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巴御前

[闲聊] 发现很多视频弹幕都觉得90年代甚至00年是6,7十年代?

[复制链接]

精华
1
帖子
14569
威望
1 点
积分
18221 点
种子
3403 点
注册时间
2007-2-3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6:57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只说普通人家,城市与县城农村,工人与农民,那真是天壤之别。即使是现在,北上广深,成都,重庆,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这些大城市,跟中国其他地方依然是两个世界。

骑士

死归地府又何妨

精华
0
帖子
1520
威望
0 点
积分
1545 点
种子
292 点
注册时间
2009-4-5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7:24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是95年买了第一个486,买了之后陆续装了DOOM2等游戏,玩得如痴如醉。97年末换了一台电脑,陆续买了FIFA98、盟军敢死队等游戏,玩得如痴如醉...坐标辽宁大连。感觉条件凑合,同学家里也有电脑。另,当年海南版的龙珠圣斗士等是1.9一本,9.5一卷我记得都到了1998年左右,我们那边一个书摊的老头,居然还把二手龙珠、篮球飞人漫画书卖原价

精华
0
帖子
2358
威望
0 点
积分
2561 点
种子
65 点
注册时间
2003-7-18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7:45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差距,上海80年代看成长烦恼,这个剧直到2000年以后外地好多地方才看到的。就算是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抖音上的胡说八道,甚至更低。

精华
0
帖子
11394
威望
0 点
积分
11753 点
种子
237 点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7:53  ·  河南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年龄小一些的,或者是真的偏远地区的思维。
我这河南的小县城就在90年代买的电视,大部分人也是这个时候买的。90年代初,确实我们这还买不起电视。
另外这些东西其实在香港或者国外都普及很久了。简而言之,就是国外这种东西多了
去看看香港电视剧,人家早就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了。

精华
0
帖子
11394
威望
0 点
积分
11753 点
种子
237 点
注册时间
2005-12-2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7:56  ·  河南 | 显示全部楼层
liusos 发表于 2025-3-30 15:47
这只能说明你对中国整体状况没有概念。

90年代有个说法叫9亿农民,当时的人口是12亿,这9亿农民家庭里,90 ...

一周吃一次不容易是真的,但是现在的情况肉很多了。已经不想吃了,跟那时候的肉也不是一个东西。以前的东西大多数还很健康,现在都是科技狠货。
我想说90年代可不是一个短的时间段,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差别那是比较大的。
90年代末就跟00后接轨了,90年代初,80后还是小孩。

精华
0
帖子
2034
威望
0 点
积分
2182 点
种子
715 点
注册时间
2023-2-8
最后登录
2025-4-2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17:58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御前 于 2025-3-30 18:03 编辑
skt225 发表于 2025-3-30 17:24
我家是95年买了第一个486,买了之后陆续装了DOOM2等游戏,玩得如痴如醉。97年末换了一台电脑,陆续买了FIFA ...


是吧,你那里东北那片现在经济和其他地方比都算比较差的。那个年代买电脑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事,这才是正常的90年代末,说就说小时候玩仙剑,伊苏。这边回帖都有什么90年代几千块叫有钱。
我97年上中专学费就6000一学期!那个年代除了基本生活必须,其他东西也不便宜,没有个几千块还真买不了什么电器。
那么多仙剑情怀的,都是pc上玩的。仙剑是95年出的。盟军敢死队是98年。也没见有人说玩仙剑1和盟军红警的都是有钱人?

骑士

死归地府又何妨

精华
0
帖子
1520
威望
0 点
积分
1545 点
种子
292 点
注册时间
2009-4-5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18:13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御前 发表于 2025-3-30 17:58
是吧,你那里东北那片现在经济和其他地方比都算比较差的。那个年代买电脑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事,这才是正常 ...

有钱个屁啊,我那时候90年代末,大家都讨论盟军,同班同学都一大堆玩呢

精华
0
帖子
1770
威望
0 点
积分
1774 点
种子
95 点
注册时间
2009-9-10
最后登录
2025-3-30
发表于 2025-3-30 20:48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御前 发表于 2025-3-30 17:58
是吧,你那里东北那片现在经济和其他地方比都算比较差的。那个年代买电脑也不是什么有钱的事,这才是正常 ...

他那里在当年是妥妥的发达地区,你是不是对当年的北方有什么误解,更不要说90年代的大连了,是全国经济前十的城市,超过杭州成都这样的老牌强省会。
如果真的想了解过去的状况,建议去看看正经点的历史数据,哪怕问问ai,否则你和你不相信说法,都只是在盲人摸象而已。

挂版VIP

目若朗星

精华
1
帖子
35746
威望
21 点
积分
37032 点
种子
554 点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21:29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之声 发表于 2025-3-30 16:57
咱只说普通人家,城市与县城农村,工人与农民,那真是天壤之别。即使是现在,北上广深,成都,重庆,杭州, ...

所以说环境决定认知,像楼主这种生活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域,还是过去有着十里洋场之称的国际大都会,自然难以理解乡下人的思维。

1997年那会儿敝人还在玩FC的寨机呢,同年暑假去四川的外婆家,挺穷乡僻壤的一个地方,那的小伙伴甚至连FC游戏都没见过。

整个暑假基本上都在去各家各户连接机子和电视玩游戏的过程中度过,有一次忘记把RF射频天线接回去,对方以为电视坏了,火急火燎地又找偶过去解决问题。

可是楼主家已经可以花一万块钱购置电脑这种相对农村而言绝对稀罕的物件了,印象中偶那儿还得过个两三年才有电脑游戏室出现,还都是DOS游戏。

-----------------------------------------------------------------------------------------------------------

针对这位网友的言论,我们可以从统计数据、历史文献和集体记忆的角度进行事实反驳,同时指出其观点中的片面之处:

1. 关于90年代家电普及率的客观数据

彩色电视机:根据国家**数据,1995年中国城镇家庭彩电普及率已达89.8%(《中国统计年鉴1996》),但农村普及率仅为16.9%。网友提到的“金星彩电”是上海本土品牌(1982年投产),在城镇中等家庭中确实较常见,但需注意:

城乡差异:1997年全国农村家庭彩电普及率仍不足30%,许多偏远地区甚至到2000年后才普及。

“大户”说法来源:90年代初(非末期)彩电仍属“三大件”,尤其进口品牌(如松下、东芝)价格高达3000-50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半年以上工资),因此“大户”的形容在更早的80年代末或低收入群体中并非完全虚构。

电脑普及: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电脑拥有量仅2.6台(《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00》),网友家花费1万元购机(相当于当时城镇职工年均工资的1.5倍),显然高于平均水平。同期北京中关村兼容机价格约5000-8000元,但普通家庭购买仍属少数,更多集中于知识分子或经商家庭。

2. 住房购买与物价水平的对比

公房购买:1994年**启动房改,上海等地的公房售价约为每平米300-800元(工龄折扣后),网友提到的30平米2万元符合当时价格,但需注意:

支付能力差异:1995年上海职工年均工资约9279元,2万元相当于2年多工资,普通家庭需借贷或动用积蓄,并非所有邻居都能轻松购买。

福利分房惯性:许多家庭因习惯免费分房或对产权疑虑,直到90年代末才被迫购房,网友家庭属于较早主动购买群体。

物价矛盾:网友称“80年代末基本生活物价低,其他不便宜”,实际:

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10元,而“圣斗士漫画9.8元/卷”相当于月收入的0.6%,变形金刚玩具10元相当于日工资的1/3,对儿童而言已属高消费。

相对购买力:2023年上海月均工资约1.2万元,按同等比例换算,相当于现在儿童买一套漫画花费720元、玩具400元——显然非“普通消费”。

3. 游戏机消费的群体局限性

主机价格:1995年PS1首发价3000元(相当于城镇职工半年工资),土星SS价格相近。根据《电子游戏软件》杂志调查,当时购买者主要是沿海城市中高收入家庭、个体户或通过灰色渠道(如**)购得。

家长态度差异:网友称“只取决于家长肯不肯买”,但90年代多数工薪家庭月收入仅几百元,娱乐支出优先级远低于教育、医疗,拥有主机确实是少数现象。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调查显示,仅5%的儿童家庭拥有游戏机。

4. 代际认知差异的根源

幸存者偏差:网友自称“中等家庭”,但实际可能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父母有稳定工作(如国企、事业单位),其经历无法代表全国。1997年全国仍有60%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1617元(国家**)。

00后家长的表述变化:80后家长(尤其城市群体)成长于经济上升期,确实较少强调贫困记忆,但90年代前期(非末期)的物质匮乏仍是普遍事实。例如,1992年上海人均GDP仅8652元,而2023年已达18万元(名义增长20倍),两代人参照系完全不同。

结论

网友的回忆反映了90年代中后期沿海城市中等偏上家庭的生活水平,但将其泛化为“普通家庭”的常态不符合历史数据。当时的消费分层极为显著:

高端:进口家电、电脑、游戏机(前10%家庭)

中等:国产彩电、公房购买(城镇中等收入)

底层:黑白电视、租房/福利房(低收入群体及农村)

网络言论中“彩电=大户”“电脑=豪门”的说法虽显夸张,但本质是不同经济背景群体的认知差异,并非全然“无脑”。历史评价需结合具体时空背景,避免以个人经验替代宏观事实。

挂版VIP

目若朗星

精华
1
帖子
35746
威望
21 点
积分
37032 点
种子
554 点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5-4-2
发表于 2025-3-30 21:43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为eg狂 于 2025-3-31 13:54 编辑

偶有个小学同学,他家里是开根雕厂的,因为上学暂住在乡下的外婆家,那时候和他很玩的来,经常去他外婆家白吃白喝。

看见的是各种高档的玩具,变形金刚是那种安装电池可以自动变形的类型,记得是头领战士的电脑怪杰郭文。

他家里也是很早就买了电脑,联想的品牌机,配置忘了,他说当时花了有两万左右,当然这是后话。

彼时人家已经顿顿吃肉了,而自己家呢,只能说吃一次肉都会感到高兴,这就是差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4-3 00:52 , Processed in 0.22772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