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14221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14414 点
- 种子
- 12 点
- 注册时间
- 2006-1-20
- 最后登录
- 2021-2-16
|
发表于 2010-9-29 23:24 · 内蒙古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greyranger于2010-09-27 11:34发表的:
求科普 随便百了一段,虽然说的不全面,但是对付看把。
CD机是由转盘、解码组成的,高档的通常都做成分体式,甚者两个部分均采用电池供电,为了获得更加纯净的信号。
转盘的责任是绝对平稳且恒定速度的运行,转动CD盘片,同时光头负责一丝不漏的把数字信号全部拾取。
电脑通常都带有纠错,是多次读取的方式,而这样会增大盘片的速度,增加抖晃率,导致误码增多、失真。所以CD一般都是单倍速。
***的责任是把转盘送来的数码转变为模拟信号,这里存在绝对的时基误差,就是解码需要一定时间,这时间越长误差越大。
但可以看出CD是以拾取信号的形式进行音乐播放!
MP3上边所存储的仅仅是数据方式的文件.以数位解码的方式通过有规律地辩识格式来进行相应的解码来进行音乐播放.
MP3仅仅是解码出某个数据的声音.对于声音本身的修正和增添只能通过某种算法.这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音效.
音效是在播放时侯同过主控芯片同时加载某种音效的算法全新对该文件进行临时的缓冲播放.
这一点使得在应用音效的同时增加了电池的消耗问题和加大了MP3播放器的负担.
而且音效可以说基本都是已经把原来的音乐改得面目全非了.失真是音效插加同时无可避免的事实.也没有不失真的音效存在.
而所谓MP3的无损格式是基于拾取音轨上边的信号.同时光区有限的读取性.也在信号拾取时,产生爆音和盘质物理问题的损失.
到最后经过有规律的编码形式重新编排成为一种我们电脑上的数据形式.这就是我们一般所了解到的"音乐文件"!
虽然在数据上做到与原盘的数据形式是大抵一致的.但是关于细节部份其损失和算法的一些因为读取间的误差.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绝对并不是完整的.
因为光盘读取的CD数据是载入内存后再由CPU运算执行的,使得0和1读取时间和读出没有关系.
但CD的0和1的读取必须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进行,时间不同步将严重影响音质,这就是“时基误差”JITTER。
使一张CD上数据是不能像电脑光盘上的一样完全被复制,也导致了CD转盘的素质和硬件性的优劣对最后播放的声音至关重要.
而CD转盘和***的优劣和配合决定了时基误差的的误差性.
所以无论如何.CD数据的读取和CD的原信号的读取是巨大的差异存在.而且CD原信号本身的拾度精度和硬件特性,也会使得不同档次做工的CD机的音质产生相当大的差异存在.
所以一般来说哪怕是APE还是FLAC等无损文件的算法也仅仅是原CD数据的0和1的读取经过算法的重新排列压缩成为数据形式,虽然数据大抵无损.但是声音和CD表现出来的是两回事!
MP3无损格式部份:
而MP3所谓的无损播放.本身是建立在其更为有限的播放能力上边.这里边本身也都就存在着实际播放时存在着莫大的损失.
因为MP3并不是一种台机.它仅仅是把台机的数据形式读取一部份.而MP3不完整的电路和系统结构最终不能像CD那样达到那么高的精度.
两者的原理也是根本区别.
所以无论是APE还是FLAC在层次感上.以及MP3本身有限的推力和与其解码特性上.难以做到以下几点!
例如MP3不可能有CD机的底韵.所以即使是差不多的功率和音量下边.CD的"底气"相对MP3而言要充足得多!
而在层次感和细节力上.MP3的无损虽然已经是数据形式的极至表现.但是最终CD的声音却是相当完整性的信号的高精度拾取.
而在硬件特性上.一般像样的CD其对于声音的处理速度也要比MP3拿捏得好.所以无论是在层次感和细节力上.在CD信号本身的高精度拾取对比MP3的那有限的数据
形式和本身的播放能力上.层次感和细节力的缺失也是相当多的.但是不同级别的CD其拾取精度和做工等也会在CD间形成一定的细节力和层次感的差异!
而在MP3对比CD.在三频的缺失问题上.
由于MP3的功率以及本身的原理形式.MP3其"低频性"和CD的低频表现差距是最大的!虽然名为低频.但是对于要表现其低频的层次感和气势气氛等细节.
MP3在这方面仅仅是只能做出低频段大概的声音!即使是CD随身听.因为其功率以及本身的硬件特性设计的限制.这个问题也是和MP3一样和是CD台式机存在差距
的.所以大多随身听低频做不好也就是在此.
而在中频和高频.由于人类的听力等客观问题.一般却不如低频的缺失这么明显.
因为越有厚度感的声音频率的层次表现的损失变化是最明显的!
而越为明亮感的声音频率的细节和解析力变化也是明显的!
FLAC与APE表现的差异性:
而最后.也我说说APE和FLAC是不是相等呢.虽然数据都是还原一致.但两者哪怕是在同一电脑上的软件播放器时播放.同一段落中.其解码出来的声音效果也有微差别.
如FLAC的低频的层次和APE就不同.而FLAC的低频弹性也有差异感.总之FLAC也不是APE.
这一点音质主观上的说法.可以大家自个去尝试着.而笔者使用的播放软件为千千和foorbar.耳机是AKG271.测试的音频硬件为火龙7.1.
但是到底现在的MP3谈无损.
仅仅是在大容量可以容纳更多的细节.而MP3本身的播放能力和表现素质才是成为无损表现最关键的地方.
MP3要谈无损也许还很远.但是客观地说.数据的一定程度的完整性的支持,已经是基本踏入了门.如何在今后进一步加强MP3的表现能力和声音风格.
才能意味着MP3有着更好的听感.但是音质这个方面.却是最终有限的.
============================================================
简单来说,APE这些算法类的无损格式只是针对数据无损压缩,但是MP3本身的特性还是无法抛弃,比如前文提到的MP3都有音效修饰,这就意味着虽然数据是100%一致,但是音质上始终有区别。拿一个好的功放和上千元的耳机,听同一个音源的原生和转化后的APE,只要耳朵稍微好使点的都会发现两者有差别。
所以回到最初我引用你话的那贴,严格意义上讲的无损要求太苛刻,是现实和理论的差距,本来没什么意义,我当时就是当着说说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