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245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49 点
- 种子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0-15
- 最后登录
- 2011-9-20
|
本帖最后由 wulemachar 于 2011-1-21 14:42 编辑
先從天龍八部說起
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
天龍八部包括: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其中阿修羅有兩個出處:
一是來自印度教神話的阿修羅(梵語:असुर)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有時更被稱呼為惡魔,阿修羅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葉波的後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獻記載阿修羅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會的神祇,如伐樓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則與理法梨多,和跋伽守護***的財富與婚姻;提婆族則司掌自然現象,如黎明女神烏莎斯及氣候神/雷神因陀羅等。
密特拉(佛教名:彌勒菩薩)、伐樓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羅神祇。毗樓遮那(佛教名:大日如來)、松巴和尼森巴原為阿修羅王,後被佛教吸收成為佛陀。
於後期印度教的文獻如《往世書》和《過去如是說》中,兩族開始被明確地二元化,阿修羅族作為提婆族的對立被描寫成邪惡的一眾。根據《薄伽梵歌》16.6章的詳細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帶有daivi sampad(神聖的特質,提婆的詞根)或asuri sampad(惡魔的特質,阿修羅的詞根)。總結《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負、妄想、狂怒、嚴肅及無知。[1]部分品格正氣的原阿修羅族的神祇,如伐樓拿後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二是來自佛教的阿修羅(梵語、巴利語: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於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阿修羅雄性其貌不揚,雌性卻是國色天香,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如你有朋友為人很易怒,爆燥,好勇鬥狠.
可以形容:xxx就好像阿修羅一樣,和他沒法好好講道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