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5|回复: 1

[转载]TGFC资深作者尼莫船长:全世界游戏媒体的实情和趋势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6782
威望
0 点
积分
7285 点
种子
542 点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24-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22:07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依克西昂 于 2020-6-24 21:01 编辑

https://club.tgfcer.com/viewthre ... p;extra=&page=1

要不要在这种档口写这样的帖子,昨天我其实是犹豫的,但是今天看到各种三脚猫都跳出来蹭热度了,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有一些内容我之前这些年零零散散说过,所以可能就不会重复提了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欧美游戏媒体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官方杂志(Nintendo Power)和民间跨平台杂志(EGM)都诞生于80年代后期。其中EGM培养了几波老编辑到现在还是一流的记者,先后辗转于多个杂志和网站,所以他们在游戏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至于Nintendo Power一开始的性质其实接近于半个儿童画报,排版比同期其他游戏杂志精美的多,但并不完全符合核心玩家的需求。当然NOA有一个优势是可以要求部分第三方游戏把独家报道权也给自己,这样就导致任天堂在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Nintendo Power也是一家独大,直到MD抢占了一部分市场后这个局面才被打破

早期还有个值得一提的是和EGM做直接竞争的Gamepro,虽然论培养编辑差一截,但生命力也很是顽强,找漫画家给编辑画形象,编辑换人形象沿用,这个玩法是不是Gamepro发明的我不清楚,但确实Gamepro很早就有这个规定

日本游戏界当年正规化比欧美早几年,但杂志这块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FAMI通一开始其实只是个小角色,FC早期最大的杂志是和任天堂有官方合作的FC Magazine,但是后者的的发行量是远不如Nintendo Power的,这就给了FAMI通后来居上的理由。

滨村当时有个特殊策略,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写业评,而不是单纯厂商给你什么你就要什么,同时尽量在私人层面和开发者搞好关系,这样也能弄到情报。实际上直到现在他也是这么干的。

虽然确实日本那边在90年代就传出“一分40万”的说法,但滨村说没有金钱买分,我个人还是相信的,不是说没有背后交易,而是这背后交易建立在人情而不是金钱之上,多拿点访谈的价值当然比40万日元要高。如果你仔细看过一些与滨村私交好的制作人或导演的回忆录,你会发现这个“好”已经到了一个离谱的程度,比如当时广井王子想着樱大战要不要取消开发,然后就把独家消息给了滨村,让滨村定夺233

实际上FAMI从来就没形成过杂志或媒体在日本的垄断,电击系在合并前一直是竞争对手,合并后运行也是相对独立的,至于小卖店按着FAMI通评分进货确有其事,但也不是所有店铺都这么干。

当然谈到这个万恶之源的话,FAMI通的评分确实越到后期注水越严重,但也不是说早期就没有问题,我以前经常说的铁拳3就是个例子。早期三大满分游戏中,时之笛和刀魂是得到全世界认同的,但放浪虽然是好游戏却还没达到这个高度。

我认为日本游戏杂志真正的原罪还不是评分,而是90年代开始日系特有的制作人制度搞起来之后的批量历史造假,这个也不是FAMI特有的,所有日本媒体都在干,当时国内主机杂志基本是翻译日本,也就成了连带受害者。当然这事罪魁倒不是滨村,而是平林久和,三上当年跑到他的节目上发飙,嘴上喷的是PS2,但实际上是想要平林难堪。

这个批量历史造假基本上导致日本早年的很多游戏历史现在都需要重写,至于造假是怎么被发现的,和***的诞生有很大关系。游戏界老人开了自己的推,可以随便发言了,当年的很多造假也就被戳穿了。

当然说真话的日本杂志在当年就是有的,游戏批评就是,严格意义上讲,比起真话更像是歪打正着的疯话,或者盛世危言。有些人是实名在上面投稿的,比如饭野胖子,还有些用的是笔名,外人搞不清楚具体是谁,但一看就知道肯定也是个重量级角色,因为那明显是个“内环”作者。

欧美那边虽然有制作人,但并没有日本那种大部分公司几乎一个模子套过去的结构,欧美的大部分制作人是要承担更多实际开发工作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高级HR或者PR,所以欧美的历史造假也许有,但绝对不是日本早年那种批量而系统性的,资料是相对透明公开的,也不会出现有了***历史就被重写的情况。

至于欧美的幕后交易,当然是有的,而且很早就有了,但处理的没那么死板,比如一个发行商要发行一堆游戏,他们给你送测,你给某个游戏打低分,发行商会感到不悦,但一般不会让你把分数改掉,而是要求你去多碰碰他们发行的其他游戏,在前瞻说点好话,或者做个大篇幅攻略。

当然上面说的是早期,后期那些处境不妙的发行商会变得越来越暴躁,老主编要是顶得住倒没问题,新主编顶不住就有了Gamespot的评分门事件,但值得一提的是,事主在成立Giant Bomb之前,表示无数同行给他打电话要求采访他,但没一个人给他提供新工作,这帮狗仔甚至还半夜3点打到他父母家里。说白了,这不是追求正义,这就是一群豺狼在争抢人血馒头。

评分门事件的Eidos属于活干的很糙的那种,为了一个二流作品拿广告费做要挟,最后自取灭亡被收购。“比较精致”的起点则是Halo 2搞的那种统一豪华试玩会,当初Bungie搞这个主要是为了守住神风烈士的秘密,后来这种活动就成了很多3A评测的标准流程。中间不涉及直接的金钱交易,但既然厂商在会议上给你伺候好了,编辑一般也不好意思打太低的分。再继续进化就是R星那种狗仔队式的PR,分析每个网站谁最有可能评测GTA,然后人肉这个人的爱好,去投其所好。

不过总的来说这种交易只涉及小礼品,无关金钱,如果真的直接用现金交易的话,那厂商连“评测不能剧透A,希望强调特色B”的发布规范都不需要写了,直接给你一份现成的PR稿,你原封不动转发,名字改成自己就行了。实际上在00年代美国依然存在一些根本不怎么玩游戏就写评测的小杂志,发行量不高还能活下去,原因也就在这里,当然这也就是纸媒时代,放到网上人人都能看到早被喷死了。

欧美和日本早期很多有影响力的网站是和游戏杂志有合作的,现在这层关系也没彻底断,像前一阵子电击PS停刊了,但是网站还在继续运营,编辑部还是那些人。电击和FAMI通的网站,也是日本的主要游戏门户之一,当然论更新量是比不过4gamer的。

欧美那边官方杂志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的三大厂官方杂志只是民间出版社买来的名头,实际运营和官方没关系,所以OXM死前最后一期的Rebio 3闹出大乌龙,OPM还没死但最近乌龙不断。以杂志来看Future集团的未来是非常暗淡的,一本接一本的倒闭,但是他的网站比如PC Gamer和Gamesradar办的都不错,所以还不算山穷水尽。

至于Edge,早年我看这本主要是因为有独家访谈,但我在2015年之后不看了的原因有二,一是独家访谈越来越少,偶尔来几篇还是PR bullshit,二是他一边装逼一边还要恰饭。比如雨天俱乐部给了个低分,然后评历史百强游戏又上榜了,他自己挑不出100个更好的游戏么?当然不是,这就是他们恰饭的一种策略。先给索尼一棒子,然后再管索尼要好处。

实际上这种先给个棒子再要钱的玩法,国内媒体也不是没有过(当然针对的不是三大厂),问题是别人恰饭的时候起码一眼就能看出是恰了,你Edge把恰饭和观点输出混合到一块,说这是软广吧,做软广的也不止你一家,但你还***要装逼,对不起,我没心情陪你们这群已经没有干货成天只会输出垃圾的小丑。

这就是Edge为什么评分飘忽不定没有一个标准的原因,评分成了他们手里挥舞的一个大棒,时不时喊打喊杀。当然欧美其他媒体如果飘忽了,原因倒不是这个,而是整个编辑培训体系,从上到下的崩坏。

有人说“你光看一个国外网站没用,要看是不是同一个编辑打分”,这句话不是没有理由,但暴露的就是整个编辑部的崩坏。一个网站,不同编辑可以有不同的爱好,但主编需要分配哪个游戏给最擅长这个类型的编辑,不同编辑口味不一样的时候,为了维护网站整体的标准,去对评分进行调解。

我可以说国内一些(但不敢说所有)网站的编辑和主编都是有这个意识的,但国外很多大站已经没有了,原因就是主编自己也是个***,压不住场子,出来一个游戏经常是全编辑部都没有懂行的,而下面的普通编辑也不听,甚至挂着编辑的身份跑到推上和吃瓜群众日夜开片,Gamespot和IGN那两个写剑盾评测的编辑,就是这样的。我认为这两家写的评测正文客观内容上没问题,就算反对也只是主观上的反对,但你亲自下场对线开片去反对群众的主观看法,而且直接把反对观点扣个巨婴帽子,标榜自己才是成熟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觉得这比评测抄袭或者屡屡乌龙更要命,因为这是人为在制造编辑和玩家之间的对立,认为编辑和玩家是两个物种,觉得当了编辑说话就必然比玩家更有权利,“我是真正的玩家,你只是心理不成熟的巨婴”。再说直接点就是“大家都是生而平等,但我当了编辑就比你们更平等”。明明就是一个“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简单问题,打上编辑身份之后就拧巴成这样,说完这种骚话最后自然要迎接人民战争的口水海洋。说的直接点,这种人要是不当编辑蹭热度,鬼知道她们写了啥。

当然我没傻到跟某些人一样看到年轻普通编辑***成群,就觉得欧美年轻游戏作者全完蛋了。实际***管现在的主力干货视频作者年龄并不大,去掉noclip那种老网站跳槽出来的老编辑,剩下的新人很多甚至是25—28岁这个区间。这些人是很有能力的,但就是因为有能力他们才选择***管单干,远离各大编辑部那群渣滓。最初干这个不见得有稳定靠谱的收入,但是Patreon成熟了以后,收入就不是问题了。

这其实也是该模式在国内无法直接复制的原因,因为你管+Patreon这个组合是比较透明的,而国内什么视频网站都不透明。所以国外可以说大部分干货已经从文字转移到了视频,但国内的视频和播客99%都比不过文字,是一群寄生虫。

当然有些人看到25—28岁这个年龄就不服了,觉得这个年龄没资格对游戏界侃侃而谈。首先人家谈的主要是人家从小玩过的,比如谈HALO和COD远比谈DOOM的多,其次就算是谈人家没出生的历史,你真的觉得自己就比他们懂得多么?国内在包机房玩了一堆RPG,就敢说自己真的懂SFC?最近才出土的史料,你当年就看过了?所以哪一年出生,小时候玩了什么,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补游戏,补资料,补历史。

研究历史比新作更有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界的PR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把规矩定好了。你能采访某个人,或者去参加试玩会,那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手资料。拿格斗游戏做例子,什么时间能公布到某个角色,都是PR定好的,时间没到一个多余的字人家都不会告诉你。我拿格斗游戏举例子只是因为这个最直观,但其他游戏都一样,只要你想拆成几块,那一定是能拆的。试玩么,一堆人在一起试玩某个版本,这也很难说是第一手。

当然,有人会说,我亲自访谈,我亲自试玩,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感受,当然是第一手。第一点很好反驳,PR已经钉死了你这个时间能解锁的情报阶段,你问再多也问不出多余的东西,对面的回复基本上就是给其他家说过无数次的车轱辘话,跑到你这边来再说一遍。至于第二点么,原则上没问题,但实际上是有些人玩游戏前并没有做好功课,看他亲自试玩写个不明不白的东西,还不如看明白人写的试玩报告,你看完了,你没玩,但你知道的有效信息也许比他亲自玩过的还多。

新作能拿到第一手重头前瞻的,日本现在基本就是FAMI通之类(当然JUMP那种漫画杂志有时候也能拿到),欧美则主要是Game Informer,其中Game Informer会把编辑派往世界各地的工作室提前试玩,这些是真正的,当时只有他们能玩到,其他人都不能的,第一手资料。

Game Informer这个杂志能活下来,因为他是个异类,他的靠山就是Gamestop,最初是超市的小册子,后来变成杂志也囊括在了年费赠品中。但是Gamestop现在江河日下,Game Informer也经历了裁员,虽然不像Future的几家杂志那样看着就要死了,但也不怎么好过。而且那种一手前瞻,真正看全文的人是少数。FAMI通每次正式出刊之前都有日本人写速报,Game Infomer也一样,。所以Game Infomrer最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网站的建设。

话说回来,国内就得不到真正的第一手解锁的机会了么?还是有的,CHINAJOY和港台游戏展,一些厂商会专门设一个情报解锁点,就像给E3或科隆设解锁那样,专门在国内公布一些新情报,但这么做的厂商比较少。

面对这个困境其实欧美厂商也想过处理方式,除了更多报道怀旧历史之外,有一些网站选择在游戏发售半个月后进行新的采访,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开发者什么都能说,但起码自由度比发售前的任何时候都高得多,这时候采访出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干货,而不是PR bullshit。但是国内很多网站没有这传统,发售了就认为热点过去了,不管了,能采访也不采访了。

话说回来,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你管的年轻生力军,很多人是基本不做采访的,就当轮椅侦探,从杂志和网站上挖东西,但就是这样才能从蛛丝马迹中挖出真相,因为游戏PR管理越来越严格,你指望对面说真话越来越难,只能通过前后套话的矛盾分析出开发中的变更。强如Geoff者,后期都把游戏开发过程写成了乏味的赞歌,最后甚至承认写真话容易得罪厂商,休笔了6年,当然他跟Gaben关系还是不错的,可是Alyx那篇长文也是鸽到现在连个毛都没看到,鬼知道是怎么回事。

国内有些读者对于这个问题有点过敏了,实际上哪怕是长时间更新新闻的Gamespot或者IGN,也是和其他家之间转载这个转载那个的,跟套娃一样。你非要什么都不能转载,那基本就等于纯胡编了,因为国外现在都很少有一手消息,国内更少。当然国内确实是有一堆人就是纯胡编。说国外不转载东西纯原创,那恐怕不只是云玩家,连新闻都是从国内面目全非的四道贩子“云”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几百年前就讨论过,我也懒得废话,直接摘抄过来算了:

【十三世纪方济各会神学家波纳文图拉(Bonaventura)的一段评注中关于四种书籍制造者的划分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有四种制作书籍的方法。有时是一个人不增不改地誊抄别人的字,他只能叫作’誊抄工’。有时一个人把别人的片断汇编在一起,他就叫作编者。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主要还是别人的……他只是个评注家。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是用别人的字来作为论据,他就应该被称为作者。”】

来源:读书杂志
原标题:《读书》新刊 包慧怡:中世纪“护书诅咒”与乔叟的誊抄工
https://tech.sina.cn/2020-03-24/detail-iimxxsth1393974.d.html

我可以说上面提到的那些你管年轻生力军很多人压根就没做过采访,但他们会深入调查已有的史料,然后把史料当成论据的一部分,而不是直接的结论。如果直接一句话“都是复制别人的”就把这些轮椅侦探都一杆子打死,那天天接受车轱辘话采访就不是复制别人了?人家的复制起码还比PR bullshit的价值高出千倍万倍不止呢。

我一直觉得在这方面国内PC玩家比主机玩家清醒的多,因为PC杂志初期就能采访到厂商,包括国外游戏在国内的代理商,甚至出国采访工作室,而主机杂志在这方面起步很晚,比PC杂志晚了至少五年。所以国内的PC玩家从很早就明白所谓的直接采访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一堆主机玩家到现在都拎不清这么简单的问题。

至于你们最想问的恰饭,国外很少出现“我给了厂商低分,厂商下次不送测”的问题,就算有,那也是一个大字报直接把厂商的拒绝行为挂墙头上,而且是当场就挂,不会等的。厂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觉得棘手,一般的措施就是规定评分在游戏发售后才放出,甚至干脆所有媒体都不提前送测,当然你这么干的话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游戏连地雷都不算了,已经成了定时炸弹,发售日就是引爆时间。所以稍微聪明点的厂商会采取分批发放策略,先给相对听话的解锁,不怎么听话的晚点解锁或送测,但这么干也有难度,被爆出来也要大字报挂墙头的。

上面说的是国外的门户网站,不要以为自媒体就没交易,华纳当年暗影魔多就被爆出来跟你管作者的交易,某些方面操纵的比门户网站露骨多了。

当然国外游戏媒体虽然平均分比电影媒体更贴近群众,但非要论什么骨气,那反而是差一截了。举个例子,某家报纸报道乐园丑闻,达斯米奇取消了这家报纸的雷神3试映会资格,导致几十家媒体集体抵制雷神3,最后还是恢复了资格。你会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欧美游戏界么?反正目前为止我没看到,工贼遍地。

说到国内,我可以确定的是三大厂不会给评测者送钱,最多就是(给编辑部)送主机送电视,虽说一个电视也不便宜了。但以主机为主的网站也会争取赞助,只不过直接的赞助金来源于国内公司,甚至是国内PC游戏,而不是那御三家。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只要是当成工作而不是业余爱好,那100%都需要赞助,只是谁都拿不到御三家的钱。

谁要是嚷嚷着“三大厂不给我们送测是因为我们高风亮节”,那就不用听这种***,因为他还要靠恰国内厂商活着。除非他既不是媒体,也不是自媒体,连公共平台帐号都不运营,甚至都稿费没有,就跑到小地方发俩帖子出口气,那确实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上面这句话不是针对一两家,是好几家,欢迎对号入座,但不要只对号一两个就是了。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个游戏媒体的所有职能里,评测是我看得最轻的一个,尤其是现在这种PR控制解锁时间,哗啦哗啦一堆人一起发的情况,堪比角斗场扔进一群白膀子互殴。有意思么?我觉得是没什么意思,甚至都赚不到多少点击量,真的有也是进来喷你的。

无论是一家媒体,还是一位个人,把某种提前时间的解锁特权,当成自己的一个莫大资本去展示,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展示完了,时间一到,人人都能玩,你后续跟进做的很差或者根本没有,那在群众眼里确实就跟个贼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是否尊重一家媒体也不是看他们打多少分,正文评语写的如何,而是游戏文化他们做了多少,有没有弄发售后访谈跟进,有没有深度挖掘历史,如果有,那么即使给出的评分或评语和我的观点相悖,那我也会尊重这家媒体,反之则不然。因为靠提前送测获得的提前评分本质上也是主观评价,Opinion is like an asshole. Everybody has one.You just don't have to show it.

那什么不是主观评价?你挖出历史痕迹,挖出可信的资料,即使不是你亲自写的,那也是客观的证据。或者你不去旁征博引也行,就自己写评论,新老游戏都行,但别闹出客观层面的低级错误,否则别人怎么正眼看你。什么叫主观什么是客观?一个游戏你说好玩,他说不好玩,这是主观评价。但游戏最高能升到100级,你说只有50级,这就是客观错误了,无论好不好玩100级都是有的。

当然我强调把正文和评分分开,是因为经常会出现那种正文表扬了一通,评分却不高,或者正好反之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恰饭,有时候只是评测者的标准如此,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我来说正文比评分重要,更别提很多媒体现在干脆就没评分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写深入历史国内是远不如国外,但是写评测这块,国内网站平均文笔水平(表达能力,不见得是实际内容)还比国外好不少。我不能单纯把这个归结成编辑的素质更高,而是国外常年的评测文风有问题,文字太绕,注水太严重,捞干了没几句有用的,难怪越来越多媒体直接在下面列优缺点,玩家也直奔优缺点,废话实在太多了。当然上面说的是国外网站的问题,你管视频作者倒基本上没这个毛病。

求败者

PSN/XLIVE:aamatrixboy

精华
0
帖子
22094
威望
1 点
积分
23061 点
种子
503 点
注册时间
2010-10-15
最后登录
2024-4-24
发表于 2020-6-23 22:12  ·  未知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很久没去这个tgfc了原因就不说了[s:doge][s:doge][s:doge]

精华
0
帖子
6782
威望
0 点
积分
7285 点
种子
542 点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24-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22:16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些人看到25—28岁这个年龄就不服了,觉得这个年龄没资格对游戏界侃侃而谈。首先人家谈的主要是人家从小玩过的,比如谈HALO和COD远比谈DOOM的多,其次就算是谈人家没出生的历史,你真的觉得自己就比他们懂得多么?国内在包机房玩了一堆RPG,就敢说自己真的懂SFC?最近才出土的史料,你当年就看过了?所以哪一年出生,小时候玩了什么,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补游戏,补资料,补历史。

研究历史比新作更有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界的PR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把规矩定好了。你能采访某个人,或者去参加试玩会,那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手资料。拿格斗游戏做例子,什么时间能公布到某个角色,都是PR定好的,时间没到一个多余的字人家都不会告诉你。我拿格斗游戏举例子只是因为这个最直观,但其他游戏都一样,只要你想拆成几块,那一定是能拆的。试玩么,一堆人在一起试玩某个版本,这也很难说是第一手。

当然,有人会说,我亲自访谈,我亲自试玩,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感受,当然是第一手。第一点很好反驳,PR已经钉死了你这个时间能解锁的情报阶段,你问再多也问不出多余的东西,对面的回复基本上就是给其他家说过无数次的车轱辘话,跑到你这边来再说一遍。至于第二点么,原则上没问题,但实际上是有些人玩游戏前并没有做好功课,看他亲自试玩写个不明不白的东西,还不如看明白人写的试玩报告,你看完了,你没玩,但你知道的有效信息也许比他亲自玩过的还多。

新作能拿到第一手重头前瞻的,日本现在基本就是FAMI通之类(当然JUMP那种漫画杂志有时候也能拿到),欧美则主要是Game Informer,其中Game Informer会把编辑派往世界各地的工作室提前试玩,这些是真正的,当时只有他们能玩到,其他人都不能的,第一手资料。

Game Informer这个杂志能活下来,因为他是个异类,他的靠山就是Gamestop,最初是超市的小册子,后来变成杂志也囊括在了年费赠品中。但是Gamestop现在江河日下,Game Informer也经历了裁员,虽然不像Future的几家杂志那样看着就要死了,但也不怎么好过。而且那种一手前瞻,真正看全文的人是少数。FAMI通每次正式出刊之前都有日本人写速报,Game Infomer也一样,。所以Game Infomrer最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网站的建设。

话说回来,国内就得不到真正的第一手解锁的机会了么?还是有的,CHINAJOY和港台游戏展,一些厂商会专门设一个情报解锁点,就像给E3或科隆设解锁那样,专门在国内公布一些新情报,但这么做的厂商比较少。

面对这个困境其实欧美厂商也想过处理方式,除了更多报道怀旧历史之外,有一些网站选择在游戏发售半个月后进行新的采访,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开发者什么都能说,但起码自由度比发售前的任何时候都高得多,这时候采访出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干货,而不是PR bullshit。但是国内很多网站没有这传统,发售了就认为热点过去了,不管了,能采访也不采访了。

话说回来,我前面提到的那些YOU//TU//BE的年轻生力军,很多人是基本不做采访的,就当轮椅侦探,从杂志和网站上挖东西,但就是这样才能从蛛丝马迹中挖出真相,因为游戏PR管理越来越严格,你指望对面说真话越来越难,只能通过前后套话的矛盾分析出开发中的变更。强如Geoff者,后期都把游戏开发过程写成了乏味的赞歌,最后甚至承认写真话容易得罪厂商,休笔了6年,当然他跟Gaben关系还是不错的,可是Alyx那篇长文也是鸽到现在连个毛都没看到,鬼知道是怎么回事。

国内有些读者对于这个问题有点过敏了,实际上哪怕是长时间更新新闻的Gamespot或者IGN,也是和其他家之间转载这个转载那个的,跟套娃一样。你非要什么都不能转载,那基本就等于纯胡编了,因为国外现在都很少有一手消息,国内更少。当然国内确实是有一堆人就是纯胡编。说国外不转载东西纯原创,那恐怕不只是云玩家,连新闻都是从国内面目全非的四道贩子“云”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几百年前就讨论过,我也懒得废话,直接摘抄过来算了:

【十三世纪方济各会神学家波纳文图拉(Bonaventura)的一段评注中关于四种书籍制造者的划分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有四种制作书籍的方法。有时是一个人不增不改地誊抄别人的字,他只能叫作’誊抄工’。有时一个人把别人的片断汇编在一起,他就叫作编者。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主要还是别人的……他只是个评注家。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是用别人的字来作为论据,他就应该被称为作者。”】

来源:读书杂志
原标题:《读书》新刊 包慧怡:中世纪“护书诅咒”与乔叟的誊抄工
https://tech.sina.cn/2020-03-24/detail-iimxxsth1393974.d.html

我可以说上面提到的那些YOU//TU//BE年轻生力军很多人压根就没做过采访,但他们会深入调查已有的史料,然后把史料当成论据的一部分,而不是直接的结论。如果直接一句话“都是复制别人的”就把这些轮椅侦探都一杆子打死,那天天接受车轱辘话采访就不是复制别人了?人家的复制起码还比PR bullshit的价值高出千倍万倍不止呢。

我一直觉得在这方面国内PC玩家比主机玩家清醒的多,因为PC杂志初期就能采访到厂商,包括国外游戏在国内的代理商,甚至出国采访工作室,而主机杂志在这方面起步很晚,比PC杂志晚了至少五年。所以国内的PC玩家从很早就明白所谓的直接采访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一堆主机玩家到现在都拎不清这么简单的问题。

至于你们最想问的吸取好处,国外很少出现“我给了厂商低分,厂商下次不送测”的问题,就算有,那也是一个大字报直接把厂商的拒绝行为挂墙头上,而且是当场就挂,不会等的。厂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觉得棘手,一般的措施就是规定评分在游戏发售后才放出,甚至干脆所有媒体都不提前送测,当然你这么干的话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游戏连地雷都不算了,已经成了定时炸弹,发售日就是引爆时间。所以稍微聪明点的厂商会采取分批发放策略,先给相对听话的解锁,不怎么听话的晚点解锁或送测,但这么干也有难度,被爆出来也要大字报挂墙头的。

上面说的是国外的门户网站,不要以为自媒体就没交易,华纳当年暗影魔多就被爆出来跟你管作者的交易,某些方面操纵的比门户网站露骨多了。

当然国外游戏媒体虽然平均分比电影媒体更贴近群众,但非要论什么骨气,那反而是差一截了。举个例子,某家报纸报道乐园丑闻,达斯米奇取消了这家报纸的雷神3试映会资格,导致几十家媒体集体抵制雷神3,最后还是恢复了资格。你会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欧美游戏界么?反正目前为止我没看到,工贼遍地。

说到国内,我可以确定的是御三家不会给评测员送钱,最多就是(给编辑部)送主机送电视,虽说一个电视也不便宜了。但以主机为主的网站为了谋生也会吸金的,只不过合作对象是国内公司,甚至是国内PC游戏,而不是御三家。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只要是当成工作而不是业余爱好,那100%都要恰饭,只是谁都恰不到三大厂的钱。

谁要是嚷嚷着“御三家不给我们送测是因为我们高风亮节”,那就不用听这种***,因为他还要靠恰国内厂商活着。除非他既不是媒体,也不是自媒体,连公共平台帐号都不运营,甚至都稿费没有,就跑到小地方发俩帖子出口气,那确实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上面这句话不是针对一两家,是好几家,欢迎对号入座,但不要只对号一两个就是了。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个游戏媒体的所有职能里,评测是我看得最轻的一个,尤其是现在这种PR控制解锁时间,哗啦哗啦一堆人一起发的情况,堪比角斗场扔进一群白膀子互殴。有意思么?我觉得是没什么意思,甚至都赚不到多少点击量,真的有也是进来喷你的。

无论是一家媒体,还是一位个人,把某种提前时间的解锁特权,当成自己的一个莫大资本去展示,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展示完了,时间一到,人人都能玩,你后续跟进做的很差或者根本没有,那在群众眼里确实就跟个贼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是否尊重一家媒体也不是看他们打多少分,正文评语写的如何,而是游戏文化他们做了多少,有没有弄发售后访谈跟进,有没有深度挖掘历史,如果有,那么即使给出的评分或评语和我的观点相悖,那我也会尊重这家媒体,反之则不然。因为靠提前送测获得的提前评分本质上也是主观评价,Opinion is like an asshole. Everybody has one.You just don't have to show it.

那什么不是主观评价?你挖出历史痕迹,挖出可信的资料,即使不是你亲自写的,那也是客观的证据。或者你不去旁征博引也行,就自己写评论,新老游戏都行,但别闹出客观层面的低级错误,否则别人怎么正眼看你。什么叫主观什么是客观?一个游戏你说好玩,他说不好玩,这是主观评价。但游戏最高能升到100级,你说只有50级,这就是客观错误了,无论好不好玩100级都是有的。

当然我强调把正文和评分分开,是因为经常会出现那种正文表扬了一通,评分却不高,或者正好反之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恰饭,有时候只是评测者的标准如此,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我来说正文比评分重要,更别提很多媒体现在干脆就没评分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写深入历史国内是远不如国外,但是写评测这块,国内网站平均文笔水平(表达能力,不见得是实际内容)还比国外好不少。我不能单纯把这个归结成编辑的素质更高,而是国外常年的评测文风有问题,文字太绕,注水太严重,捞干了没几句有用的,难怪越来越多媒体直接在下面列优缺点,玩家也直奔优缺点,废话实在太多了。当然上面说的是国外网站的问题,你管视频作者倒基本上没这个毛病。

精华
0
帖子
6782
威望
0 点
积分
7285 点
种子
542 点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24-2-2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3 22:18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些人看到25—28岁这个年龄就不服了,觉得这个年龄没资格对游戏界侃侃而谈。首先人家谈的主要是人家从小玩过的,比如谈HALO和COD远比谈DOOM的多,其次就算是谈人家没出生的历史,你真的觉得自己就比他们懂得多么?国内在包机房玩了一堆RPG,就敢说自己真的懂SFC?最近才出土的史料,你当年就看过了?所以哪一年出生,小时候玩了什么,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补游戏,补资料,补历史。

研究历史比新作更有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界的PR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把规矩定好了。你能采访某个人,或者去参加试玩会,那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手资料。拿格斗游戏做例子,什么时间能公布到某个角色,都是PR定好的,时间没到一个多余的字人家都不会告诉你。我拿格斗游戏举例子只是因为这个最直观,但其他游戏都一样,只要你想拆成几块,那一定是能拆的。试玩么,一堆人在一起试玩某个版本,这也很难说是第一手。

当然,有人会说,我亲自访谈,我亲自试玩,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感受,当然是第一手。第一点很好反驳,PR已经钉死了你这个时间能解锁的情报阶段,你问再多也问不出多余的东西,对面的回复基本上就是给其他家说过无数次的车轱辘话,跑到你这边来再说一遍。至于第二点么,原则上没问题,但实际上是有些人玩游戏前并没有做好功课,看他亲自试玩写个不明不白的东西,还不如看明白人写的试玩报告,你看完了,你没玩,但你知道的有效信息也许比他亲自玩过的还多。

新作能拿到第一手重头前瞻的,日本现在基本就是FAMI通之类(当然JUMP那种漫画杂志有时候也能拿到),欧美则主要是Game Informer,其中Game Informer会把编辑派往世界各地的工作室提前试玩,这些是真正的,当时只有他们能玩到,其他人都不能的,第一手资料。

Game Informer这个杂志能活下来,因为他是个异类,他的靠山就是Gamestop,最初是超市的小册子,后来变成杂志也囊括在了年费赠品中。但是Gamestop现在江河日下,Game Informer也经历了裁员,虽然不像Future的几家杂志那样看着就要死了,但也不怎么好过。而且那种一手前瞻,真正看全文的人是少数。FAMI通每次正式出刊之前都有日本人写速报,Game Infomer也一样,。所以Game Infomrer最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网站的建设。

话说回来,国内就得不到真正的第一手解锁的机会了么?还是有的,CHINAJOY和港台游戏展,一些厂商会专门设一个情报解锁点,就像给E3或科隆设解锁那样,专门在国内公布一些新情报,但这么做的厂商比较少。

面对这个困境其实欧美厂商也想过处理方式,除了更多报道怀旧历史之外,有一些网站选择在游戏发售半个月后进行新的采访,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开发者什么都能说,但起码自由度比发售前的任何时候都高得多,这时候采访出来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干货,而不是PR bullshit。但是国内很多网站没有这传统,发售了就认为热点过去了,不管了,能采访也不采访了。

话说回来,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你管的年轻生力军,很多人是基本不做采访的,就当轮椅侦探,从杂志和网站上挖东西,但就是这样才能从蛛丝马迹中挖出真相,因为游戏PR管理越来越严格,你指望对面说真话越来越难,只能通过前后套话的矛盾分析出开发中的变更。强如Geoff者,后期都把游戏开发过程写成了乏味的赞歌,最后甚至承认写真话容易得罪厂商,休笔了6年,当然他跟Gaben关系还是不错的,可是Alyx那篇长文也是鸽到现在连个毛都没看到,鬼知道是怎么回事。

国内有些读者对于这个问题有点过敏了,实际上哪怕是长时间更新新闻的Gamespot或者IGN,也是和其他家之间转载这个转载那个的,跟套娃一样。你非要什么都不能转载,那基本就等于纯胡编了,因为国外现在都很少有一手消息,国内更少。当然国内确实是有一堆人就是纯胡编。说国外不转载东西纯原创,那恐怕不只是云玩家,连新闻都是从国内面目全非的四道贩子“云”来的。

这个问题其实几百年前就讨论过,我也懒得废话,直接摘抄过来算了:

【十三世纪方济各会神学家波纳文图拉(Bonaventura)的一段评注中关于四种书籍制造者的划分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有四种制作书籍的方法。有时是一个人不增不改地誊抄别人的字,他只能叫作’誊抄工’。有时一个人把别人的片断汇编在一起,他就叫作编者。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主要还是别人的……他只是个评注家。有时一个人既写别人的也写自己的字,但是用别人的字来作为论据,他就应该被称为作者。”】

来源:读书杂志
原标题:《读书》新刊 包慧怡:中世纪“护书诅咒”与乔叟的誊抄工
https://tech.sina.cn/2020-03-24/detail-iimxxsth1393974.d.html

我可以说上面提到的那些YOU//TU//BE年轻生力军很多人压根就没做过采访,但他们会深入调查已有的史料,然后把史料当成论据的一部分,而不是直接的结论。如果直接一句话“都是复制别人的”就把这些轮椅侦探都一杆子打死,那天天接受车轱辘话采访就不是复制别人了?人家的复制起码还比PR bullshit的价值高出千倍万倍不止呢。

我一直觉得在这方面国内PC玩家比主机玩家清醒的多,因为PC杂志初期就能采访到厂商,包括国外游戏在国内的代理商,甚至出国采访工作室,而主机杂志在这方面起步很晚,比PC杂志晚了至少五年。所以国内的PC玩家从很早就明白所谓的直接采访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一堆主机玩家到现在都拎不清这么简单的问题。

至于你们最想问的恰饭,国外很少出现“我给了厂商低分,厂商下次不送测”的问题,就算有,那也是一个大字报直接把厂商的拒绝行为挂墙头上,而且是当场就挂,不会等的。厂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觉得棘手,一般的措施就是规定评分在游戏发售后才放出,甚至干脆所有媒体都不提前送测,当然你这么干的话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游戏连地雷都不算了,已经成了定时炸弹,发售日就是引爆时间。所以稍微聪明点的厂商会采取分批发放策略,先给相对听话的解锁,不怎么听话的晚点解锁或送测,但这么干也有难度,被爆出来也要大字报挂墙头的。

上面说的是国外的门户网站,不要以为自媒体就没交易,华纳当年暗影魔多就被爆出来跟你管作者的交易,某些方面操纵的比门户网站露骨多了。

当然国外游戏媒体虽然平均分比电影媒体更贴近群众,但非要论什么骨气,那反而是差一截了。举个例子,某家报纸报道乐园丑闻,达斯米奇取消了这家报纸的雷神3试映会资格,导致几十家媒体集体抵制雷神3,最后还是恢复了资格。你会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欧美游戏界么?反正目前为止我没看到,工贼遍地。

说到国内,我可以确定的是三大厂不会给评测者送钱,最多就是(给编辑部)送主机送电视,虽说一个电视也不便宜了。但以主机为主的网站也要弄赞助,只不过直接金主国内公司,甚至是国内PC游戏,而不是那三大厂。所以,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只要是当成工作而不是业余爱好,那100%都要混饭吃,只是谁都恰不到御三家的钱。

谁要是嚷嚷着“御三家不给我们送测是因为我们高风亮节”,那就不用听这种***,因为他还要靠国内厂商的赞助费活着。除非他既不是媒体,也不是自媒体,连公共平台帐号都不运营,甚至都稿费没有,就跑到小地方发俩帖子出口气,那确实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上面这句话不是针对一两家,是好几家,欢迎对号入座,但不要只对号一两个就是了。

对于我自己而言,一个游戏媒体的所有职能里,评测是我看得最轻的一个,尤其是现在这种PR控制解锁时间,哗啦哗啦一堆人一起发的情况,堪比角斗场扔进一群白膀子互殴。有意思么?我觉得是没什么意思,甚至都赚不到多少点击量,真的有也是进来喷你的。

无论是一家媒体,还是一位个人,把某种提前时间的解锁特权,当成自己的一个莫大资本去展示,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你展示完了,时间一到,人人都能玩,你后续跟进做的很差或者根本没有,那在群众眼里确实就跟个贼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是否尊重一家媒体也不是看他们打多少分,正文评语写的如何,而是游戏文化他们做了多少,有没有弄发售后访谈跟进,有没有深度挖掘历史,如果有,那么即使给出的评分或评语和我的观点相悖,那我也会尊重这家媒体,反之则不然。因为靠提前送测获得的提前评分本质上也是主观评价,Opinion is like an asshole. Everybody has one.You just don't have to show it.

那什么不是主观评价?你挖出历史痕迹,挖出可信的资料,即使不是你亲自写的,那也是客观的证据。或者你不去旁征博引也行,就自己写评论,新老游戏都行,但别闹出客观层面的低级错误,否则别人怎么正眼看你。什么叫主观什么是客观?一个游戏你说好玩,他说不好玩,这是主观评价。但游戏最高能升到100级,你说只有50级,这就是客观错误了,无论好不好玩100级都是有的。

当然我强调把正文和评分分开,是因为经常会出现那种正文表扬了一通,评分却不高,或者正好反之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恰饭,有时候只是评测者的标准如此,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我来说正文比评分重要,更别提很多媒体现在干脆就没评分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写深入历史国内是远不如国外,但是写评测这块,国内网站平均文笔水平(表达能力,不见得是实际内容)还比国外好不少。我不能单纯把这个归结成编辑的素质更高,而是国外常年的评测文风有问题,文字太绕,注水太严重,捞干了没几句有用的,难怪越来越多媒体直接在下面列优缺点,玩家也直奔优缺点,废话实在太多了。当然上面说的是国外网站的问题,你管视频作者倒基本上没这个毛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4-4-24 12:40 , Processed in 0.194692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