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LC_GOAL

ps4噪音已经超过容忍的地步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19927
威望
0 点
积分
20262 点
种子
1167 点
注册时间
2007-10-28
最后登录
2025-11-1
发表于 2015-6-29 23:27  ·  美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umikumi 发表于 2015-6-29 23:18
别跟他扯..BB就是第一方..IP权在SCEJ手上

IP肯定在SONY这边,但是人家会说不是你第一方单独开发的,给他点楼梯下

精华
0
帖子
19927
威望
0 点
积分
20262 点
种子
1167 点
注册时间
2007-10-28
最后登录
2025-11-1
发表于 2015-6-29 23:28  ·  美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多没有游戏也怪可怜的,都不在XB区发言都跑这边干嘛?既然不喜欢PS4,还来PS4区,不知道心里啥想法

精华
0
帖子
934
威望
0 点
积分
1051 点
种子
12 点
注册时间
2007-11-21
最后登录
2025-10-28
发表于 2015-6-29 23:30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个嘤字一秒出戏
嘤嘤嘤(′・ω・`)

圣骑士

普莱仕代雄,世人齐称颂!

精华
0
帖子
3420
威望
0 点
积分
3572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2-12-12
最后登录
2020-2-29
发表于 2015-6-29 23:34  ·  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umikumi 于 2015-6-30 00:13 编辑

XB360早期的散热方式就是直接弄2个8CM DC风扇在主机后面往外抽风
而CPU和GPU散热器放在风扇前面上面再压上风道成型的盖子这就是造成各种CPU和GPU脱焊三红的散热方案
后来Slim就采用了和现在机顶盒一样的散热方式就是直接用一个散热器压在APU上一个12CM的角叶风扇
通过机器侧盖的开孔往外抽风...这个散热方式一致延续到机顶盒XBO上只是散热器和风扇的体积又有增加
这种方式是最笨也是最廉价的...

PS3的风扇就和PS4的很类似只是PS4进风的风道被严格设计空气从两侧的进风口先经过发热量低的硬件
最后才到达发热量高的APU 然后才通过电源到达出风口PS4和PS3的散热设计都是同一个人
是散热领域的专家整机只是用一个三相离心风扇10速调节其实这个风扇的出风量是最好的
只是这种风扇声音都很大...你去看看鼓风机声音会小吗?啥都不懂没关系...只是啥都不懂就来黑那就呵呵了

精华
0
帖子
3257
威望
0 点
积分
3495 点
种子
200 点
注册时间
2012-5-26
最后登录
2025-10-30
发表于 2015-6-29 23:36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有DC的人笑而不语。

精华
0
帖子
17114
威望
0 点
积分
17977 点
种子
55 点
注册时间
2012-7-12
最后登录
2025-11-1
发表于 2015-6-29 23:36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tes1987 于 2015-6-29 23:37 编辑
利维亚的白狼 发表于 2015-6-29 22:58
第一方,貌似bb可不是第一方...


bb的商标权是索尼的。。。制作是SCEJ和From一起的

当然,开发不是第一方

但实际上,瑞奇与叮当的开发商也给微软做过游戏

天剑的开发商,也做全平台

1886的开发商,也做wii 的游戏

圣骑士

普莱仕代雄,世人齐称颂!

精华
0
帖子
3420
威望
0 点
积分
3572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2-12-12
最后登录
2020-2-29
发表于 2015-6-29 23:37  ·  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selinajay 发表于 2015-6-29 23:27
IP肯定在SONY这边,但是人家会说不是你第一方单独开发的,给他点楼梯下

FS是代工啊...全全代工
脑白金还代工过MGR呢..
是不是MG的版权是脑白金的?
这些人...我不知道成天在想些啥...快去隔壁热热自己关注的硬件区啊
整天跑来这里发些不知所谓的帖子不知道要做些啥...

圣骑士

普莱仕代雄,世人齐称颂!

精华
0
帖子
3420
威望
0 点
积分
3572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2-12-12
最后登录
2020-2-29
发表于 2015-6-29 23:42  ·  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来自索尼电子娱乐事业部的工程师凤康宏专门针对索尼最新PlayStation 4的散热系统进行了演讲。凤康宏1998年进入该部门,设计了PS2、超薄型PS2、PSX、PS3和超薄型PS3以及PS4这一系列家族系产品。


PS4的冷却系统设计集成了PS3中G和N的特点,最大特征为电源、风扇和散热片(含导热管)的一体化。风扇依旧采用螺旋构造,可以看出从N版中继承了比较多的血统。

PS4的最大耗电量为250W。超过250W的话,电源连接线原则上要变为3头(比如现在的PC电源线),这会对主机的小型化发展造成阻碍,故设计师想尽办法将耗电量压缩在250W。凤康宏在演讲现场表示:“PS4所使用的是一套超高效率的电源回路”。


PS4所采用了上下对流式的散热系统,主机上前侧和两端的缝隙为进气口,主机后面除了各线路接口之外皆为排气口(散热口)。


这套散热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空气进入和排出所采用了不同的线路,避免了冷热空气的对流,达成了高效的直流进出排气。


图中红色区域为正压区域。所谓正压即为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压力,我们所处的1标准大气压下,正压会向负压区域流动,这就会在PS4内部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故设计者将PS4内正压部分进行了完全封闭,只留出排气口,这也就是此前所说的“电源、风扇和散热片的一体化”。  通过上述图片的讲解,我们现在可以大致了解到PS4冷却系统工作下空气的途径顺序,即:冷空气进入前方和两侧的吸气口、掠过主板上下两面、进入风扇、掠过链接APU的散热片、掠过电源、排出机外。  与老版PS3散热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空气是最后掠过电源。经过内部循环的空气温度会有所升高,特别是经过散热片之后温度会有明显提升,这原本不适于电源散热。凤桑表示由于散热组件一体化加之完全封闭的设计,温度上的损失可以利用空气流量来弥补,综合冷却效率足以应对PS4电源的散热需求,而这也要归功于PS4风扇的设计。  PS4风扇并非泛用型号,而是设计师专门为PS4量身打造的“与PS4最匹配”的散热风扇。风扇扇叶集成了PS3N型散热系统的螺旋形状,从侧面看,PS4风扇形成梯形,是上下两面吸入型风扇。


经过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如果风扇为上下维度均衡的柱形设计的话,为确保空气流量,风扇会贴近散热片从而产生较大的空气噪音,而避免噪音拉远距离的话又无法保证空气流量。最终所采用的梯形风扇可在避免较大噪音的情况下较之柱形风扇多产出16%的空气流量。

PS4风扇所采用的马达为三相马达(PS2 PS3为单相),据说价格不菲,但较之单相马达能有效降低振动和低转速时的耗电量。家用游戏机的***处理器会根据游戏场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而产生出不同的热量,这也就是家用机风扇采用多段不同转速的原因。简单来说,PS2和PS3的风扇在一度高速旋转后很难降低转速,而PS4风扇则可以通过PID制御系统(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ler,自动调节系统的一种)即时改变风扇转速,节省电量并降低噪音。


PS4的散热片采用了双热导管和不同密度散热片的设计,以解决螺旋状风扇吹出的空气流量不均的问题。双导热管均通过热源位置,也就是APU,一根将热源散布到基座内,另一根链接叶状散热片,借助风扇进行散热。


PS4除了内藏的针对APU的温度探测器之外,在外壳的出风口处也有一枚探测器。外壳温度探测器专门用来探测排风口周围的温度状况。也就是说如果PS4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下运作导致周围温度上升的话,主机同样会发出警告。

最后,凤康宏还特别针对历届PS主机的散热性能进行了综合比较。


圣骑士

普莱仕代雄,世人齐称颂!

精华
0
帖子
3420
威望
0 点
积分
3572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2-12-12
最后登录
2020-2-29
发表于 2015-6-29 23:44  ·  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ap.a9vg.com/thread-4124119-1-1.html
看这贴也行只是图片源是11区watch.impress的..加载慢些

精华
0
帖子
487
威望
0 点
积分
502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5-6-28
最后登录
2018-9-14
发表于 2015-6-30 00:07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gupiaofox 发表于 2015-6-22 11:12
ps4的噪音确实比x1大 这是事实
和lz头像有关系吗?
脑残粉也是病得治 尤其一天瞎B起哄的 ...

大毛线。一样的,ps4至少是正常高负载的风扇声音,xbox有时候还会有杂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11-1 22:54 , Processed in 0.20335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