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246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251 点
- 种子
- 17 点
- 注册时间
- 2006-8-21
- 最后登录
- 2024-11-24
|
先简单介绍一下主角,Open Source Scan Converter,简称OSSC,是一个类似xRGB的视频信号转换器,输出接口为HDMI。详细信息请直接访问 https://www.videogameperfection. ... n-source-converter/
OSSC支持的接口与输入信号:
1.SCART – Supports RGBs (clean csync, cvideo sync, luma sync), RGsB, Ypbpr
2.Component video – Supports Ypbpr and RGsB signals
3.D-SUB15 (VGA) – Supports RGBHV, RGBs, RGsB, Ypbpr
支持的输入信号格式:
1.240p/288p/480i/576i 15khz
2.25Khz medium-res modes
3.480p/576p/720p/1080i 31khz
从信号类型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需求,转换后的效果也非常不错,但是这里要吐槽一下的是OSSC对显示设备的兼容性,家里大大小小电视和显示器总共有5台,但是可以完整支持OSSC所有倍线的只有一台某米的4k电视,其他电视包括电脑显示器最多只能支持到3倍线,常规只能支持到2倍线,这是令我非常不爽的,xRGB在这点占了绝对的优势。当然,这个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主要是要测试下OSSC的延迟情况(号称是无延迟)。
请出主角,这是一个好友亲手制作的OSSC,也是上半年国内第一台OSSC。使用了绿色的电路板和有机玻璃,所有ic和接插件都与原作者所用的接插件保持一致。
因为我有一台SONY HZ29 CRT电视,支持RGBHV直接输入,所以拥有OSSC后又购入了HDMI转VGA的转换器。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样纯粹是多此一举,但不就是为了那几百条扫描线吗?懂得人自然懂。
接着介绍下这次测试的显示设备,一台SONY HZ29 CRT电视,另外一台是非常老的三星46寸LCD液晶电视机。
这是这次测试用的设备和软件。OSSC的倍线都设置为2倍线。游戏硬件为MD1 VA7,软件为240p Test Suite V1.15。这是一款专门用于测试显示器的工具,支持多种主机,需要的朋友可以去该网站下载: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testsuite240p/files/
接着说下测试过程,这个过程多少会存在一些不专业性和漏洞,如表述出现错误还请见谅,目的只是供大家一个参考。
为了减少设备间的差异,我将液晶电视开启游戏模式,将MD输出的A***号一分为二,直接通过AV段子连接CRT和LCD,先对两台设备的延迟进行测试。
结果:LCD因为面板缘故,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延迟,个人认为这个延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实际原因见总结。
然后开始正式的OSSC的测试,信号通过MD输出,将一路AV直接接入至OSSC的分量G,然后再将HDMI转换为VGA,最后接入到CRT(因为将AV当做分量G信号输入,所呈现出的只能是黑白画面)。另外一路AV直连到LCD液晶电视机。
结果:和双AV输入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也就是经过OSSC转换后的视频信号,在经过HDMI转换VGA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延迟。
这组是AV接CRT, OSSC HDML直接输入至LCD液晶电视。
结果:令人有点惊讶,当LCD液晶电视通过HDMI接入信号后,居然缩小了和CRT之间的延迟差距,可以说两台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电视,在画面延迟上居然基本上保持了一致。
总结:
1.家用液晶显示设备在进行模数转换时候,因为一些电路设计,会让画面出现一定延迟,建议尽量使用数字信号,并且开启游戏模式。
2.对于OSSC的延迟,的确已经做到了很低,但是是不是真的是无延迟,还有待更多的测试,显示设备的确也是造成画面延迟的一个主要原因。
3.因为时间原因,我并没有对CRT的其他信号源(例如分量信号),LCD液晶电视的VGA信号进行比对测试,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