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6793
- 威望
- 0 点
- 积分
- 6937 点
- 种子
- 593 点
- 注册时间
- 2012-5-29
- 最后登录
- 2024-11-16
|
发表于 2018-3-21 13:15 · 广西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个网友对彩监的部分说明。帮助各位加深对彩监和民用电视的认知吧,对其不同价值心里有杆更准的秤。。。当然也不一定都准确,参考。。
现在重点说说两者的差异,首先在核心部件显像管上,高档监视器搭载的都是专用显像管(比如SONY的广播级监视器搭载的是拥有最小点距的HR-Trinitron,与普通电视机采用的Trinitron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点距,HR-Trinitron管的最大点距标准:中心与边缘分别是:0.32---0.36mm。而最小为:0.25—0.28mm(最小值已经与电脑用的显示器不相上下)。这个标准比电视机的所谓点距小得太多了,尤其是边缘点距的控制差别非常明显。
所以一台32”的BVM高清监视器,您即使在离屏幕只有10cm的距离鉴赏图象,也根本察觉不到任何颗粒或粗糙感(这在电视机中是根本做不到的)。其次就是荧光粉的差别,高档监视器(尤其是用来评估图像质量好坏的评估级监视器)所采用的荧光粉只有两种,一种是欧洲和日本机型所采用的“EBU”标准的荧光粉,另外一种是美国机型所采用的“SMPTE-C”标准的荧光粉。工业色域对R,G,B在X和Y坐标轴上的取值有严格的定义(EBU规范与SMPTE-C规范有微小的差别)。通常任何显示设备要想最准确的重现图象的各个色域的色彩,先决条件就是显像管所采用的荧光粉必须严格符合工业色度的三基色在X和Y坐标轴上的取值定义(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由三元色:R(红),G(绿),B(蓝)所组成的色彩范围的各个色域点都必须严格定义过)。而只有“EBU”或“SMPTE-C”规范的荧光粉才符合这个条件。而普通的电视机(包括任何用途的显示器)所采用的荧光粉清一色都是:P22规范的(这种规范的荧光粉涂层的成本不到“EBU”或“SMPTE-C”规范荧光粉的1/5)。
P22准确的说,它根本不是一种标准(各个厂家采用的P22荧光粉涂层的坐标取值都完全不同,差异和质量控制的差别非常巨大)。而且由于P22的荧光粉对R,G,B所组成的色域点没有完全定义过,所以这种荧光粉生成的图像色彩不但毫无准确性可言,有的还会产生严重的偏色和色彩失真。
再一个差别就是电路的控制元件(任何显示器件都有彩色矩阵控制电路)。而一组彩色矩阵电路由成百上千的电子元件组成。只要是电子元件就存在指标的容差(容差越小,图像还原的精度越高)而高档监视器的矩阵元件的容差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元件的筛选可能需要以1/100甚至1/1000的筛选率来获得,很多高档的广播级监视器[如:SONY的BVM]的筛选机制,是以纯手工完成的,所耗的功本非常巨大。)而电视机的矩阵电路元件的控制远没有那么严格(基本上也不存在特别的筛选),全部出自流水线(元件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无法避免),容差精度更是与高档的广播级监视器存在巨大差别。
还有就是在控制功能上的差异,广播级监视器都有:偏置和增益的调整(包括自动颜色调整, 自动白平衡调整);电子束着屏校正;数字一致性的调整;数字会聚的调整等诸多专业的调配功能(而电视机相对要少得多)
而最重要的差异当然是最后的成像,广播级监视器的图象还原是要求绝对精确、可靠和可信(因为所有的图象质量必须通过广播级的评估监视器来判断对错和色彩好坏)所以监视器本身的图像表现必须要绝对中性和准确(微小的偏差都是不允许的)。而电视机可没有那么多要求,图象的层次差一点,色彩就算有少许失真(不管是过分艳丽,还是太过平淡)。只要有人买就会推向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