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A9VG-Shadow)
福尔摩斯几乎是推理小说迷心中“侦探”的代名词,而在虚拟世界中化身为这样一个角色、去体验前所未见的悬案和冒险故事,想必也会让侦探游戏爱好者感到兴奋。开发商Frogwares便捕捉到了这一点,打造出一系列取材自福尔摩斯的同名游戏作品,而该系列的最新作,也就是这款《夏洛克·福尔摩斯 第一章》。
本作预计将于年内发售。非常有幸的是,我们提前拿到了中文版的试玩资格,可以体验开局约一个半小时的流程。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游戏。
《夏洛克·福尔摩斯 第一章》试玩报告(视频版):
-------------------------------------------------------------------------------------------------------------------------------------------------------
(以下为试玩报告文字版)
本作的故事随着福尔摩斯和好友乔一起来到小岛科尔多纳而展开,两人此行的目的本是为调查福尔摩斯母亲的死因,却不巧于上岸当天就在下榻的酒店中卷入了另一桩离奇的凶-杀案。
两人接触这起案件的契机纯属巧合,因为他们是以路人的身份被牵扯进来的——当然,更具体一点地说,是我们的福尔摩斯先生“主动”被牵扯进来的。案件的引子看起来有些玄妙,一位灵媒大师号称可以施法召唤出贵妇人手中宝石的灵魂,而就在他施法的过程中,贵妇人突然莫名尖叫起来,接着房间内陷入混乱,烟雾缭绕,有人被打,有人晕倒在地,当重新归于平静时,那颗放在桌子中间的宝石竟消失不见了。
这起案件可以称为“试玩版的名片”,在我的一个半小时流程中,几乎有整整一个小时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当然,你不用担心泄底和剧透,因为接下来我要提到的内容不涉及任何与案件真相有关的细节,而是在破案过程中围绕着“推理”这个核心所打造的一系列玩法。
首先,从阶段性目标来看,本作的玩法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搜寻线索的玩法,另一类是组合线索的玩法。这个设定是很真实的,所谓现实世界中的破案流程,也无非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两点。而前者是基本功,后者是推理能力的具现。在这两个方面上,本作都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比如在搜寻线索时,主要依赖以下五种模式。首先是LB观察模式,不过在这,我觉得还是用一个更熟悉的词来替代会比较好,那就是“扫描”或“鹰眼”模式,点下LB后,环境中值得调查的东西都会附上一个金色的原点。如果是人,那么你有必要跟他对话获取证词;如果是物品,则可能会有新的线索。这个功能不存在使用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用。
其次是RB,我叫它“推理”模式。点下RB后,你会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值得推理的地方。比如,你会看到某扇门附近飘着一个虚线圈,靠近观察后,就会显示出一些文字片段,告诉你这个门可能是使用什么工具打开的;脚印痕迹也是如此,使用RB观察后,可以显示出嫌疑人的逃跑路线。而此模式还有一个通用的效果,就是快速获取角色画像,当你离一个人足够近,那么对方的主要特征就会直接显示出来——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什么职业?什么身份?什么爱好?这一系列资讯的出现相当于让你直接获取了对方的档案。当然,必须要说的是,这一点如果放在同类游戏中也许会显得有些超格,但本作不会——毕竟福尔摩斯的设定就是一个能从你鞋上沾了什么泥土、推测出你什么时候发了封电报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个别细节我也确实不太好理解,比如我看了某个西服男一眼,竟然就知道对方得了脚气,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至于第三种模式,其实上面也连带提到了,即人物画像模式。阅人无数的福尔摩斯在和人对谈时,也会留意到对方身上的细微特点。进入这个模式后,你可以自己操作点出对方身上可疑的地方,将它们集合在一起后,便可以做出一幅详细的人物画像。有意思的一点是,人物画像并不唯一,有时候你会需要在多种结论中做出选择,而这无疑也增加了一些悬疑氛围。
第四种模式很有意思,是“偷听”,悄悄挪到对方附近,就可以偷听到其说出的部分关键词眼,有时候这里面甚至包含了关键线索。不过说实话,这个模式虽然听上去有趣,但我在体验时却有些稀里糊涂的感觉,因为那些蹦出来的词句总是来不及分辨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是瞎点的。
最后一种模式就没什么可提的了,也就是观察物品,把一个东西放在手中来回转转,这是很常见的玩法。
这五个模式交替完成后,接下来开始整合线索。在专门的“思维殿堂”界面——你也可以叫它头脑风暴,凭借词条间的关联性进行凑对儿,而凑对儿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入“由线索推敲出线索”的状态,而此状态基本代表着真相近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线索也不光都是词条,灵媒这个案子中还展示了化学物证的检验方法。(从此处的设定来看,福尔摩斯应该是随身携带烧杯的。)你可以将可疑的化学物质与其它某些物质混在一起,推敲出其性质。当然,这个玩法展示起来有些干瘪,我觉得它主要还是起到一个象征意义,就比如在之后的冒险过程中,我们会体验到更多、更奇怪的检验物证的方式,而“烧杯”只是一个引子。
有了论据支撑后,接下来就要还原现场了。这个环节几乎是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的,你可以组合出当时各个角色的动作和状态,接着打一个响指,虚拟影像的时间开始流动,将当时发生的事情重演一遍。这个过程很是直接,不用揣摩,光是看就可以明白当时发生了什么。
好了,检验环节都结束后,最后一步就是点出犯人。不过这里又是一个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因为真相虽然是唯一的,但结局却可以选。一个凶-手,他也许有自己的苦衷,他想用某种方式打动你,而你竟然真的可以选择放他一马。坦白说,看到这个选项的时候,我立刻就选了,因为小说中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否则你要花很长的篇幅去解释它的合理性。那在这个地方,我选择放他一马,也是想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
那么之后的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我找到凶手,告诉他,我已经破案了,你是怎么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你的动机是什么,全部说完后,对方认了,然后——注意了啊,这个时候,又出现一个选项,问我怎么处置他,其一是交给police,其二是放手不管。因为我之前在推理时已经选过要放手不管,所以我就想,如果我在这个地方选择交给police,那么会不会出现天人交战的桥段呢?于是我就选了交给police。结果——就没有结果了,没有什么天人交战。我选了交给police,police就直接把他带走了。这让我感到有些郁闷,既然此处的选项才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之前推理时选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案子完成之后,我的体验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这个地方又出现两个让我兴奋的元素,一个是开放世界,一个是乔装系统。先说后者,这本身是福尔摩斯擅长的戏码,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则是你根据某个人的要求去变幻样貌,换衣服、换帽子、换胡子、换眼镜、化妆等等,直到每个细节都跟对方要求的一样为止。不过乔装模式属于点到为止,没有更多的展开,得等到正式版才能咂摸出它的乐趣。
至于开放世界,这一点之前资料中也介绍过。从地图来看,科尔多纳本身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属于五脏俱全,什么设施都有,而且光是我随便逛逛的程度,就已经开了四五个传送点。根据之前的资料来看,这个开放世界的设定也和案件的触发方式和线索布局有关。这一点游戏中也提到过,就是新的案件,有可能是通过“偷听”路人聊天的方式触发的。各种设施想必也有形似支线任务的案件存在,这一点还要留待之后去验证。
当然了,开放世界对于塑造这类侦探游戏的氛围也是有帮助的,就拿主线任务来说,福尔摩斯为了调查母亲的死因,需要在报社和警局间来回穿梭,这个过程是很有代入感的。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开放世界也有助于让整个游戏的节奏慢下来。对于解谜这种时刻需要投入精力和思考的形式,慢节奏往往是一剂良药。
以上就是我的试玩版体验总结。坦白说,碍于篇幅限制,有一些地方我并未提及,当然我也很意外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居然能塞下这么多东西,而且每一样都需要消化,每一样你都能看出它的潜力。不止玩法,故事和角色也是如此,福尔摩斯的归乡之谜只给出了一个引子,关于母亲身上的疑云,实实在在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而角色方面似乎更有文章可做,开头结尾出现的神秘人沃格尔,还有形影不离的乔——尤其是后者,这个角色的设定很有意思,我似乎预感到,在正式版游戏中,关于他的剧情一定会有某种惊人的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