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28|回复: 80

[业界] 可能导致谷歌Stadia云游戏平台失败的五大原因

[复制链接]

热区VIP

世嘉铁杆

精华
0
帖子
7599
威望
0 点
积分
8195 点
种子
246 点
注册时间
2015-2-13
最后登录
2025-2-25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19:25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unny-boy 于 2019-3-31 19:44 编辑

谷歌在前阶段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他们的云游戏平台Stadia,计划2019年率先投放欧美市场。他们的目标是为玩家提供4K 60fps的超清超流畅画质体验,但这家靠搜索引擎起家的数据公司很可能会在进军游戏产业的首次尝试中失利。

可能导致谷歌Stadia云游戏平台失败的五大原因

谷歌曾通过Google+进军社交媒体市场结果运营八年后承认失败并宣布关闭,同理,他们也有可能在这次Stadia的尝试过程中马失前蹄。PC和游戏主机可能依然是大多数玩家进行游戏的最主要平台。

1.美国互联网基础设施

先从谷歌公司的根据地美国来分析一下。美国国土面积巨大,城乡差距也很大,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更是参差不齐。Stadia的基本假设就是玩家拥有高速网络条件。但问题是,美国高速网络的普及度有限,而且高速网络本身的资费也价格不菲。美国许多ISP服务商都有网络流量封顶。所以玩家虽然不需要购买高配PC或者游戏主机,但却需要持续购买高速网络服务,这笔账算起来究竟合不合适现在还很难说。而且像他们演示的《刺客信条:奥德赛》这种单机游戏,要想体验无输入延迟的最佳游戏效果,肯定还是用PC和主机最保险。而要论便携性,在飞机和火车等长途交通工具上的游戏场合中,Switch和传统掌机的地位也不可取代。所以以当下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Stadia没有太大生存空间。

2.多人游戏敢不敢有?

谷歌曾表示《毁灭战士:永恒》将会登陆Stadia平台。他们也现场展示了《毁灭战士:永恒》在Stadia上的表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多人游戏部分。事实上,我怀疑Stadia基本上不敢提供《毁灭战士》或者吃鸡类的快节奏多人FPS,因为在这些游戏中,几毫秒、几帧的差别往往决定生死。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多人FPS类型游戏中,Stadia以其先天弱势丧失了大批玩家。或许Stadia可以无障碍地提供小型独立游戏的多人模式,但独立游戏是绝对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游戏平台的。

3.如何说服开发者上船

为开发者提供便利是Stadia的宣传优势之一,开发者将作品发布到Stadia,就可以让所有支持流媒体的平台都成为自己作品的受众,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一次开发、全平台覆盖。而且由于客户端在云端,多人游戏部分将完全不必担心外挂和作弊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开发者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投入Stadia的怀抱。

才怪。对于小型开发组来说上述优势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但对于3A大作的大型开发组和发行商来说,将游戏客户端交给谷歌,就丧失了获取数据的主动权。关于Stadia云游戏的一切数据,都需要看谷歌是否选择分享。我们常常看到的大作数据里程碑信息图表,对玩家的意义可能仅仅是炫耀游戏热门程度,对开发组的意义则是观察玩家行为和偏好,从而指导今后的开发抉择。将这部分数据交给谷歌就等于交出了数据主动权,甚至可以说是交出了自身未来的选择权。大型开发商在登陆Stadia之前肯定会对此慎重考虑。

4.谷歌的失败履历

谷歌有许多成功的风险项目,但也有许多次挑战业界老大的位置而惨遭失败。比如Google Play Music败给Spotify,比如Google+败给Facebook,比如Google Space败给Skype。所以当谷歌用技术优势挑战已有市场的巨鳄的时候,往往只是一次准备好接受失败的冒险尝试,这种二等项目让人很难保持乐观。

现在谷歌面临微软、索尼、任天堂三家游戏平台竞争对手,在游戏方面基本没有经验的谷歌这次势必凶多吉少。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如果谷歌Stadia失败,谷歌彻底停止服务,那么Stadia上的玩家遭受的损失谁来承担?怎么承担?

5.Stadia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恐怕Stadia最不容忽视的缺陷就在于,它没有解决任何玩家正在遭遇的问题。或许游戏PC和主机硬件都是一笔需要玩家犹豫一番的大笔消费,但说实在的,主机硬件基本上是平本甚至亏本出售的,游戏才是真正的消费品。

Steam有常年打折喜加一,三大主机平台也都有附赠游戏的超值订阅服务,微软更是推出了Xbox游戏通行证可以畅玩一切Xbox游戏。可以说游戏花费并不是玩家要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那没有解决开支和花费问题,Stadia解决特定游戏场景的问题了吗?便携性长时间游玩比不过Switch,便携性碎片化游玩又比不过手机平台本身的手机游戏,究竟有多少人想在手机上玩3A大作?这个问题似乎也并不存在。

结论

所以谷歌虽然为玩家们提供了全新的游戏选项,也描绘了一个看似美好的未来,但他们的Stadia终究还是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谷歌可能已经为Stadia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https://www.gamecrate.com/five-r ... dia-will-fail/22523

精华
0
帖子
9407
威望
0 点
积分
10691 点
种子
7 点
注册时间
2008-10-18
最后登录
2022-12-18
发表于 2019-3-31 19:34  ·  未知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罗辑思维有一期讲过,谷歌90%的收入靠搜索引擎,但负责这业务的人员却只占据4%的员工总人数。其他的工作人员去研发其他领域。谷歌不怕失败,失败的技术也会替新的技术做技术积累。但只要某领域成功了,就是赚到了
这是大公司的气魄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态度

终结者

大都督

精华
0
帖子
9016
威望
0 点
积分
9466 点
种子
116 点
注册时间
2006-6-19
最后登录
2025-2-25
发表于 2019-3-31 19:35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这个世代   我个人觉得云不太行
即使是5G   不过很多超级VIP都特别看好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3047
威望
0 点
积分
3083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8-9-4
最后登录
2020-2-18
发表于 2019-3-31 19:36  ·  江西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就够他失败的了:我付费却不让我下载游戏。

精华
0
帖子
10662
威望
0 点
积分
10796 点
种子
232 点
注册时间
2013-11-27
最后登录
2025-2-25
发表于 2019-3-31 19:36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游戏根本就行不通,游戏对于硬件的要求太高,Stadia的模式就相当于Google给每个并发用户买了一台中高配PC,再加上高昂的宽带成本,要向玩家收多少钱才合适?收少了入不敷出,收多了玩家还不如自己买主机。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3047
威望
0 点
积分
3083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8-9-4
最后登录
2020-2-18
发表于 2019-3-31 19:38  ·  江西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这个东西吹那么先进,那应该是能给人更自由更全面的服务。
我们现在已经有云视频,云音乐了,付费后,都是可以下载的。很正常,我付费了,我当然有权下载。
云游戏是让你付费你还无权下载,这么霸道的东西我为什么要付费呢?我是脑残么?

圣骑士

流放者(禁止发言)

精华
0
帖子
3598
威望
0 点
积分
3563 点
种子
2 点
注册时间
2008-12-5
最后登录
2024-3-1
发表于 2019-3-31 19:40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是哪个业内分析师的作品呀?还是楼主原创的?真有才[s:joy]

精华
0
帖子
1
威望
0 点
积分
6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4-9-22
最后登录
2019-7-27
发表于 2019-3-31 19:41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怕没有独占专用游戏,这对平台才是致命的,现在epic和ubi想挑战steam无不从独占这里下手,没有独占的平台都已死或将死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4263
威望
0 点
积分
4324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0-11-19
最后登录
2020-10-4
发表于 2019-3-31 19:58  ·  天津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oyihao 于 2019-3-31 19:59 编辑

对我来说 1.我不想用碎片化的时间玩3A游戏 一是这样我玩不进去 二是会错失很多游戏要素
2.我不想出门还带个手柄 这一点也不便携 我宁愿带掌机也不会带手柄

精华
0
帖子
3307
威望
0 点
积分
3714 点
种子
22 点
注册时间
2011-8-7
最后登录
2019-8-1
发表于 2019-3-31 20:06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5G也别吹了,上海现在5G试点中,最终要部署1万+个基建才能真正体验到5G,而且就目前5G范围是200到300米是体验最好的,云游还在处在梦游期,再过5年也未必能普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2-26 01:04 , Processed in 0.200439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