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6300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6315 点
- 种子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05-7-27
- 最后登录
- 2013-6-23
|
发表于 2006-8-28 18:51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a39001于2006-08-28 18:18发表的:
我也是半桶水,请教二字要折煞我了,我只是普通爱好者而已,你提的问题我答不上来。不过这把刀经过12道手磨倒是可以确认的,近看地肌纹路很有质感。 地肌?几层折打,15000+或32000+机煅还是手煅?机煅3000+,手煅9000+,你的地讥纹看不出来
地讥天然就包含烧刃工续,所以不可能是12道手工磨,得是13道手磨
以下是我私藏的资料
地肌是钢材摺叠揉合过程所形成的肌理纹路,各派摺叠法不同,形成的纹路自然不同.地肌也称地肌纹.也有称为折叠地肌的.古法制刀之所以用玉刚,是由于当时的冶炼技术有限不能制成钢材,只能通过折叠锻打,并在这过程中逐步渗碳,而得到能用于制造刀身外包的钢材.由于锻打的材料不纯,加之锻打造成金属内部应力的改变,在热处理后产生不同的纹样.这才是真正的地肌,最重要的是地肌必须是锻打产生的,而不是有几种材料混和锻打才产生的!
大致区别为∶
1.板目肌∶如木板年轮,形状接近椭圆形,并非规则圆形图案,形状大者称大板目,小者称小板目。刀刃地肌大多数属板目股。
2.木目肌∶木目肌形状比板目肌小形状更圆,各轮状排列较板目规则。
3.梨子地肌∶呈现出类似梨子表皮细密点状图案状,观察不易,必需仔细端详,否则容易误判为没有地肌的机械制品。
4.征目肌∶图案如木材年轮的平行线,线条平行比直,采用这种锻法的刀工为数不多。
5.绫杉肌∶形状如蛇行征目肌,各线条平行弯曲,状似平行波浪。这种锻造法只有月山派采用故又名月山肌,月山派在古刀期及新刀期并非著名流派,至新新刀期(十九世纪)月山贞一第一代被明治天皇诏封帝室技艺员迄今月山贞一第三代可谓日本当代第一名家,虽年逾八旬仍授徒锻造。
6.松皮肌:纹路类似松树皮裂纹,古刀作者则重典型锻造则重一派刀工共同特徵,因此松皮肌又名则重肌。
7.无地肌除了刃文之外看不到锻造的肌理纹路,虽不见其纹路但做工仍经摺叠揉锻,只是摺叠方式异於其他流派而使肌理消失无形,称之「地无地铁风」这种锻法由新新刀鼻祖(十九世纪初)水心子正秀门徒池田一秀所创,因为看不到地肌所以容易被误判为工厂大量生产的模型装饰刀。无地肌之刀刃必需从刃文、刀形、中心(刀柄)等各部位综合研判才能判别是古代手工刀或是现代机械制刀,否则混淆难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