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32193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36287 点
- 种子
- 1294 点
- 注册时间
- 2009-7-12
- 最后登录
- 2023-11-23
|
发表于 2016-10-1 13:15 · 拉脱维亚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kbskcwi 于 2016-10-1 13:26 编辑
常见发光体的亮度:红色激光指示器,20,000,000,000nt,太阳表面,2,000,000,000nt,白炽灯灯丝, 10,000,000nt,阳光下的白纸,30,000nt,人眼能习惯的亮度,3,000nt,满月表面,2,500nt。
用尼特作为一个概念,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地面最亮的地方可能是33万尼特,但是到一个房间里面,虽然外面是亮的,但是房间里面的暗角可能亮度只有0.8尼特。也就是说,整个真实世界的亮度范围非常广,你看起来好像感觉差不多,但其实亮度差异非常巨大。
人眼只能同时覆盖1:105尼特的概念,这个范围之内人的眼睛可以感受到整个亮度,而以往的电视机应该是1:103尼特,它要比人眼看到的亮度会有所压缩,所以说以前的电视机还不能真实反映出真实世界的亮度。
而 HDR电视要做的,就是要尽量能够覆盖到人眼所能够看到的范围,也就是1:105尼特。随着HDR的亮度范围增大,整个色彩的概念全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以上出自百度
手电筒就算按白炽灯算那还1000万尼特呢,想瞎眼没那么容易的,满月都比1000尼特高一倍多,晚上出门突然一抬头也没瞎过
人眼是很耐操的
而且1000尼特是个亮度的峰值,并不是全屏一直都这么高,HDR只是亮度明暗之间的差变大而已,这个明暗差还是在人眼可接受范围
不可能出现前一秒还都几百尼特看阴暗场景,下一秒突然1000尼特了,毕竟电视自身还有亮度选项,只有亮度调满的时候再显示极亮的物体才有可能用到1000尼特
LZ过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