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hwxs

[硬件] [硬件]GC有趣的DRE现象,追加有关AR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1957
威望
0 点
积分
1783 点
种子
11 点
注册时间
2005-3-13
最后登录
2024-9-13
发表于 2008-5-9 22:58  ·  马来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wxs于2008-05-08 08:47发表的:

这个我知道,我已经拆过好几回机了(不拆机我怎么把Secsor锁死啊)。散热器和散热片其实不是一个概念,对于散热片一般都采用抽风式这很正常。我一直以为光头是依靠下面与主板相连的散热片共用风扇散热的,所以只要接触好散热应该没问题。
是没有接触下面CPU散热金属的,不然光头怎么可能动起来。
那个光头散热器很明显是被下方的CPU散热器所影响,光头IC就是在底部,所以加了个散热片抵挡。如果在把那个金属加大效果会好一些。
还有散热器不是只有抽风式的,本来是用吹风式的,但是因为主机内部结构不同,避免占用到大空间,所以才会使用抽风式散热器,而且抽风式散热器用在游戏主机上是最适合的。
所有有关散热器的方式吹风式的是最常见的东西,抽风式的通常都会用在DVD影碟机带有光头的机器上面,是避免灰尘。也有很多因素。
吹风式的通常都会用在PCM,5.1以上音响,电脑CPU,或者是显卡等等。一般是不会采用抽风式散热器的。。。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1957
威望
0 点
积分
1783 点
种子
11 点
注册时间
2005-3-13
最后登录
2024-9-13
发表于 2008-5-9 23:09  ·  马来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dejisae于2008-05-08 09:00发表的:


那个视频是外部攻击的测试,很明显。
谁都能看出来。
至于硬件的耐率什么的测试,我不太喜欢你这样没有根据的说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
.......
很明显你比我更加没资格说话。
另外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做过测试呢,难道你做过测试。
GC硬件如果不是最差的,何来读8CM光碟会跳盘啊,试试在PS2上用8CM光碟看看。
有用过的人根本不用解释。
说到耐率,PS2玩家有的用3年以上,一点问题都没,你有听过GC玩家这样说过吗。
嗯,那些读8CM光碟跳盘啊,烧碟无法读取啊,读取出现erro啊,都是NGC的专长。
PS2有这样的吗,你有用过没有,两台主机有没有,没有就别出声。
NGC我有,但是使用到某硬件垃圾的话我只会对事实说话而已,垃圾就是垃圾。
话说某小白遇到这种垃圾硬件,读取出现跳盘,竟然把问题赖在8CM光碟的质量上呢,多么的强。。

征服者

游戏过多,慢慢消化

精华
10
帖子
3950
威望
15 点
积分
5034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8-4-20
最后登录
2017-9-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9:28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arry888于2008-05-09 22:58发表的:

是没有接触下面CPU散热金属的,不然光头怎么可能动起来。
那个光头散热器很明显是被下方的CPU散热器所影响,光头IC就是在底部,所以加了个散热片抵挡。如果在把那个金属加大效果会好一些。
还有散热器不是只有抽风式的,本来是用吹风式的,但是因为主机内部结构不同,避免占用到大空间,所以才会使用抽风式散热器,而且抽风式散热器用在游戏主机上是最适合的。
所有有关散热器的方式吹风式的是最常见的东西,抽风式的通常都会用在DVD影碟机带有光头的机器上面,是避免灰尘。也有很多因素。
.......
CPU的散热器风扇,电源的散热器风扇都是向外吹即抽风式的。另外我说的是光头的散热片和下面主板的散热片结合的问题,光头本身的运动由驱动组提供,总不能是驱动组过热了吧,不然那个散热片设计还真是多余,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光头过热的问题。而且到底是光头过热、驱动组过热还是IC过热我都搞不清。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1957
威望
0 点
积分
1783 点
种子
11 点
注册时间
2005-3-13
最后登录
2024-9-13
发表于 2008-5-10 16:26  ·  马来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wxs于2008-05-10 09:28发表的:

CPU的散热器风扇,电源的散热器风扇都是向外吹即抽风式的。另外我说的是光头的散热片和下面主板的散热片结合的问题,光头本身的运动由驱动组提供,总不能是驱动组过热了吧,不然那个散热片设计还真是多余,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光头过热的问题。而且到底是光头过热、驱动组过热还是IC过热我都搞不清。
光头驱动组那里会热的,热的都是马达的驱动IC。
但是GC的设计,马达动力不是很重要,因为他用的是8CM光碟,马达驱动也是一样不会太热出问题。
光头为什么会热,那就是GC的质量问题了,我也没有见过光头会用散热片的,GC就是第一次见到。
光头为什么会热,发光就会热,为什么会发光。有最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
但是GC的光头感应器是包括发光组的,一盘都不会有散热片,就是被底部的散热器影响,所以才会加一个散热片在那感应器上面,也因为很多不同的因素,不一定是因为底部影响所以才加散热片的,本身感应器过热也是问题之一。
至于抽风散热问题,风扇吹外的话那要看风扇的位置,如果是好像GC那样风扇设计在最外部的话,无疑就是抽风式散热了,360也是一样采用这样的散热方式的。
但是都已经说了,一个正常的散热器是不会采用抽风式散热的,除了有其他问题的因素,才会采用抽风式这种比较特殊的散热方式。
PC CPU散热器是抽风的咩,先去搞清楚吧,而且电视游戏机也不一定会采用抽风这种比较特殊的散热器方式的,就说小化的PS2,PS3,他们都是用吹风式散热的,尤其PS2,是风扇在内部对外吹,这种不是抽风式,别搞错,还有包括汽车都是采用吹风式散热的,这种才是正常的散热方式,抽风式是对比较特殊的才会用上。至于电源用抽风式的,问题很明显他是在帮助电源做热气空调,包括主电房都有这样的抽风风扇的,如果你是说变压器的话,变压器不需要风扇的,除了比较特殊的才会有,但是内部一般都不会有太多散热片的,风扇只是用来做热气空调而且。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1
帖子
355
威望
1 点
积分
306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7-12-10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08-5-10 18:20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征服者

游戏过多,慢慢消化

精华
10
帖子
3950
威望
15 点
积分
5034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8-4-20
最后登录
2017-9-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23:49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arry888于2008-05-10 16:26发表的:

光头驱动组那里会热的,热的都是马达的驱动IC。
但是GC的设计,马达动力不是很重要,因为他用的是8CM光碟,马达驱动也是一样不会太热出问题。
光头为什么会热,那就是GC的质量问题了,我也没有见过光头会用散热片的,GC就是第一次见到。
光头为什么会热,发光就会热,为什么会发光。有最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
.......
这个抽风式看要怎么理解了,风从风扇背后通过风道的都是抽风式,凡是加固在原件散热片上的风扇都是这种形式,不论是CPU还是GPU上的,在有限的空间里对着散热片吹风对风扇负担更大,这个学过流体力学就知道。至于说加在箱体最外面的风扇采用什么方式那就看风道设计了。
另外也不是发光就要发热的厉害,常规理解发热才发光,但是低功率的激光器(采用的原理和火炬灯泡不太一样)工作时发热不超过40度,更不要说光驱上的光头了。

谢LS提醒,关于PI的道理和当年国产VCD强读D版碟类似。我其实已经把电阻调高了20欧,但是效果不明显。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1
帖子
355
威望
1 点
积分
306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7-12-10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08-5-11 09:05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管那个38的,光头散热片?绝对没有这回事!

20欧太低了,如果原来的电阻是230,那么你调到330看看。

你的这个问题,如果光盘正常,那么就是透镜和激光的聚焦没有调节好,不是说镭射管的功率越大,读盘越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好,要有一个适当的值。

你打开后盖,读盘就正常,这个不是说打开后盖就会通风,导致加强散热,从而判断光头过热,这是惯性思维,不正确的。

提示一下,打开后盖是透光进去,你翻翻关于镭射管方面的资料,就清楚了。

征服者

游戏过多,慢慢消化

精华
10
帖子
3950
威望
15 点
积分
5034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8-4-20
最后登录
2017-9-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09:52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intodreams于2008-05-11 09:05发表的:
不用管那个38的,光头散热片?绝对没有这回事!

20欧太低了,如果原来的电阻是230,那么你调到330看看。

你的这个问题,如果光盘正常,那么就是透镜和激光的聚焦没有调节好,不是说镭射管的功率越大,读盘越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好,要有一个适当的值。
.......

对,关于功率的大小与读盘我有一定概念。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在谈散热的问题,所以后来有一个现象我没说。我把上盖拆下,后盖不动依然会出现DRE,前面我也说了一直在怀疑后盖的散热效果怎么会有那么大?就是这么回事。
打开后盖透光进去,算是补偿了吗? 不过现在GC被人拿走,没办法再试了。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1957
威望
0 点
积分
1783 点
种子
11 点
注册时间
2005-3-13
最后登录
2024-9-13
发表于 2008-5-12 21:28  ·  马来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wxs于2008-05-10 23:49发表的:

这个抽风式看要怎么理解了,风从风扇背后通过风道的都是抽风式,凡是加固在原件散热片上的风扇都是这种形式,不论是CPU还是GPU上的,在有限的空间里对着散热片吹风对风扇负担更大,这个学过流体力学就知道。至于说加在箱体最外面的风扇采用什么方式那就看风道设计了。
另外也不是发光就要发热的厉害,常规理解发热才发光,但是低功率的激光器(采用的原理和火炬灯泡不太一样)工作时发热不超过40度,更不要说光驱上的光头了。

谢LS提醒,关于PI的道理和当年国产VCD强读D版碟类似。我其实已经把电阻调高了20欧,但是效果不明显。
要看怎么理解,搞笑。
所有有关散热都是由风扇做出发点,你说什么背后啊,如果好像你这样说的那么所有风扇都是抽风的啦,***。
散热器是由风扇吹住,所以叫做吹风式散热,明白吗,而抽风方式的都没有被风吹住的,是由风扇吹出风的背后通风散热方式,那自然就是抽风式散热了,这跟风的理解一点关系都没,有问题是你的理解能力唷。
说到流体力学唷,这跟什么流体力有关系吗,先去学物理学吧。
CPU或GPU是用抽风式,还是吹风式的,而且用那种比较好,这里随便找个懂的人都知道啦。如果PC的CPU是用抽风的话,问题就大罗,还流体力学。如果好像你这样说的人家所有电脑用的散热方式都是错误的了,都是没有学过什么流体力学的。那什么是物理学啊。。。唉...
你拿灯泡跟光头比当然罗,我的意思是说会发光自然就会有温度,你说没有温度,或者温度很低,那么为什么他要加散热片在光头IC上呢。是不是我所说的那些啊。
要注意的不是光头有没有温度容量,而是如果有温度需要加散热片在上面的话,自然就是被某些温度影响了。
有温度会降低硬件的寿命的,这懂硬件或者有学过物理学的人都很清楚。以上说的你不信没关系的,现实是这样是要去面对。

至于上面那位兄弟所说的PI问题,跟我所说的质量问题一点关系都没,为什么之前的碟子可以玩,而清理一下光头,或者光头老化之后就会无发读取,全部都是质量的问题,而且光头老化得相当的快,一但发现小许无法读取的碟子,就会跟著其他碟子也一样读取出现erro,无法玩的问题,需要重起几次才可以运行,包括正版光碟,这些质量问题你怎么调光头的功率都是无法解决的,有用过GC的玩家自然很清楚。LZ自己也可以试试的。。呵呵
PS2的话都是没有这样的问题的,要注意的是现在说的是三大主机的质量比较,不是在说GC的质量本身就有问题。GC的主机板设计都是不错的。

征服者

游戏过多,慢慢消化

精华
10
帖子
3950
威望
15 点
积分
5034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8-4-20
最后登录
2017-9-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12:52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harry888于2008-05-12 21:28发表的:

要看怎么理解,搞笑。
所有有关散热都是由风扇做出发点,你说什么背后啊,如果好像你这样说的那么所有风扇都是抽风的啦,***。
散热器是由风扇吹住,所以叫做吹风式散热,明白吗,而抽风方式的都没有被风吹住的,是由风扇吹出风的背后通风散热方式,那自然就是抽风式散热了,这跟风的理解一点关系都没,有问题是你的理解能力唷。
说到流体力学唷,这跟什么流体力有关系吗,先去学物理学吧。
.......

这个贴可不是要发展成战贴,咱们是在讨论,除了你以外谁还这么大嘴的说别人“搞笑”、“***”啊。且不论你说的对不对,这态度对待别人的疑问也太恶劣了吧。

关于流体力学就是液体和气体的动力学,怎么了?风不是空气流动吗?用流体力学解释怎么了?而且我就是学物理的,虽然的确还正在学流体力学,不过也不能因为我在学就说我搞笑吧。如果你对这方面很精通,可不可以把稳定运行时稳流的状态描述一下?

关于吹风还是抽风,我说了,理解方式的问题,风扇都有前后,一边进风一边吹风,我把进风的那一面叫做背面了,你的理解能力那么好肯定看懂了我的意思。既然懂我的意思,那就是纠缠到叫法上了。CPU上的风扇不论你我怎么叫,它都是那个样子,你要是觉得你的叫法专业,那就那么叫,我是想知道它为什么那么放,所以说到流体力学上的理解,如果你要只着重名词叫法,请便,我不奉陪。

另外关于发光的描述,我已经说了和灯泡原理不一样,没把他们放在一起说,萤火虫发光烫手啊?GC在驱动模组上加散热片,是那么一块,发热是电子元件还是发光元件我不清楚,以前也说过了,这可没有和你争的意思。

另外发热对电子元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电子迁移,但是对光头谈这个本来就没意义。到了现在你到底也没说清楚是光头本身的问题,还是IC的控制问题。如果是IC的控制问题哪来的光头老化?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我要说虽然我有好多东西都不懂,可是如果要一个懂的人这么教,那还是算了,咱不劳您大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2-2 01:53 , Processed in 0.19792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