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6962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7471 点
- 种子
- 587 点
- 注册时间
- 2005-12-25
- 最后登录
- 2025-2-16
|
1987年,整个索尼集团都沉醉在模拟技术带来的巨大成功之中,然而索尼电视部门的研究员近藤哲二郎却认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利用闲(擅)余(自)资(摸)源(鱼)开启了一项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标清(480i、480p)图像转换为尽量合格的高清图像。由于这一项目是在没有大规模拨款下开始的,后来人称近藤哲二郎和私下启动游戏机预研的久多良木健是索尼内部的两大异/端。
当时日本已经着手开播全球第一个基于模拟信号的高清频道,(分辨率1920*1035,现在看起来很怪),这种高清电视的特点是:传输的视频信号是模拟的,但在接收端会把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再生成图像。从1989年模拟高清卫视试播,到1994年正式商用播出,再到1996年跟进欧美开搞地面数字高清电视,最后到2011年地面数字高清完全取代模拟标清电视,长达二十二年的时间里,日本电视观众不得不面对标清和高清共存的事实。
索尼以外的日本各电视厂商在九十年代对这一事态的解决方案是大量推出支持16:9画幅的标清显像管电视,把高清信号降级到480i来观看。1997年,近藤哲二郎得到了一个机会,向索尼高层出井伸之展示一套全新的标清转高清方案,这套方案是计算机程序将标清图案的波形提取出来,在一瞬间完成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高清信号波形的比对,并以此生成一套高清图像。这套新技术被称为Digital Reality Creation,简称DRC。
1997年,近藤哲二郎得以在出井伸之面前展示搭载了DRC技术的索尼高清显像管电视机。大受震动的出井保举近藤担任索尼内部负责视频图像算法的研究所所长职务。在DRC技术加持下,索尼的WEGA及其继承者BRAVIA大为畅销,在日本市场从万年老四攀升到与松下并列第一。
DRC技术也得到不断升级。到了2008年,DRC技术已经进化到不仅拉高像素,还提高动态影像清晰度、抑制镜头中细微处的噪声、提高彩度、加强色彩对比及锐利度、柔化字幕边缘…
2007年,SCE着手为PlayStation游戏机准备一套升频方案,以提升该游戏机的DVD播放能力,结果大家都在PS3时代看到了。这套方案是索尼总公司技术支持的产物。
出井伸之倒台后,斯金格接手,但电器业务实际在中钵良治掌控下,中钵宣称“DRC技术已经落伍了,未来的索尼电视永远不会支持DRC技术!”,并决定在2009年的索尼电视产品线拿掉DRC技术。近藤哲二郎被裁员,此后带着20多名老部下在出井伸之的资助下在川崎开设了新研究所“I3研究所”。夏普和索尼在新研究所里各自持股16.8%。
在此次针对索尼电视研发部门的恶整中,特丽珑电视时代过来的研发大神德原正春被韩国三星电子请去执掌电视机研发部门。另一位大神人物尾上善宪被LG请去执掌日本实验室。从此三星和LG的电视机画质大为精进。
中钵良治企图让索尼电视走上跟中韩厂商一样靠廉价走量的道路,然而不但溃不成军不说,取消DRC技术也让索尼电视面临失去特色的危险。没过多久中钵良治就被迫离职。而东芝电视已经在2008年发表了类似于DRC的“超解像”技术,索尼电视到了存亡关头。
这时,近藤哲二郎向索尼电视部门提交了DRC技术的进化版XCA7,新版技术不仅通过更大庞大的数据库实现了更强的适应性,还可以很好地控制高清电视图像中明暗和色彩的平衡,同时适当提升流媒体视频的品质(2011年前后,网络视频中240p/320p的到处都是)。找不到其他更合适解决方案的索尼公司最终吃了回头草,在2011年正式把XCA7与索尼自己的X-Reality结合起来,称为X-Reality Pro,配备在HX920电视机上。此后X-Reality Pro经过索尼团队和近藤方面的多次升级改版,现在还在使用。DRC技术回归索尼电视机,这何止是“加倍奉还”,某种程度上是“十倍奉还”。
在X-Reality Pro上线同时,夏普也为旗下日规电视配备了“I3研究所”开发的新型画质提升技术ICC,与基于画面中物体的DRC截然不同,ICC旨在对影像制作和压缩过程中丢失的光线信息进行恢复和补充。通过对光线信息的恢复,营造出画面的景深感。2013年,ICC技术出现在夏普的旗舰电视机上,用于将2K分辨率的画面拉升到4K。
在ICC之后,近藤哲二郎团队又有多项技术发表,最新的发表是2018-2019年的S-Vision和“动绘画”技术,前者旨在让SDR电视展现出胜过中档HDR电视的画质,后者则是要用算法彻底补上在拍摄、压缩、传输中损失掉的光线和色彩信息,并让其在低配显示设备上显示。但是这几年日系家电厂商陷入低谷,加上疫情,所以迟迟没能像DRC和ICC一样产品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