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polobak

[花边趣闻] Gran Turismo 6 各大媒体评分放出 IGN 8 update GS 7 GT 8.8

[复制链接]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377
威望
0 点
积分
377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3-10-11
最后登录
2014-10-14
发表于 2013-12-7 15:47  ·  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tking100 发表于 2013-12-7 15:40
FZ5为了赶首发,车辆每一辆都是精模。。。赛道使用激光测绘全部重新做。。。这才是全新次世代。。。

而 ...

FZ5的制作理念和档次就比GT系列低了两个档次,也只有喷子“tking100”还好意思说什么“全新次世代。。。”

还“FZ6大战GT7”呢,“tking100”少自作多情了,人家GT根本就用不着***你,你家的FZ5和6先去大战极品飞车吧。

精华
0
帖子
2314
威望
0 点
积分
2484 点
种子
73 点
注册时间
2011-1-5
最后登录
2025-2-6
发表于 2013-12-7 15:48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mpact_Blue 于 2013-12-7 15:48 编辑
tking100 发表于 2013-12-7 15:40
FZ5为了赶首发,车辆每一辆都是精模。。。赛道使用激光测绘全部重新做。。。这才是全新次世代。。。

而 ...


客观来说、、
激光测绘赛道应该是在PS2时期就应该做到的事情,只是FM没有做到而已
不过,积极点想,FM5的评分重做机制,的确回馈意识很好,态度值得嘉许,但是为抢首发,在核心赛道都没有做的情况
下发售,这点其实很不妥的~相对于GT,FM5确实这点更想缝缝补补、、、

就这点看,个人觉得还不如GT6,和NB社的某山脊差不多、、、相信是T10被微软绑架了,然后T10绑架了玩家

精华
0
帖子
2314
威望
0 点
积分
2484 点
种子
73 点
注册时间
2011-1-5
最后登录
2025-2-6
发表于 2013-12-7 15:56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jouker 发表于 2013-12-7 15:36
FZ5的悬挂行程问题依旧,跟GT5类似,过滤性太强,GT6赛车轮胎这次问题依旧,软胎简直就是双面胶,不过磨损 ...

其实抛开单纯的阵营谩骂,会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另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游戏对真实模拟的标准化问题

比如,这作大家都加入了F1,但其实F1的各种辅助设备根本和游戏里那几个简单的选项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
即使是MP4 12C这样的车也有简单的ABS TCS之外的辅助和特殊效果。
又比如,轮胎的实际分类,根本不可能如游戏里那样分类,复杂程度几何上升

所以,以F1为例,真要模拟F1,必须有一套单独的物理引擎 才能基本地模仿F1特别的工作状态。
而不是简单的赛车胎+下压力+胎温变化 这么简单
所以无论是GT、FM还是LFS、IR都只能是将复杂的现实通过标准化的一套游戏规则进行拙劣的戏仿而已
前段时间HACK过GT5的朋友都会有感触吧,并非复杂的车体部件的模拟~不过是几个标准化的物理模块而已,FM也一样~

精华
0
帖子
1225
威望
0 点
积分
1440 点
种子
7 点
注册时间
2004-12-25
最后登录
2021-7-20
发表于 2013-12-7 15:58  ·  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tking100 发表于 2013-12-7 16:43
纯拟真的GTR2什么的PC模拟驾驶软件你也可以去玩。。。

但是FZ和GT不过在拟真和游戏之间不停的找平衡而 ...

我一直在玩。IR,NKP,AC,LFS,RF。
我所说的一切结果都是对比PC上的软件
你既然知道是找平衡怎么还能说出完美这种话》?

精华
0
帖子
8941
威望
2 点
积分
10487 点
种子
2908 点
注册时间
2004-1-21
最后登录
2025-2-11
发表于 2013-12-7 15:58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GT粉为什么都比较不客观。。。什么没有和GT一个量级的游戏,神乎其神了?

精华
0
帖子
447
威望
0 点
积分
468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17-9-3
发表于 2013-12-7 16:01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如废渣的评分............

精华
0
帖子
1225
威望
0 点
积分
1440 点
种子
7 点
注册时间
2004-12-25
最后登录
2021-7-20
发表于 2013-12-7 16:04  ·  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Impact_Blue 发表于 2013-12-7 16:56
其实抛开单纯的阵营谩骂,会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另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关键就是这个标准。
不可能为一个游戏开发数种不同的物理引擎然后拼凑
只能在同一个引擎的算法内去进行优化,得到各方面与现实相近的结果,最终大家就是比谁的平均得分更接近100而已。
PS3和360甚至是XB1由于机能受限,他们不可能在得分上超过PC的软件。那么在大家物理引擎得分向差不多的时候,就是单纯的系统性比拼了。车辆数,赛道数,历史感,模型,画面,赛道风景等等。
这点相对比,无论是历史的积淀还是车辆赛道数,GT都抛开了对手,这也就是为什么喜欢车而不是单纯喜欢塞车的玩家会喜欢GT,也会对GT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因为很多人希望GT是那个代替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真实汽车发展历史,而在虚拟中体验的过程。

精华
0
帖子
2314
威望
0 点
积分
2484 点
种子
73 点
注册时间
2011-1-5
最后登录
2025-2-6
发表于 2013-12-7 16:09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mpact_Blue 于 2013-12-7 16:14 编辑

前面很多人都提到 缝补 的问题~似乎这是个弊端~
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这是未来赛车游戏发展的趋势~也是GT6的一个重要变化
GT6=GT5S没错,但这个S并不是加了赛道和车,而是GT游戏结构的变化~这是PD一直以来都有提到的一个关键
GT5时期,PD最头痛的地方在于,游戏封装度太高,说白了,就是个不能通过更新改动的单机游戏~只不过带网战部分而已
而GT6,其实就是把GT5的封装结构重新制作了,现在可以通过更新更改游戏本体的赛事活动,这在GT5是无法做到的,同样,包括物理、效果、建模本身也是可以通过更新来进行修改。
不是制作一个成品,而是搭起一个标准化平台,未来可以不断更新增添~所谓RAC游戏的云化,这才是次世代的赛车游戏

FM的网络要素部分有强项,比如交易和涂装,但也有很多劣项,比如DLC的丰富上,比如网战~而目前,从游戏的架构开放度上,FM没有类似GT6那样的趋势,牛北等赛道的后期补完,更像是临时的应急,而非长远的规划。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提到GT玩家会提到很多特别的赛事活动,而FM则只有车本身而已~虽然山内本人对这点也是有点走火入魔了,但FM作为平台,还不是很成熟。(不过,近年,FM的优点是自我完善都是直指症结,而且反应迅速~潜力很大

山内也表示,未来GT7不会是一个单机成品游戏,而是云色彩很强的作品,早期会提供一个平台,后期会长久地更新下去,甚至直接过渡到8~未来FM肯定也是类似的架构~缝缝补补是大势所趋,只要不是给赶工打补丁就好~

精华
0
帖子
17682
威望
0 点
积分
18917 点
种子
80 点
注册时间
2012-5-5
最后登录
2022-6-14
发表于 2013-12-7 16:10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polygon居然给了9,反正也威胁不到xbox one销量所以装业界平衡的节奏么

精华
0
帖子
1225
威望
0 点
积分
1440 点
种子
7 点
注册时间
2004-12-25
最后登录
2021-7-20
发表于 2013-12-7 16:12  ·  日本 | 显示全部楼层
Impact_Blue 发表于 2013-12-7 16:39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建模精度 和 还原度精度  是两个概念

你说的是建模精度和细节还原度。这个是两个东西。
建模精度其实给人的第一观感远远大于细节还原度,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说FZ的建模跟GT不相上下。
建模精度不够,就会导致锯齿多,细节表现不足。建模细致度不够就只能利用贴图来弥补,头尾灯,进气口,排气管,车身接缝这种地方看标准车会很明显的发现问题。GT4那个年代外形数据采集肯定比现在的精细,但是PD没有在PS3时代给老数据从新建模而是利用GT4的老数据从新简单细化就直接扔进来了,这就是一切恶果的开端。
内饰其实并不着急,至少外形***让我们分不出来,有统一感,这是一个游戏最基本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GT6再次细化老模型。PD当务之急就是把S车的外形给仔仔细细的细化,其实并不难,利用GT4的贴图布线从新扣缝做新贴图,优化圆弧边缘,很容易就能把外形细化的七七八八了。S车细分曲面利用好,再换上高清贴图,头灯尾灯进气口别偷懒,从观感上来说是分不出来的。
至于还原精度,建模精度都没搞定呢就别考虑还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2-12 05:01 , Processed in 0.187302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