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3943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3686 点
- 种子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07-2-2
- 最后登录
- 2010-6-18
|
发表于 2007-4-11 21:06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dogsoldier于2007-04-11 20:48发表的:
原来哲学都要一分二,我又学到了
西方哲学中的二分法、三分法和五分法
本体论”最早是以形而上学的形式存在的,其探讨变幻无常的日常生活世界背后的某种恒在的“力量”,其试图回答“宇宙是什么?”,“宇宙如何产生?”这类关于世界的本源性问题。但自从康德之后,由于认识论的崛起,“本体论”的性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原来的人围绕宇宙运转的“宇宙中心论”经康德的“哥白尼式***”之后变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为自然立法”论。所以“本体论”所关心的对象也主要地是人,其研究“人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自由的本质是什么?”这些人类日益关心的生命价值或安身立命的问题。
但是,不管本体论的性质如何发生变化,一个根本不可能变的问题是,其必须告诉人们,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或者用更日常化的语言讲就是,“世界包含些什么?,”“世界由何组成?”。而上升到哲学的意义上即是,该如何分析、解释世界的本质内容?或如何去剖析、分割这个世界的内在本质?我们最好通过历史的回顾来讨论这一哲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笔者认为,西方哲学的历史基本上说是一场“分割世界”的历史,在康德之前,主要是二分法,罗素写道:
“各个时期的希腊哲学都表明了受到许多二元论的影响,它们一直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成为希腊哲学家写作或辩论的主题。它们里面最基本的是“真”与“伪”的区分问题。与此紧密联系的希腊思想是善与恶,***与抗衡的二元对立。接着是迄今还争论不休的表象与实体二元论。同时还有精神与物质,自由与必然的问题。进一步是宇宙问题,涉及万物是“一”还是“多”,是单纯还是复合。最后是混乱与秩序,以及无际与有限的二元论[1]”。
但西方哲学中一直没有过东方哲学中的“阴阳”范畴,因为“真伪”划分从本质上是不同于“阴阳”划分的,笔者认为后者的立足点高于前者。到康德的时代,世界被分割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黑格尔则提出了著名的“正→反→合”的三分法。这种三分法至今为止仍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哲学的发展。
西方哲学中的五分法似乎正在形成之中,这主要开始于以弗洛伊德为先驱的精神分析学对哲学的深刻影响,而这也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必然发展,因为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思想的哲学线索直接来自于叔本华和尼采[2],这条清晰的线索可表示为“康德→叔本华→ 尼采→弗洛伊德”。 事实上,康德的三分法中设定的物自体”的不可知性今天看来实际上就是“无意识”的一种比喻式说明。另外在谢林那里“无意识”表现为一种神秘的“宇宙精神”,在黑格尔对“潜在”与“显现”的论述中则有非常清晰的“无意识”概念。
费希特认为,康德的“物自体”是一种多余,从而完全走入主观唯心***,摒除了康德哲学中仅有的唯物***成份。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费希特的作法是不很妥当的,谢林、黑格尔及******早期创立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否弃了这种主观唯心***。谢林、黑格尔的立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繁荣已证明是无立足之处的,一种唯物***的立场现在看来已必不可少,我们暂且不论证历史唯物论的正确性,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自体”的唯物论成份上。
笔者认为,正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才是西方哲学走向五分法的最关键线索,并且在更深入的研究中将发现其在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康德哲学中实际上出现过两座“桥梁”,二者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连结“现象界”与“物自体”。一条是由《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感性→知性→理性”或“理性→知性→感性[3]”,另一条是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审美判断力”。而实际上康德认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现象界”与“物自体”是不可沟通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亦是不可能由“物自体”通向“现象界”,“此岸”与“彼岸”是永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所以最后,康德认为,只有在一种“审美判断”中,“现象界”才能与“物自体”发生真正的联系,在这种“审美判断”中,“审美对象”是感性的但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却没有概念,或者说,这种判断力趋向感性但又有某种知性的普遍性,趋向理性却无理性或知性的概念(康德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清晰地对理性和知性加以严格区分,这是其哲学中一个很大的缺陷)。
显然,如果我们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作一个全面的综合,将会发现,康德哲学大厦的真实情况并非今天人们仍坚信的单纯“感性→知性→理性”或“理性→知性→感性”,也不是简单的“理论理性←→审美判断力←→实践理性”。造成这些观念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常常将康德哲学简化为图1所示的一个认识论模式:
感性→知性→理性
图 1
而完全忽视了图 2的实践理性模式:
理性→知性→感性
图 2
以及误认为判断力批判模式就是图 3所示:
感性←→判断力←→理性(或知性)
图 3
如果将图 1、图 2、图 3、作一个合乎康德哲学内在必然性的综合,则至少可以有图4、图5两种综合模式,其中图 5是会常常被人忽视掉的,而只承认图4这一合乎今天人们习惯的模式。
感性──→知性──→ 理性
↑ │
└─── 判断力 ──←┘
图 4
感性←──知性←── 理性
│ ↑
└──→ 判断力──→┘
图 5
显然可以将图4与图5作进一步的合并,有图6模式。
图 6
但若依《判断力批判》将“判断力”作进一步展开,则有两种性质的“美”的区分,即美和崇高(壮美)。“美”更多地趋向感性,“崇高”则更趋向理性。所以图6实际上可详细表示为图 7模式,这才是将康德哲学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对待时所呈现的大厦图景。这是被人们忽视得太久的一个重要事实。
图 7
我必须在这里特别指出造成哲学史之所以发生如此事件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一种“平直的时空观”一直主宰了几千年来的哲学家思维,在这种“平直时空观”里,任何两个事物间的联系都只能由一座“桥梁”来完成,而不是两座或更多。我们必将弯曲时空观引入到哲学思维中来,此可称为哲学界的“爱因斯坦式***”。
“平直时空观”也是导致今天人们仍保留着古老的精神与物质的争论,导致了人们将世界划分为呆板的“无意识─意识─物质”的模式的终极原因。哲学界的“弯曲时空观”时代已经开始。
显然,康德的思想里,“感性”与“理性”之间只可能架起一座桥梁,而实际上在一个弯曲空间中(如球面上)是存在着明显的两座桥梁,这另一条正是由弗洛伊德透彻论证了的“无意识”世界,用康德的话讲是一个具有某种“共通感”的世界,正是在这种“共通感”中,审美主体才真正地能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结合在一起,“物自体”的可把握性才有“此岸”意义。
关于这种“共通感”的世界,雅克.马利坦在《艺术和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一书中引入了“智性的前意识生命”、“诗性认识”、“实践智性”等概念[4],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从康德开始的“感性→知性→理性”的西方哲学的发展,是由三分法向五分法的过渡。
雅克·马利坦是当今西方世界极有影响而又极有势力的哲学流派“新托马斯***”的理论家和领袖人物。其生活中显然更多地关心***的问题,因而其所关心的艺术问题相当于康德的“审美判断”中“崇高”与“理性”的“桥梁”问题。
关于“审美判断”中“美”与“感性”的“桥梁”问题,笔者在两位物理学家的著作中找到了一份满意的答案,在这本书中,作者已清晰地将世界作了“五分法”的剖析。由此不难看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更深哲学意义远没有挖掘出来,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可能成为未来哲学的一个最活跃领域,因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可能是解决科学、艺术、***的内在冲突的根本出路。
美国 L·勒赛和 H·马格瑙在合著的《爱因斯坦空间与梵高的天空》一书中将世界划分为如下五种[5],事实将会证明这种划分至少在现时代下是科学的,全面的:
1. 官感实在:上下界以仪器能力限度为准,即“视触实在”或“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或“现象界”;
2. 事物小到连理论上都无法看到或触到的实在,即“微观世界”;
3. 事物大到或快到即使从理论上也无法看到或触到的实在,即“宏观世界”;
4. 生命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即高于反射水平的行为单位,即生命体觅食、避害、求偶等;
5. 人类的内体验实在。
表面上看,这种五分法与图 7模式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可以相比较的,但是若我们抽去所有非本质的与哲学无关的内容,则将会有图8所示的清晰确切的一一对映关系:
1 → 知性
2 → 美的
3 → 崇高的
4 → 感性
5 → 理性
图 8
“2 → 美的”与“3 → 崇高的”是令人难以把捉的。这是因为,在《判断力批判》中, “美的”只是一种“无量的质”,故“很小”而为“微观世界”;同样,“崇高”是一种“无质的量”,故“很大”而为“宏观世界”。“康德认为,如果说,‘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运动,产生比较平静安宁的审美感受,‘质’的因素更被注意。‘崇高’则是想象力与理性的相互斗争,产生比较激动强烈的审美感受,‘量’的因素更为显著。”[6]
图 8的对应关系或许能从哲学方面启示当代物理学的某种发展方向,因为到目前为止的理论物理学仍很少关心“质”的问题,仍然是一种“量”的物理学[7]。而另一方面,图8也向人们展示了现代人文科学向自然科学寻找某种根基的可能性。这将坚实有力地提醒人们,决不能再忽视《判断力批判》这本书中大量合理的内容了。在未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寻求统一的道路上,在西方哲学由“三分法”走向“五分法”的道路上,《判断力批判》将为人们提供大量无价的启示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