-15)
     2.80km(PL-2-J72)
     2.90km(PL-2-519)
弹  径 127mm
翼  展 609Mm(PL-2)
     528m(PL-2B)

霹雳-2乙(PL-2B)

    由于 “霹雳”2号导弹在使用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光学引信早炸、作用距离短等问题。因此,我国于1978年3月开始对“霹雳”2号导弹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是导引头和引信。其中主要是增大导引头控测距离;提高抗太阳和天空背景的干扰能力;提高导弹的平均速度;调整光学引信的灵敏度,改进电路和滤光片的性能,提高引信工作可靠性。改进后的导弹命名为“霹雳”2号乙导弹(PL-2B)。

    1981年10月“霹雳”2号导弹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霹雳”2号乙导弹有较好的继承性,约有60%的零件、95%的原材料、元器件与“霹雳”2号导弹通用。
------------------------------------------------------------------------------------------------------------
PL-3(霹雳-3)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满足新一代战斗机歼8(J-8)的作战使用要求。以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于1962年6月开始研制,1968年6月开始首批20枚样弹地面和飞行试验。1969年12月完成第二批30枚样弹的地面试验。1970年开始在国家靶场进行定型试验,直到1974年11月才基本完成试验项目。
  此后为进一步考核导弹性能,还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试验,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并未装备使用。

结构和性能特点
  霹雳-3的外型和气动布局与霹雳-2大体相同,只是几何尺寸和重量略有增加。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加大弹翼面积和平衡攻角,以提高机动性和高空性能;增加发动机装药量,以增大射程;采用光学浸没红外探测器,以增大导引头作用距离,提高截获目标距离,扩大攻击范围;采用新型战斗部,以提高杀伤威力;增加引信延时自动可控系统,以改善***的协调性;改进陀螺舵结构形式,改善弹体横滚、俯仰、偏航三个通道的控制性能。该弹采用与霹雳-2原型类似的鸭式气动布局,外观也颇为相似。主要外观区别为弹翼明显大于霹雳-2,舵面切尖,弹径和弹翼加大,导引头与舵面之间多了一道深色环形引信窗口。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1.5km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3000m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3kg
弹  长 2.123m
弹  径 135mm
翼  展 654mm
------------------------------------------------------------------------------------------------------------
PL-4 (霹雳-4)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半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以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为主,于1966年3月开始研制,1980年11月完成样机部件地面定型试验。1981年7月转入第二阶段研制,1984年生产出首批整弹样机、发射装置以及地面维护设备。1985年因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停止研制。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与美国的“麻雀”3A(AIM-7D)相似的气动外形布局,即两对全动式梯形弹翼装在弹体中部,起控制舵和副翼双重作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装在弹体尾部,起纵向稳定作用。同时,该弹还采用与前苏联/俄罗斯在空空导弹设计上常用的方案,即“一弹、两头”方案,通过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不同导引头的互换,形成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导弹型号,代号分别为“霹雳”4甲(PL-4A)和“霹雳”4乙(PL-4B)。“霹雳”4甲(PL-4A)全弹涂装为白色。采用红外制导方式的霹雳-4乙改型,头部为半球乳白色整流罩。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8km(PL-4A)
     8km(PL-4B)
最小射程 1500m
最大速度 M2.2
使用高度 300~21000m
最大过载 40g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PL-4A)
     被动红外(PL-4B)
引  信 无线电引信和压电引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30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50kg(PL-4A)
     148kg(PL-4B)
弹  长 3.235m(PL-4A)
     3.128m(PL-4B)
弹  径 190mm
翼  展
------------------------------------------------------------------------------------------------------------
PL-5(霹雳-5)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三个空空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型,名称和代号分别为“霹雳”5甲(PL-5A)和“霹雳”5乙(PL-5B),主要研制单位为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半主动雷达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进行空中模拟弹发射试验,1981年4月研制第二批样弹研制,同年8月开始进行空中靶试,直到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被动红外型于1966年4月开始研制首批样弹,1967年初开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后经过多批样弹研制和各种地面和空中发射试验,因受国内形势影响直到1986年9月才通过国家定型***会审查,获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进入中国空/海军服役。霹雳-5乙(又称霹雳-5B)该弹布局类似于美国AIM-9D导弹,技术上相当于美国AIM-9导弹的第二代,同样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弹径135mm。头部外形呈半球加截锥体,气动阻力小,类似于霹雳-2乙。三角形舵面加大,位置比霹雳-2乙更为靠前,这是辨别霹雳-2乙和霹雳-5的要点。通过调整引信和战斗部位置令重心后移,提高了机动性。原采用无线电引信,后改为更为先进的红外集成电路引信,深色的环形窗口接近于弹体中部。在霹雳-5乙的基础上,我国又推出了霹雳-5C改型。霹雳-5C外观上近似乙型,但改用了双三角舵面,这是区分上述两个型号的要点。霹雳-5E是霹雳-5系列的最新改型,外观酷似霹雳-5C。该弹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因此没有霹雳-2乙或C型上的引信环形窗口,而在更为接近舵面的位置有两排尺寸较小的激光引信窗口。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制导控制组件、战斗部、红外近炸引信或无线电近炸引信、固体火箭发动机、鸭式舵面和三角形弹翼组成。红外导引头采用压缩空气致冷,灵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辐射干扰的能力。战斗部采用高爆炸药,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前者配用红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类型的战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换使用。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10m。红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强,起爆可靠性高。该弹的最大脱靶量9m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0km(PL-5A)
     16km(PL-5B)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2
使用高度 1000~18000m(PL-5A)
     500~21500m(PL-5B)
最大过载 30G
制导系统 半主动雷达(PL-5A)
     被动红外(PL-5B)
引  信 无线电引信或红外光学引信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30kg
动力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50kg(PL-4A)
     148kg(PL-4B)
弹  长 3.235m(PL-4A)
     3.128m(PL-4B)
弹  径 190mm
翼  展 657mm
------------------------------------------------------------------------------------------------------------
PL-6(霹雳-6)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由航空工业部所属第六一二所(现为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于1975年开始研制,1978年研制出首批模拟弹,19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81年底转入预研项目,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外观与霹雳-5乙极为相似,但性能大有改善。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1.5km
最小射程 13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3000m
最大过载 29g(单道通)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3kg
弹  长 2.123m
弹  径 135mm
翼  展 654mm
------------------------------------------------------------------------------------------------------------
PL-7(霹雳-7)[可能仿制法国马特拉550“魔术”导弹]



基本情况

  霹雳-7是仿制法国的“魔术”空对空导弹生产的一种红外寻的制导的新一代空空导弹。但官方称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1977年,我国开始了“霹雳”7号导弹的可行性论证。由航空工业部所属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4年研制出首批样弹,同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首批空中发射试验。首批6发弹通过试验要求,经过数次改进,1986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鉴定靶试,取得了4发4中的试验好成绩。1987年通过航空工业部技术鉴定***会审查,获准投入批生产。该弹仅用于外贸,我军并未装备使用,通常由歼-7M等外贸机型携带。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4km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2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2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0kg
弹  长 2.75m
弹  径 157mm
翼  展 660mm
------------------------------------------------------------------------------------------------------------
PL-8(霹雳-8)[仿自以色列怪蛇3]


基本情况

  霹雳-8是我国在以色列“怪蛇”III型空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具备大机动、强离轴能力的格斗导弹。“怪蛇”III型于1982年服役,性能出众。技术特点包括采用氮气制冷的锑化铟红外导引头、主动雷达引信和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引头采用卡塞格伦光学系统,透过透明的整流罩可以看到亮闪闪的卡塞格伦反射镜。为便于维护,全弹可分为两个舱段。霹雳-8虽仍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尾翼尺寸较大,且呈现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安装位置距弹体后端较远,因此易于辨认。在许多图片上,霹雳-8头部常套有黄色保护罩,而其它系列的“霹雳”导弹一般用红色保护罩。霹雳-8教练弹仅装有弹体后部的弹翼,也较易区分。

PL-8 I

1982年,中国与以色列签订合同,用5亿美元购买1500枚怪蛇3导弹,并引进该导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以洛阳空空导弹设计研究所为基础,建设生产、科研、经营一体化的空空导弹发展中心;对航空、电子、兵器工业各配套单位同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建设,实施系统工程管理。
1983年9月15日,“八号工程”正式启动,开始执行引进合同。按照工程计划,I型导弹的研制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进口产品初步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第二阶段,从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技术入手,建立生产线,进行人员培训,参试人员能熟练掌握有关技术;第三阶段,完成调试,生产出合格产品,并获得生产授权。
1988年3月至1989年4月,陆续获得各部分及总体的生产授权。
1989年春,开始批量生产。该工程的完成,使我国红外导弹研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为10年。

PL-8 II

90年代初,为解决一些进口元件价格昂贵以及存在的技术的问题,国家决定加速产品国产化并进行改进,自主研制具有同等性能但要成本更低的II型导弹系统。
1993年底,II型红外导弹系统鉴定靶试成功。
1994年,II型导弹通过技术鉴定,并转入批量生产,当年获得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PL-8III (出口型号称PL-9C)

型号总师:金先仲,副总师:梁晓庚
1997年,空导院开始自筹经费研制具有全向格斗和抗干扰能力的数控空空导弹。该弹总体性能优于美国现役的AIM-9M3导弹;在抗干扰性能和迎头探测性能上,不低于俄罗斯的R-73导弹。
1999年12月,列入国家“高新工程”,由研究院自筹项目转为国家批准型号项目,命名PL-8 III。
2001年秋,首次靶试,两发导弹因软件问题在攻击投放红外诱饵的靶机时没有击中预定目标。
2002年7月5日,开始空中考核试验,7月20日首发靶试命中伞靶,8月28日第2发遥测弹命中靶机,第3发遥测弹和第4发战斗弹都命中目标,第5发导弹击落靶机。至此,定型靶试,五发五中。当年设计定型,批量交付部队。
2003年1月,空导院召开研讨会,讨论将PL-8III导弹系统派生为地空导弹系统方案。
2003年4-5月,在国外推销、演示PL-9C导弹,飞行18个批次。
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
弹长:2900mm,弹径:157mm,翼展:650mm,舵展:500mm,弹重:115kg
作战最大高度21千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千米。导弹最大过载:35g,最大离轴发射角±30,激光近炸引信,2.5马赫,单价约100万元。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弹   长:2.9米
弹   径:157毫米
弹   重:115千克
战 斗 部:10千克
射   程:0.5-15公里
作战高度:21000米
速   度:M3
机动过载:35G
导 引 头:氮致冷锑化铟
引   信:主动微波近炸或红外近炸
------------------------------------------------------------------------------------------------------------
PL-9(霹雳-9)[源自PL-8]


基本情况

  该弹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由航空工业部所属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612所)和西安东方机械厂,于1986年开始研制,1989年投入批生产,1991年首次在巴黎国际航展上亮相。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的气动外形布局与“霹雳”5乙(PL-5B)相似,即小双三角形鸭式舵面位于导弹前部,大梯形固定式弹翼位于导弹尾部,4片弹翼后缘外侧各带一个横滚稳定用的陀螺舵。该弹的结构布局与“霹雳”8(PL-8)相似,即将导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水平优于“霹雳”8,具有更好的自动搜索截获目标能力、更大的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PL-9的寻标器,基本上沿用从以色列引进生产的怪蛇3上的氟致冷锑化锢(InSb)光学组件,并改良电路技术。PL-9的弹身、弹泾以及滚转副翼与PL-8雷同,尾翼类似AIM-9L/M,可攻击区域、使用高度以及最大G值等亦与PL-8并无二致,可视为怪蛇3的同门兄弟。PL-9的气动外型与PL-5C相似,双三角翼鸭式舵面位于导弹前部,梯型固定弹翼位于尾部,4片弹翼後缘外侧各有一个横向滚转稳定用的滚转副翼。导弹的结构与PL-7相似,将弹体分为前、後两舱段以便维护,而非一般同类导弹按个不同部件分为多个舱段。PL-9沿用比例导引方式,综合性能优於PL-7/魔术1,具有较佳的自动搜索截获目标能力、机动和离轴发射能力、更高的毁伤目标能力,单发猎杀率超过80%,与AIM-9L/M相当。PL-9具有4种作战方式:定轴(寻标器)扫瞄跟踪、定轴瞄准、雷达随动瞄准以及使用头盔瞄准具追踪。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6km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3.5
使用高度 20000m
最大过载 40g
制导系统 被动红外
引  信 雷达引信
战 斗 部 爆炸破片,重12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123kg
弹  长 2.99m
弹  径 160mm
翼  展 810mm(含陀螺舱)
------------------------------------------------------------------------------------------------------------
PL-10(霹雳-10)[仿自意大利蝮蛇]


  仿制意大利的蝮蛇(ASPIDE)(AIM-7E麻雀的改进型),半主动雷达制导。霹雳10型空空导弹是猎鹰60型地空导弹的改进型,性能比较先进,猎鹰60的舰空改进型为红旗-61(HQ61)舰空导弹(江卫级护卫舰)。

长:3.69米
体直径:20.3厘米
翼展: 约80厘米
发射重量: 220千克.
弹头: 33千克高爆碎裂效果   
制导: 半主动雷达自引导
推进: 单级固体发动机
最大射程: 60公里(迎头攻击)
最大速度:4马赫
------------------------------------------------------------------------------------------------------------
PL-11(霹雳-11)


     运用从意大利引进的蝮蛇空空导弹的技术改进的,在投入部队使用后又进行了相当多的修改,性能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还有消息说PL-11还换装了98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AMR-1主动雷达导引头,成为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从网上的照片来看,歼-10在试飞期间挂载的中距导弹就是PL-11。
    早在越南战争时期,中国就打算研制一种类似于美国AIM-7"麻雀"的半主动中距拦射导弹。当时经常能够在内部刊物上见到这两种编号为霹雳-10和霹雳-11导弹的概要介绍。20世纪80年代,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进入蜜月期,意大利在AIM-7基础上自行研制的"阿斯派德"(意为"蝮蛇")导弹进入了我国空军的视线。意大利阿列尼亚公司证实,在***事件之前,大约有数十枚"阿斯派德"被运送到了中国进行相关的试验。霹雳-11导弹的研制计划从1987年开始,当时计划在2000年装备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歼-8C战斗机。正如上文所述,霹雳-11的计划最终被更加先进的SD-10取代,并且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不过,在90年代末的多次国防装备展上,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多次展示了代号为FD-60的地空导弹系统,这种导弹就是由霹雳-11发展而来。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打算将这种导弹推向国际市场,不过前途如何尚难论断。
------------------------------------------------------------------------------------------------------------
PL-12(霹雳-12)



型号总师:董秉印(2000年6月去世)、樊会涛(2000.7-),副总师:梁晓庚
1990年代初,开始研制。
1999年,地面加载试验一次成功。
2003年末,科研靶试两次失败。
2004年1月,参加排故后的导弹地面发射试验,发射成功,参数正常。
2004年2月,导弹地面摸底发射试验,在空一基地进行科研靶试。
2004年初春,空中发射试验首次获得成功,紧接着,空中试验又连续3次成功。
2004年12月底,科研靶试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9月17日,以全部中靶的成绩取得了定型靶试和汇报演示、训练靶试的圆满成功。


研制过程中先后经历了颤振问题攻关46天;发射不离轨的攻关108天;数据链丢帧问题攻关62天;间隙问题攻关12天;导弹部件接衰减器问题累计攻关86天。

直径:203mm
重:197.7公斤
最大射程:80km
最大过载:38G
战斗部:离散杆式战斗部
------------------------------------------------------------------------------------------------------------
SD-10(闪电-10)



    SD-10中距空空导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目前已完成研制工作。该弹采用正常气动布局,全长3850毫米,直径203毫米,翼展674毫米,弹重180千克,最***射距离70千米,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使用过载38G,作战高度25千米,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和很好的下视下射能力。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SD-10的性能指标已达到著名的AIM-120、P-77等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水平。由于制导方式为先进的主动雷达加捷联惯导系统,SD-10具有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其高达38G的使用过载,也可保证导弹能跟踪拦截实施9G过载机动的空中目标,对F-16这类目标的不可逃逸攻击区大约为载机前方35千米~45千米范围内,与AIM-120差不多。SD-10的战斗部为高效能杆式杀伤战斗部,对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大小目标均有良好的毁伤效果。此外,SD-10的抗干扰能力很强,能有效对抗数种电子干扰形式,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电子干扰方式。专家认为,国产SD-10的性能已超越美国AIM-120A/B、俄罗斯P-77和法国“米卡”等,略逊于AIM-120C。
  SD-10的通用性很强,可以挂载于各种先进战斗机上,不久前再次试飞成功的“枭龙”战斗机就有发射SD-10的能力。
  为了提高SD-10的作战效能和用途,我国还在积极对其进行改进,首先是增大射程,预计将超过100千米;其次是使用更好的电子元器件,提高制导精度。今后还有可能把SD-10发展成地空和舰空型,装备在高机动越野车和军舰上,变成近程防空利器。

------------------------------------------------------------------------------------------------------------
TY-90(天燕-90)

    TY-90空空导弹主要配挂在武装直升机,也是世界上首种专门为武装直升机而开发的,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作战任务。
  TY-90导弹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进入角为0°-360°,迎头攻击无死角,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发射后不管。最大使用过载达20g,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Ma,在低空、超低空具有优良的近距格斗能力。
  TY-90采用激光近炸引信的连续杆战斗部,战斗部重量3kg,杀伤威力大,这种战斗部在攻击离地数米悬停的直升机时,可有效地切断悬翼叶片。其单发杀伤概率为80%。
   TY-90为鸭式气动布局,前舵采用电动驱动,控制曲线更平稳,控制精度高,后弹翼可饶弹体旋转,以保持飞行中的横滚稳定。导弹具有较大的动力射程,攻击范围为500-6000m,作战高度为0-6000m。攻击范围大。TY-90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弹长为1900mm,弹径90mm,重量只有20kg,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
   TY-90可以有效对付以AH-64、Mi-28、Ka-50/52、虎、A129等为代表的当代武装直升机,还可以有效对付低空飞行的Su-25、A-10等攻击机。和以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而来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相比,TY-90具有更远的射程、更大的作战高度和威力更大的战斗部,作战效能更高。而以战斗机用的空空弹发展的直升机用空空弹,由于体积重量大,性能不适合直升机用而停止了发展,所以说TY-90将是现在威力最大的直升机用空空导弹。TY-90还能作为地空导弹使用,应用范围广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基本数据:

重量:20千克
长度:1862毫米
直径:90毫米
有效射程:6000米
最大过载:20
最大速度:〉2.0马赫
制导精度:3米
单发杀伤概率:0.8
------------------------------------------------------------------------------------------------------------


没想到整理国产空空导弹都这么累。。。
主要是很多资料是矛盾的,不知道改相信谁的。。。
而且新的导弹由于保密的问题,网上的资料很少。
现在美国 俄罗斯 中国都做好了,暂时告一段落了^_^.

终结者

See U in the Sky

精华
5
帖子
8678
威望
5 点
积分
10611 点
种子
2 点
注册时间
2005-5-30
最后登录
2022-9-18
发表于 2006-8-12 19:45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又一强贴啊~~
看来国内的AAM都是东引西仿,如果什么时候有多几个自己国人开发的型号就好了~~

骑士

要面带微笑

精华
3
帖子
2695
威望
3 点
积分
2778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6-5-25
最后登录
2013-8-20
发表于 2006-8-12 19:51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就出去吃顿饭么,沙发就被抢了,什么世道

圣骑士

老妖归来,情人散开!

精华
1
帖子
2785
威望
2 点
积分
3244 点
种子
45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4-4-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20:28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整理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你小子少个沙发就叫。。。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1313
威望
0 点
积分
711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5-6-23
最后登录
2020-1-8
发表于 2006-8-12 20:34  ·  天津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帖子,收了。

精华
0
帖子
1623
威望
0 点
积分
1757 点
种子
7 点
注册时间
2006-6-6
最后登录
2021-2-6
发表于 2006-8-12 20:37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再佩服一次,哈哈哈哈

骑士

要面带微笑

精华
3
帖子
2695
威望
3 点
积分
2778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6-5-25
最后登录
2013-8-20
发表于 2006-8-12 20:52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etalgearsolid于2006-08-12 20:28发表的:
我整理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你小子少个沙发就叫。。。


沙发啊,***必备的啊,怎么能少捏

版主

A9 Air Force 长机

精华
6
帖子
8731
威望
8 点
积分
9808 点
种子
17 点
注册时间
2004-11-14
最后登录
2024-12-10
发表于 2006-8-12 21:53  ·  内蒙古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把国内的机载导弹都介绍一下吧~~~~

圣骑士

老妖归来,情人散开!

精华
1
帖子
2785
威望
2 点
积分
3244 点
种子
45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4-4-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22:05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蓝色心愿于2006-08-12 21:53发表的:
强帖,把国内的机载导弹都介绍一下吧~~~~


国内的机载导弹几乎都是空空导弹。。。
自己研制的好像只有C-801系列吧。。。

精华
0
帖子
834
威望
0 点
积分
1013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5-10-21
最后登录
2019-1-18
发表于 2006-8-13 08:29  ·  江西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是不是把其他国家的也整理下啦,至少欧洲导弹技术应该不差吧。

楼主辛苦,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1-23 07:06 , Processed in 0.21507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