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跟哥哥在工厂的俱乐部看了场电影《神龙特技队》是一部国产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特技队的行当。实际上跟香港武打片里的龙虎武师差不多,也就是高难度的动作戏以及替身。 
对于电影的情节已记不太清,唯一记得的是里面有一段对话,为了拍摄高难度高技术的压轴戏,打算**,问几楼啊?回答说8楼。 在影片最后的拍摄现场,小时候不理解为何一起过命的特技组里的兄弟,会争执会大打出手。哥哥说是因为拍摄**前的人压力大,互相打一顿,压力就转移了。 最后,范冬雨饰演的特技人从大厦的8楼一跃而下,此处的镜头多次重放,之后他砸在灯箱后摔在了地上。 由多人搀扶的他最后仅仅是伤着了腿。我一直觉得很神奇,从8楼跳下,仅仅是腿有点轻伤?这怎么可能呢? 
哥哥说,他跳在灯箱上是为了缓冲跳下的重力,再到地上时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了。 当然,多年后再看,明显能看出是有威压吊着的。 **的特技人饰演者范冬雨其实在那一年的两年前我就跟哥哥在市里的某个影院看过一部电影《大上海1937》 
他在里面饰演的是个日本军官佐佐木。 
里面有董子健的父亲董志华(电影《功夫》里的油炸鬼)饰演的小刀杨藩。 这爷儿俩还真像
现在唯一记得的是里面的一个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光头反派,手持类似保定铁球的铁球当武器,对打时扔出或者扔到墙上反弹击打对方。 
88年的同一年,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系列电影《虎胆龙威》的第一部上映。 
已经忘了实际上是哪一年看的这部电影,可能是在工厂的闭路电视或者录像带上看到的了。 该片讲述纽约警探约翰・麦克莱恩(布鲁斯・威利斯 饰)前往洛杉矶与妻子霍莉团聚,却遇**汉斯(阿伦・瑞克曼 饰)占领其所在大厦。麦克莱恩孤身对抗,利用大厦环境逐一瓦解歹徒阴谋,最终救下妻子及人质的故事。 如今早已忘记大部分的剧情情节,只记得里面的主角真的点儿很背,因为某些原因穿不上鞋,赤足走在大厦里与敌人周旋,甚至光脚踩在满地的碎玻璃上,男主也只好用布条层层缠绕裹住双脚包扎伤口,这包裹的布条被暂时当成一双鞋来使用。 这样的情节也很像成龙的《城市猎人》整部电影阴错阳差的总是一直饿着吃不着东西,与敌人周旋在游船上的固定场景。 片中的反派头目形象,个人认为塑造的相当成功,睿智狂妄地与主角斗智斗勇。 
92年周润发与梁朝伟主演的《辣手神探》当年我可能还是在工厂的闭路电视或者录像带上看到的吧。 电影剧情里最后是在明心医院,警方锁定非法军火集团据点在医院,袁浩云(周润发 饰)与卧底江浪(梁朝伟 饰)携手深入。黑帮持枪劫持众人,医院沦为战场。三人组穿梭激战,周润发怀抱婴儿突出重围,最终成功剿灭匪徒。 
曾有一段时间很痴迷于卫斯理的小说,有两部小说一个是《大厦》:一幢新落成的高级住宅大厦,其电梯会无限上升,进入者非死即失踪或精神失常。卫斯理参与调查,发现背后是研究 “异度空间” 的科学家及神秘力量,最终成功解救失踪朋友。 印象中有一段情节是卫斯理听了两段音频,一段快速尖锐,一段缓慢低沉,貌似尖锐地是未来的声音,另一段则反之。 
另一本小说是《怪物》讲述某座大厦发生人员无故失踪事件,大家都觉得是不是电梯在吃人?卫斯理受邀调查,发现与控制大厦设备的计算机系统有关。他推断是病毒入侵致计算机畸变,计算机似已产生意识并操控一切。 
上面两部电影和两部小说讲述的都与大厦有关并在大厦里展开的故事情节。 (说来惭愧,《辣手神探》这部电影我当年一直没有看全,总是在中后部分看起来的。所以,我一直潜意识里认为这部片子是发生在大厦里的,且就当是吧。)
忘了和哥哥去哪个公园的游艺厅,也许是紫竹院也许是陶然亭,看到了街机游戏,一个是《青蛙过河》,另一个是间谍似的小人在高楼大厦里穿梭,时不时用子弹攻击大厦里的敌人,哥哥说,这个游戏叫 《小偷偷文件》。 
我被这个游戏吸引,这个“小偷”从容地在大厦的各层穿梭,那穿梭工具就是电梯了,这电梯有直梯也有滚梯,直梯是自行上下移动的,当你走到直梯上就可以操纵直梯上和下,我最喜欢看直梯的电梯间压敌人的画面,当然如果你操作的“小偷”一不留神走到电梯底部,也会被自上而下的电梯压到。 子弹还可以攻击每一层的电灯,打中后电灯熄灭,整个屏幕也会漆黑一片。如果敌人正好在灯下面,那就会被灯砸中。 
看着这个小偷开枪射出来的子弹按照比例来说更像是个胡萝卜,有时也有对射的情况出现,当敌人的子弹射过来,可以选择蹲下或者自己开枪对射,这样,两个“胡萝卜”相抵,就消失了。(印象中小时候在街机厅看到的是这样,不知道是否记错了) 红颜色的门就是你要去偷文件的房间。要去每一间红色的门里窃取文件。 
这游戏也在FC、GB上移植发售过。FC上经常打开要玩一玩。要说GB,我虽然没有在实体机上玩过,但在模拟器上看到黑白屏的《电梯大战》不管是玩法还是画面和音效,觉得与街机相比有趣程度一点都不逊色。 
GBC上也同样推出过彩版的同款游戏。 
GBA上也曾推出过新版的《电梯大战》画面,延续了原街机版的风格,只是画面的风格有些像日漫风靠拢。并且同时收录了旧版。 
我在玩《电梯大战》时也会或多或少的想起上述所提到的电影和小说情节。 对于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坐电梯可能也是自己高中以后吧,甭说我了,第一次跟父母坐电梯时,因为电梯启动的晃动,母亲也是紧张地抓着我的臂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住宅也开始从早期的多层板楼变成了高高的塔楼,电梯也变成了单元里必要的存在。 甚至在早期的高楼里,电梯都是在楼层间停的,这样,住户坐电梯要不上半层要不下半层才能到自己家。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个写字楼里,写字楼的楼层并不高,但也有电梯。 经常跟同办公室的同事大哥一起坐电梯,也跟他学会了一个电梯的整蛊方法。 就是在我们从C层到A层的这段过程中,电梯外B层有人按了乘梯键,这时电梯内是能感觉这个电梯停下要开门了,我就会不停地按关门键。有时就会有可能导致电梯系统没有把门及时打开,继续向A层驶去。这时候,在电梯里都能听到B层的人纳闷惊奇的声音出现。我俩会因为这个小小的恶作剧得逞窃喜。 
98年左右,我购入了土星,虽然游戏不多,虽然3d画面不足,但是,我依然深深地爱着这款自己的首款次世代光盘32位主机。 那时候的土星延续了md时代的营销理念,高喊着把街机搬回家的口号。 所以,我也在这台主机上玩了太多太多的街机游戏。比如《吞食天地》、《热血亲子》、《海底大战争》、《花小路大作战》等等,等等…… 
忘了是在杂志上还是在电玩店里的游戏目录里自己找到的那款《电梯大战 归来》 封面很有魂斗罗的感觉 尤其是大壮很有州长的范儿
一款依旧以电梯为主要场景的,横版射击过关游戏。 但这款游戏的画面及玩法的进化之大与旧版的对比真的是霄壤之别。 
首先游戏有开场的动画演示,任务简介。并且可选三个人物,每个人物有各自的特点和劣势。 帅气的男主,生命值及攻击力中等,速度最快,初玩首选。女主是速度偏快,攻击力最高,但血薄;壮汉是速度慢,血厚。 
游戏中可说是上天入地,各个场景很是新颖,也不局限于大厦了。 虽然是一款2D横版射击游戏,但是游戏中的场面可说是相当的火爆,宛如一部精彩的好莱坞动作大片。 
游戏中的武器种类也很多,可以在蓝色的门里更换重型装备,比如火箭弹等。 整个游戏的难度适中,通关不难,并且支持双人合作。 不知道跟哥哥一起合作打了多少遍,让我们哥儿俩倍感欢乐。甚至打得熟练到可以背版了。
细数我从FC、MD、SS、DC这一路的游戏历程里,发现双人合作的游戏越来越少,勉强PS2上的《真 三国无双2》算是一款跟哥们儿玩的很开心的游戏吧。 如今的游戏不知道是画面越来越好,合作的人却越来越少?还是游戏容量越来越大,可游戏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却越来越小?或是年岁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孤僻的只想玩一个人的单机?
22年,在switch上由史艾推出了复刻版的电梯大战归来。(想一想当年叱诧风云的taito太东竟然被史艾收购了,真的挺唏嘘) 个人总感觉这款复刻版像是土星版的模拟器一样。如今的我拉着闺女一起再次玩起这款游戏,让我想起了那句广告词,对,就是这个味儿。 
多年后,我依旧记得第一次在街机厅见到这个被我唤作“小偷”的小人,在电梯间,总像是双手插兜游走在大楼里,从容不迫地周旭于每个特工之间的样子,真的很酷炫。 
最后依旧惯例来个小彩蛋:那次在街机厅,也许我的个头将将可以看到街机的屏幕。就挤在人群中跟哥哥一起看别人玩游戏。 哥哥说,待会儿咱俩一起玩,我负责操作方向,你来负责按攻击键。 就这样,我俩这样的合作方式不光玩了《电梯大战》也玩了其他的射击游戏。 我是基本忘了游玩时的游戏画面,因为自己是牟足了劲,不停地如同触了电一样的拍打着街机上的按钮。 等一场游戏下来,我早就兴奋地,因为不停地拍打导致脸红发烫。虽然游戏的画面没怎么在意,注意力全被怎么能快速地拍打按键所转移了。 这样的专注与兴奋,再也没有过了,真的难以忘记。 
这一篇自己觉得真的是写的有点稀松,心中所想虽然表达出来,却很平淡,get不到那个点。文笔也是流水账一般。╮(╯▽╰)╭一直的流水记账体真的是本人的特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